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体内湿气重的根源在于脾和肺。

湿是脾肺两虚、脾不健运的病理产物。

湿就是身体里的“水”多了 湿就是进入身体里的水分,如果身体脏腑,特别是脾的运化功能出了问题,就会导致体液过多,积聚在身体里,就叫水湿、湿气。

如果这时体内环境偏热,水湿在热环境里受到熬炼,就会浓缩、变黏稠,这就是中医说的湿聚成痰。

脾肺虚了,水湿就容易积聚成痰

常有胖人抱怨说“喝凉水都长肉”,这话可一点都不夸张。脾主运化、肺主通调水道,我们吃的饭也好,喝的水也好,进到身体里面,要想让它变成营养物质,去该去的地方,都需要脾与肺来参与。

如果脾运化无力,不足以吸收、运化水液,肺又无法通调水道,那些多余的水液没被吸收,又排不出来,于是就聚集在那儿,不断地熬炼,最终形成了黏稠的“痰”,即令人生厌的赘肉、脂肪。

这里我个人建议湿气重的人可以每天饮用1杯红小豆的豆浆

脾不健运才会导致水液滞留体内

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存与健康的根本保证。古人喜欢将人的口水赞誉为“玉液琼浆”,称其能补养肾精、延年益寿。由此可见水液对人体的健康有多么的重要。

中医将人体中除血液之外,一切正常的水液统称为津液。津液主要来源于饮食水谷,随后经脾的运化、升散,肺的通调,肾的气化,肝的疏泄、上、中、下三焦的雾、沤、渎,运行于全身;

并发挥其滋润器官、濡养全身,化生血液、充盈血脉,调节阴阳、维持平衡,参与代谢、排出废物等生理功能,最终排至体外。

这其中,由于脾处在中焦枢纽的位置,主吸收、主运化、主上升,上通下达、布散全身,起着推动和调节的作用,对于水液的代谢尤为重要。但正如古人所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因此,如果脾失运化、脾阳不振、脾气不升,就会水液泛滥,积水成饮、聚水为痰、水湿停滞,引发诸多疾病。

中医将此类疾病中的虚证,称之为脾虚生湿,其实由外感湿邪所致的病症,也常会伤及脾胃;所以体内大凡与水湿有关的病症,中医都会以醒脾、健脾,尤其是振奋脾阳、补益脾气之法,祛水利湿。

油腻食物促生痰

现在有不少人一顿饭都离不了肉,但古话说“鱼生火,肉生痰”。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以五谷杂粮和蔬菜为主,已经习惯消化五谷杂粮的脾胃,现在变成以消化肉食为主,显然要消耗脾胃更多的能量。

当脾胃功能已经不能彻底将其消化、吸收、传输时,它就会积聚在经脉不顺畅的部位,久而久之就变化成痰了。湿气重的人要远离油炸食物。

过量吃海鲜,寒湿入侵损脾阳 脾胃作为消化器官,是食物的加工厂。

按照中医理论,食物之中有寒、热、温、凉之分。虽说摄入过于温热的食物,也会损伤脾胃中的津液,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但摄入过于寒凉的食物,尤其是那些嗜好食用寒凉食品者,对脾胃造成的伤害会更大。

许多人以为中医所说的食物寒、热、温、凉,就是指食品的温度,如有些女性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常常会注意不食用从冰箱拿出来的食品。

其实这并不全面,中医所讲的食物寒、热、温、凉,这四种特性是食物本身的自然属性,是中医对食物作用于人体后发生反应的归纳与总结。如中医认为蟹性较寒,虾性偏热,与它们烹饪、储藏、食用时的温度关系不大。

食用时,经烹饪后大闸蟹的温度即便是热的,但其仍属于寒性食品,大量食用照样会伤及脾阳。

因此那些爱食用海鲜的人们就要注意了,大部分的海鲜产品其性都偏于寒凉,如果长期吃,吃的量又比较大,就容易造成阴寒入里,脾阳被遏。

实际上我们的祖先,对此早有对策,在食用寒性食品时,如蒸螃蟹时用紫苏叶同蒸,食用时蘸一些姜汁,调料中加一点芥末,再喝少许黄酒,其目的都是为了驱除食物中的寒气,保护脾胃中的阳气。

长期居住在湿气大的地方

湿又叫湿邪,有内湿和外湿之分。脾阳失运,湿由内生是内湿。而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

由于工作或其他的原因,有些人或住地潮湿,或以水为事,或淋雨涉水,时常会受到湿邪的侵袭。中医认为湿性属水,其性阴寒,可导致体内阳气阻遏。

一方面,水湿黏滞重浊,容易造成人头重如裹、身体困倦、四肢无力、胸脘满闷等;另一方面,水湿会困扰脾土,阻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令人出现食欲缺乏、大便溏泄、恶心呕吐。

脾的最大特点就是“喜燥恶湿”,因为五行中脾属坤土、阴土,整天运化的都是水谷和水液等物质,脾中湿气弥漫。所以它非常需要阳气的温煦、蒸腾、气化,以化生气血,传输津液。

因而当遭遇湿邪入侵、脾阳受困之时,就会失于健运,而脾气虚弱、健运无力,又会导致体内水湿不化,从而引发湿邪困脾,脾虚生湿的恶性循环。

忧思过多,伤脾生痰

中医说,“脾主忧思”。

思虑过多,总是处于一种忧虑、压抑的状态,就会伤脾。我们平时都有体会,想事太多,过于愁烦,就会没有食欲,这就是忧思伤脾的结果。脾一受伤,运化功能就下降了,于是水湿和痰饮就产生了。

所以,我们谈养生的时候,注重心理的放松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特别是对于湿气重的人,要从多方面爱护脾脏,尽量不要给自己的脾脏增加过多的负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