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斋主人:过年了,漫谈故乡的年味儿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只因新年已将近,游子归心意渐浓。
故乡,渐行渐远。因为日渐淡出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故乡,依然很近。因为路程不远,并且还时常回去。
又近年关,虽然在为忙不完的工作而发愁,但是并没有影响对回乡过年的期盼。年,总归是要在家乡过的好。即便是已定居在外很多年了,回乡过年依然是不能更改的事。父母皆在身边,故乡并无至亲之人,按理说可以不用回乡过年。但是身在外乡,终是游子,心无所安。苏轼有词云,“此心安处是吾乡”。我没有那么洒脱,对于我来说,唯有故乡才能使疲惫劳碌的心,安静舒适下来。即便是全家人都在一起的他乡,那也只算是个家,不能称作是故乡。
故乡,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和太多的生命中相关的人物。过去的事,只能回忆了;故去的人,只能凭吊了。然而,在故乡还有许多事情与我密切关联,还有许多人与我息息相关。
过年,是少年儿童是最期盼的事情。小时候的我,也一样,期待过年。因为有很多物资和活动,是过年时才会有的。从腊月二十五日起,小孩子们几乎就天天唱着童谣数年。“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斫年肉;二十七,捏纸笔;二十八,刜鸡鸭;二十九,样样有。”过年了,每天都不一样,能不开心地期待着吗?
故乡的传统,除夕晚上吃年饭。除夕当天要做很多事情,比如贴春联、贴门神,布置桌椅,去土地庙辞岁,到五猖庙辞岁,到已故祖先坟墓前辞岁。有祠堂或祖堂的年代,还得先在祠堂或祖堂大团年,然后再可以回各自家里吃团年饭。吃完团年饭,就是守岁了。男人们一整夜不睡觉。子时,还得出天方。出天方,就是在新年来临之际,烧香化裱敬天地,祈求新年大吉大利。
总之,过年是很忙的,但是越忙越觉得年味十足。如今,传统也变了,上午11点就开始吃年饭,吃完之后就开始邀人修长城,一直决战到天亮。现在,年味儿变淡了。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把传统当作了封建糟粕了。所以,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程式化、仪式感极强的过年习俗,荡然无存,因而年味也就越来越淡了。想要找回年味,恐怕得仿周公作周礼,制定一套新时代的礼仪制度与规范。然而,人文礼仪制度与规范的构建是何其难的事,推行起来更加是难上加难。
旧时,有很多人在过年的时候,还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拜鲍公。鲍公即鲍照,字明远,东海人,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上承《诗经》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下开唐人绝句之先河,更被人尊为七言诗开山之祖。鲍照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乐府的音调、句法多所发展。就骈文方面而言,鲍照也是一位优秀的骈文作家。鲍照兼长众体,诗、赋和散文皆有名篇传世。
如此一代文宗、诗祖,竟在我的故乡长眠,化作一抔春泥,孕育出故乡数不胜数的才子、文士。被故乡人呼之为文曲星的鲍公,在辞旧迎新之际,亦常受学子、士人的祭拜。小儿入学之前,父母亦携子祭拜鲍公,祈求步步高升、学业有成。鲍公墓乃故乡文脉之所在,过年时节祭拜鲍公,既是崇文的表现,也丰富了年味,很好的一件事情。只是,这个习俗,如今难得一见了。出于鲍照对文学、诗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若能组织公祭活动,教化一方学子孜孜以求,当是一件大好事。我想“诗词之乡”的称号,也一定能获得更加强劲的动力。这张文化名片若精心打造,必然能享受到鲍公给我们带来巨大福利。
故乡渐行渐远,却能常回。年味愈来愈淡,望能再浓。
作者:浣斋主人,实名张虎,生于1981年,黄梅濯港人,现定居武汉。从事规划设计工作,高级工程师。2004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学士。毕业后从事过高校教师、工程师、设计师工作。热爱文艺,崇尚自然。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民间文化和旅游的文艺自媒体,主要方式是文学和摄影,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赣皖一带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