李雅丽:清明,祭奠那片红色的土地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清明的雨,下得深情,下得缠绵;清明的雨,穿越古诗文字,一年年如期而至。她打湿了房屋,打湿了大地,也打湿了人们的眼,打湿了人们的心。听!淅淅沥沥,淅淅沥沥。那是她轻柔的吟唱,成了舒缓的背景音乐,应和着节令和心情。
田野里,遍地金黄。黄得惊艳,黄得亮眼。一朵朵油菜花,一边贪婪地吮吸着雨水,好让自己快快生长,一边盼望着雨过天晴,好招蜂引蝶,悄悄地孕育菜荚,让辛勤的人们绽开丰收的笑脸。这个过程,同样是伤感的。为了农人的收获,她们用自己的美丽祭奠了短暂的青春。
和她们一样只有着短暂青春的,还有那刻在碑文上一个个鲜活的姓名。我默默地伫立,静静地,敬敬地,阅读着他们短暂的人生。一个个年轻鲜活的面孔是陌生的,而那颗闪闪的红星,是那么熟悉耀眼!
雨,渐停。风,屏住了呼吸。耳畔响起“沙沙”的声音。遁声而寻,身着黑衣的守墓人,慈眉善目,清扫落叶。跟着他的讲述,思绪被带回祖国那段苦难的历史——
那是个特殊的日子,小小的村庄嘈杂异常,连山林都在啦啦地响。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幼,奔走相告,陆续涌向这里。革命的火焰燃烧到了这片土地,映红了人们的脸膛,也燃起了胜利的希望。上阵父子兵,兄弟同扛枪,男杀敌,女浆洗。对家乡深沉的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早就让他们无畏生死。于是,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牛头山上,红旗飘扬,口号震天。又一支红色的队伍迅速成立!红十五军,成为这片土地上永远的标记!
这是一段光荣的历史,又是一段血与泪的历史。1800余人,1500余枪,4挺机枪,4门迫击炮,就是队伍的全部武装。第二天,部队急行军,就在临县打了一场鼓舞人心的大胜战。于是,一次次战火纷飞,一次次风雨加交,一次次胜利欢呼,又一次次痛别战友……打得敌人闻风丧胆,打得战士士气高涨,打得乡亲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同时,也洒下了几多鲜血,长眠了无数英魂!
脚步在英名碑前停住了,守墓人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么多烈士,都那么年轻……”一个姓名就是一段英雄的故事,我们的心,再次被深深地震撼——
英勇的“红九团”,为了牵制敌人向主力部队进攻,被敌人团团围住,进太平洞坚守40多天后,在两次突围中全部壮烈牺牲。
军长蔡申熙,党史上的33位军事家之一,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还有政治委员陈奇,政治主任周吉可,三人牺牲时都仅有20多岁。
出生于大河镇吴箭楼村的吴致民,又名吴铁汉,是生于这片热土、长眠于这片热土的英烈。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委员,兼任中共鄂东南地委书记的他,在率军民突围时牺牲,年仅35岁。
与吴致民烈士相关的,还有一连串英勇的名字——
长兄吴寄余,被捕押解的路上,跳入水槽,英勇就义。残忍的敌人捞出尸体,抠出双眼,砍断手足。
其姐吴友梅,突围战斗中负伤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毫无畏惧,威武不屈,身怀有孕的她被敌人剖腹后杀害,壮烈牺牲。
其姐夫高寿山,小妹吴莲珠,均牺牲于大河镇大庙附近。吴莲珠牺牲时年仅16岁。
……
鲜血染红了这片热土,也染红了山上的映山红。我再一次深深地凝望着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庄,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景象。全村的大部分人都参加了革命,男人参军,女人在后勤,孩子为红军放哨站岗。据资料记载,黄梅县共有吴姓烈士149人,其中大河就有100人,吴祥村38人。
这是一片当之无愧的红色土地!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今天,这片美丽的山水,在牛头山顶英烈们的守护下,已是一片幸福的家园。无畏的吴祥儿女,记住了先人的遗愿,用双手建设了红色新吴祥!
这是一片令人敬畏的红色土地!
沿着纪念碑的一级级石阶而下,雨后的苍松翠柏间,肃穆幽静中,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山上的点点映山红,在雨后红得鲜艳欲滴,那是英烈的殷殷鲜血,也是他们的殷切期望!
山下,油菜花在雨水的滋润下,黄得更耀眼了。那片黄,一直延续到了烈士碑前。那是一簇簇黄色的菊花,与田野里的那片金黄遥相呼应,她们都在祭奠着短暂的青春。
作者:李雅丽 黄梅大河人 热爱文学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黄梅曹锦军围炉继2016年出版《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后,再推力作《大美黄梅》一书,已对2015.7——2017.6期间的围炉优秀作品进行编辑成册。主要内容是湖北黄梅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体裁有散文、游记、摄影、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