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虎||漫话非遗文化“七夕节”
邓玉虎||漫话非遗文化“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2007年国务院将其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其悠久的历史和蕴含的文化因素。 这种非遗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呢?她在黄梅形成了哪些习俗?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为叙说的方面,将从“来源”与“习俗”两方面着笔。
“七夕”节主要源于人们对牵牛织女双星的崇拜
为什么中华民族有“七夕”节呢?纵观历史,可知“七夕”节最早起源于人们对牵牛星与织女星的崇拜。因为 “七夕节”的中心文化内涵是由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引发出来的情结,这种情结在中华大地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七夕民俗文化,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情趣。
“云汉秋高,凉生七夕;天街夜永,光耀双星”、“疏星残梦,梭影瑶池,缕缕相思天河畔;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相聚此宵中”、“明月皎皎,白露团团,牵牛渡水,帝女停梭,朗朗星桥翩翩鹊;素心幽幽,银河澹澹,鸿雁传书,鱼笺寄慨,盈盈珠泪剪剪风”。流传于黄梅民间的这三副对联,就说明了“七夕节”是牛郎织女相会之节。
牵牛和织女本是自然天象中的星宿,但从先秦时期起,就开始将其拟人化。《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关于银河、牵牛与织女的描写,但还没有任何神话的内容。到汉代,即发展成为牛郎与织女的神话故事。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讲述了故事梗概。《史记·天官书》中指出“织女,天女孙也”,明确将织女身份定为天帝之女;在《淮南子》中,则演绎为织女和牛郎隔河相对而不能相聚,以“鸟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的浪漫故事。后来虽然衍变成多个神话版本,但牛郎与织女的爱情以及王母娘娘狠心拆散有情人,并用金簪划成浊浪滔滔的银河将他们隔开,只允许他们每年于七夕之夜相会一次的情节都是一样的。于是,每年的“七夕”就成了“双星” (牵牛星与织女星)相会的良辰吉时(星期)。所以有楹联写道:“五夜照天汉;双星会女牛”。
“双星”的神话故事不仅流传于民间,还使其形象进入了文学艺术作品。如“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北周庾信的《七夕》)、“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迴”( 唐李商隐的《七夕》)、“佇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 唐王勃的《七夕赋》)。顺便说一句,王勃的《七夕赋》还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动人的两个夜晚,即新婚之夜与夫妻久别相会之夜。所以,人们就将洞房花烛之夜称为“星期”,夫妻久别相会之夜称为“七夕”,亦称为“月夕”。
这就是七夕节的主要来源。而由此又引申出以下两个崇拜:
一是人们把对牵牛织女星的崇拜,引申为对“魁星”的崇拜。古时,人们将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称为“二十八宿”,其中最亮的是“北斗七星”,可供夜晚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名“奎星”,又称“魁星”、“魁首”。人们认为此星主文运。在科举制度时,将中状元者誉为“大魁天下士”,所以,读书人又将“七夕”称为“魁星节”、“晒书节”。
二是人们把对牵牛织女星的崇拜,引申为对于一种数字的崇拜。古代,民间把农历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均列为喜庆之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既浪漫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吉”谐音,所以“七七”有双吉之意,是个非常吉利的日子。“七”还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又成为中国古代与女人相关的节日,所以“七夕”节的参与者多为女性。
“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各地不尽相同。民国前期及其以前,黄梅七夕的习俗主要是“乞巧”与“拜月和拜魁星”,概称为“一乞两拜”。其中又以“乞巧”为中心。
一、乞巧。所谓乞巧,指妇女们乞求织女赐予一双灵巧的手。“好语到来,云軿星驾;巧思乞至,瓜果几筵”。这是描写旧时黄梅七夕乞巧的楹联。乞巧形式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5种,其中又以“穿针乞巧”、 “投针验巧”、“喜蛛应巧”三种为主。现分述如下:
1、穿针乞巧。穿针乞巧源于汉代,后流传于世。因织女心灵手巧,能织出五彩缤纷的布匹,所以,在她与牛郎相会的七夕,人间妇女们于当晚穿针乞巧,祈求织女赐以一双巧手。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南北朝时,关于乞巧的记述更多。如“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 “齐武帝起曾(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舆地志》);唐时乞巧更盛,且从皇宫传于民间。有记载称: “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肴,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元陶宗仪在《元氏掖庭录》)。这种习俗在吴头楚尾的鄂赣皖一带也非常流行。据明弘浩《黄州府志》记载:古时每年七月七日夜,楚乡有富家搭彩楼于庭院,贫家则设茶果案于月下,年轻女子佩带灵符,在月下引线穿针,名曰“乞巧”。江西原德化县志载曰:是夜,全邑(含封廓洲与桑落洲)农家在村头搭棚架,谓之“乞巧楼”,年轻姑娘穿戴彩衣,坐在月光下穿针引线。若花线顺利穿过七孔针,则谓织女“赐巧”,即引以为幸事。黄梅丙子志《风俗篇》也有同样的记载。“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文人钱惟演的《七夕》诗句即咏唱此事。此风俗到民国后期就消失了。正如1985年出版的《黄梅县志·上卷》披露:“农村一些少女,夜晚三、五相聚,在昏暗中作丝穿针之戏,谓之‘乞巧’。民国后期,妇女多不知穿针之戏,只知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故事,无任何纪念形式。”
2、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她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德化县志》也说,德化封郭二乡(今黄梅县东港以南西港以东的地域),“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此地民间传说道:“农家女子,在七月七日中午,以碗盛水放于日下暴晒,各自投绣花针浮之水面,并看视水底针影。有的散如花,有的动如云,有的细如线,有的粗如锥,以此卜女之巧。”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村就有三个五个玩得好的少女,曾按此习俗“投针乞巧”。
3、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即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述:“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的《乾淳岁时记》载;“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的《熙朝乐事》记载: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在古浔阳至庐州一带,七夕是时,少男少女则手持自己所做的小彩盒,在村头巷尾捉取蜘蛛,放入盒内,次日早起看其结蛛网的疏密和圆正情况。密而圆者则谓之得巧多;反之,得巧则少;无网则视为未得巧。
4、吃巧果。旧时,湖北的蕲(春)黄(梅)广(济)、江西的九(江)湖(口)彭(泽)星(子)、安徽的宿(松)太(湖)望(江)等地,在七夕这一天,有些人家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边吃巧果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七夕的应节食品。其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谓之为“笑靥儿”、“果食花样”,其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巧果出售, 其中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并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元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时流行于七月七日的汤饼,唐朝的斫饼。同时,七夕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所以巧果也可以用巧药代之。据说有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它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每服一丸即可延长十年的寿命。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可治痔疮,煎苦瓜可治眼疾,摘瓜蒂可治下痢等等。其功效如何,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这些习俗现在都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是为一大憾事。
5、乞子。 即“种生求子”。这是在黄梅、宿松、九江一带的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一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有的地方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做成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用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上,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这些即谓之“种生求子”。解放后,只有极少数“求子”的妇女暗中“种生求子”。 当时,笔者所在的村就有一户举行过此类活动。
二、 “拜月”。 这是由乞巧派生出来习俗之一。“晨起曝衣凭小阁;宵来设果拜中庭”。这副联就是拜月的写照。据《黄州府志》记载:七夕之晨,楚乡少女少妇将艳服清洗晒干。是夜,她们身着艳服,头插石榴花,向月亮虔诚跪拜。她们预先约好五六人或十来人,举行拜月的仪式:在主办者的庭院中,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豆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用鲜花几朵,束上红纸,插入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约好参加拜月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聚集于案前,焚香朝着半轮明月跪拜。之后,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默祷自己的心事: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君、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玩到半夜方散。“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尽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代罗隐的这首《七夕》诗描写了设筵拜月的全过程。
三、 “拜魁星”。 这也是由乞巧派生出的习俗之一。是人们将对牛郎织女双星的崇拜引申为对魁星的崇拜。“魁星”,即“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相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爷的生日。魁星主文运,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就在七夕这天祭拜之,祈求保佑自己文运官运亨通。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麻脚跛。有人便写了二首打油诗来取笑他。其一为:“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不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其二为:“ 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踱步又如鸡。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金榜题名。殿试时,皇帝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如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好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点了他的状元。 读书人于“七夕”拜魁星,其意在于祈求魁星高照自己,使自己名登龙虎榜。
另有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地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
尽管传说各异,但魁星能左右文人的文运这一点是相同的,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辰之时,读书人都郑重的向他祭拜。据说,旧时“七夕”之夜,黄梅一些读书人,要在县城西门的魁星楼,祭拜魁星,以寄予榜上有名的希望。所以有人撰写了“文星照耀;奎壁光华”与“文星炤耀联奎壁;剑气光芒射斗牛”两副联,以志其事。
时代在发展,民间风俗习气也在与时俱进。现在,年轻人则视七夕为中国的情人节,加上商家的抄作,“一乞两拜”的习俗已不复存在了。如何使这一非遗文化传承下去,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作者:邓玉虎 湖北黄梅人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原县楹联学会会长
编 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