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师解疑】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的水饮,怎么除?
2018年2月27日查房
袁某,男,68岁,肝硬化腹水10年
主诉
腹水伴双下肢水肿,下肢瘀斑。
刻下
口干口苦,饮水少(因腹水有意控制饮水量),腹胀,进食后腹胀加重伴气促,微肠鸣,大便稀,每日4-5次,随小便出,小便量少,夜尿3次,量少,色深如浓茶,小便分层,有沉淀。睡眠差。怕热,汗不多,手足喜伸出被子外,手足不发麻,双下肢疼,无心慌胸闷。
查体
脉浮弦滑,舌紫红质嫩,苔黄白腻。
下睑淡白,面色灰黄,腹满膨隆,双下肢按肿、甲错、瘀斑,手心微凉。
舌象
舌紫红质嫩,苔黄白腻
下眼睑
下睑淡白
腹部(侧面)
腹部(正面)
基础病机
表束,表寒,伤营,伤精
太阴伤血,血少,水饮
阳明里热,里结,外燥,外热
许师分析
患者以里为所急所苦,我们辨在里的太阴和阳明,发现患者病机的关键是里位的水和结。水证是患者病机最重要的一个点,我们只要打破水的病机的恶性循环,他还有转机出现。
喜欢把手足伸出被子外、怕热,这些提示患者外热;但是经过仔细辨证,患者表寒也还是存在的,是一个以里位水证为所急所苦,表上又有寒邪和火邪。那么我们要在治水的同时照顾到寒和火的关系,才能让这个水遵循水道的规律代谢而出,让病机逆转。
什么叫水道?
汗窍尿窍还有谷道都是水道。
如果只顾患者的水饮,不顾表,会表邪入里。不断地表邪入里,人就会死亡。这就是经方的病传观和正邪观的意义所在。很多疾病的死亡是邪气不断入中才死亡的,并不是里面虚到一个什么程度。这样虚而死亡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少之又少。真的到了病的中末期,患者会以表证为所急所苦:周身的不舒服,或者肌肉的枯槁,大骨的陷下,这些外在的东西导致邪气入中。
这就是金匮第一篇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经方医生临证必须贯穿的思想。
我们会发现伤寒和金匮的方子很少会用纯补的药。为什么?因为五脏元贞通畅的时候人是安和的,那么人为什么死呢?是客气邪风不断地入中,所以在表的时候叫中风伤寒,到里的时候叫五脏风寒积聚,那么风寒入五脏的人会死亡。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不会导致太大的危险,但外来的强盗入侵,就有可能把家里人一个个干掉。这就是外邪会导致内脏的衰竭,也是经方中非常重要的表里观的体现。
回到病案,患者血是不足的,但是你还需要去治水,(单纯利水会伤血,)是不是需要顾护血而去治水?阳明有热有燥而有水,那水火又是一对矛盾。既有热燥火的层面,又有血的层面,这几个点都牵制你治水的处方方向。所以你会觉得这种病很难处方。
大家读《金匮要略》的时候,很可能没有理解仲景的温病法度,也就没有读懂这个方。2017年的年会上,我们给大家讲解了这部分研究成果:太阳中暍,一物瓜蒂汤主之。瓜蒂这味药很独特。
一般辛温的药可以解表,大家都能理解,但苦寒的药能解表,就不好理解了。经方里有苦寒药的四大表药,瓜蒂就是其中之一,因其有升散之性,故能解表。那么这个方子就是瓜蒂散。
处方
瓜蒂散改汤
瓜蒂 2 赤小豆 8 淡豆豉 48
赤小豆要用长粒的,爆出芽后才能作为经方的赤小豆使用。圆粒的用来熬八宝粥,长粒的不发芽只能说吃了一顿不错的红米粥,只有爆出芽才有发泄的作用。
赤小豆是酸苦涌泄的,前几天我有一个患者,是一名孕妇,临产检查血小板只有一个单位,没有医院敢收治。给她开了赤小豆当归散,总共3味药(赤小豆、当归、酸浆水)吃完以后足月顺产,没有出血之类的并发症。所以古人的思维方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赤小豆可以有那么大的效果,是不是针对了血少的病机?同时它又可以酸泄热,是不是针对了阳明的热燥?豆豉可以温中健胃化饮,是不是可以助赤小豆达到上述两个层面的效果?同时患者是以水证为所急所苦,瓜蒂能不能治水?苦寒泄水。赤小豆能不能治水?酸苦涌泄可以化饮。淡豆豉能不能化饮?是不是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方子,三味药,包含的层面足够深厚,足够全解病机?效果会非常不错。
药后反馈
患者服用瓜蒂散7剂,每天排4-10次水样便,小便每日2000-5200ml,腹水较前明显减少,腹胀减轻,双下肢无浮肿、紫癜,食量较前增加,觉疲乏,睡眠稍改善。
仍有口干口苦,胸前微汗,夜间脐周阵发性挛痛,无肠鸣,无怕冷怕热,无手足凉,夜尿1-2行,脉滑数,手稍温,腹满。腹水臌胀急症已解,乃转它方缓图调理。
药前情况
药后反馈
下眼睑
下眼睑
舌象
舌象
腹部(侧面)
腹部(侧面)
下肢
下肢
▲药后双下肢情况
整理者:肖胜稳
审校:林树元
编辑:刘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