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周末特刊】洪妍:【我的文化站长兄弟们】(散文)

我的文化站长兄弟们

文/洪妍

这几年,因为工作关系,与镇办的文化站长们接触频繁。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谙熟,他们就像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一般,让我牵挂,让我感动。

每一次,当上面布置了新的任务,我就会在第一时间拿起办公室电话,拨下一串串熟悉的号码。随着电话铃声的响起,一张张生动可爱的笑脸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喂——”当我刚刚发出一个字,话筒里已传回“洪姐,你好!”的问候声。有时甚至不等我开腔,他们就热情地叫着洪姐,不能不让我诧异,瞬间,一种暖暖的感觉像五月的蔷薇在心底悄悄绽放。

说实话,这几年因为诸多原因到各镇办去得较少。全区三十四个镇办我最多去过三分之一。但所有的站长和经常到办公室来办事儿的文化干部,我几乎一口就能报出他们的名字。我觉得无论他们是谁,无论是在地理条件较好的文化站,还是相对偏远的文化站,这些依然工作在最基层的兄弟们都是我的好兄弟,值得我尊敬。尽管我一时不能去看望他们,但至少我应该深深地记住他们的名字。有时,我会像喊自家兄弟那般叫他们的小名字,在他们踏进办公室的一刻,送上一杯热茶,忙里偷闲地和他们拉拉家常话、开开玩笑。只有这样,我的心似乎才得到一种安慰。毕竟,我也是从农村一步步走进城的,我知道这期间的甘苦与辛酸。当年,为了工作上的事情,我也风尘仆仆从乡下赶进城里,无论到哪个单位办事,心底里总有挥之不去的自卑。那时我常常想,若是有一天自己能够像城里的上班族一样,过着有规律的生活该多好。如今,我早已经加入到城市上班族的洪流,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的目光常常掠过拥挤的高楼大厦,飞向渺远的山边。我知道,在这些起起伏伏连绵不断的山水间,有我的这些可爱的站长兄弟们还像当年的我一样,奔波在城乡之间。他们不是没有梦想,而是奔走在通往梦想的路上。

放眼全区的文化站长,前两年还有两个女站长,如今已是清一色的男丁,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站长年龄都比我小,个个都是精干的小伙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部队服过役。一次,我带着八九个文化站长和五六个社区主任到西安参加灯光音响培训会,一路上,站长兄弟们争相给大家讲述部队的生活。特别是说到他们刚进部队时因为淘气被班长收拾的惨状,至今让我心里隐隐作痛。一个兄弟说,当年他因躲在被窝里偷吃苹果罐头,被班长发现,一把按下去,嘴唇被玻璃扎下去几公分的血口子;另一个兄弟说,他排队打饭时,后面的一个新兵抢到他的前面去,他一时冲动,夺了新兵的碗。过后,班长把他叫到办公室问话,让另一个班的班长把他带到楼顶无人的地方,狠狠地揍了一顿,回到办公室,看到他满身的灰印子,还故意问他咋回事。尽管身心俱疼,他依然装作没事儿的样子拍拍灰,啥也没说走了。还有个兄弟说,他们班不知是谁把吃剩下的米饭和馒头倒在潲水桶里,班长发现后,命令全体集合,排队到潲水桶跟前,每个人必须从潲水桶里捞一捧出来,当着大家的面吃下去。从此后,再也没人敢倒剩饭了。听着他们平静地讲述当年在部队的点点滴滴,我分明感受到他们的成熟和豁达。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只因那时太年轻,个性强,不懂事儿。是啊,谁没有年轻过,谁又没有为年轻付出过代价。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最有趣的还有,当我们乘坐的汽车经过一片庄稼地时,话题马上转向农事方面。有的说,如果让我来种这块地,肯定比他们经管得好,也有的说,这样的地适合种烤烟,还有的说适合种油菜,反正,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片庄稼地,你一言,我一语,三句话不离本行,个个发表高见,车里仿佛变成了农业研讨会。

听着他们热烈的讨论,我终于明白了他们平时都在忙些啥了。过去,提到乡镇干部,老百姓戏谑说,他们的工作无非就是催粮要款、刮宫流产。听起来颇有一些难堪的滋味儿,但那是时代所致,作为一个普通的乡镇干部只能顺应潮流。自从撤区并镇政策实行以来,“乡”的称谓彻底退出汉滨的历史舞台,除了新城、老城、江北和建民四个办事处外,其余三十个行政单位统统称之为镇。新的格局有新的服务方式。特别是随着国家对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文化惠民工程日益增多,免费开放工程、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户户通工程等,老百姓就近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文化大餐。这一切都需要这些站长兄弟们带领大家一点点去落实。可是,据我所知,全区的文化站除了恒口、关庙等少数几个站人员还算充足,绝大多数文化站只有一两个人,即使有的编制在文化站,人其实都被长期被借调到其他部门。平时这些站长兄弟们除了忙站上的日常工作外,大多数都身兼数职,如宣传、旅游、共青团、远程教育,甚至还有的身兼妇联工作。这些还不上算,文化站基本上都承担有包村任务。

说起包村工作,他们个个有苦难言。一年到头,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沉浸在解决村上民事纠纷、处理遗留问题、想方设法找项目、挨家挨户宣传计划生育、合作医疗、推广新型栽培技术,如种植大棚蔬菜、板栗、核桃、柑橘等等包村工作当中。解决老百姓看电视、听广播的问题自然是分内之事。天干要赶快去防火,下雨要及时去防洪,遇到大灾之年更要救灾扶贫。农闲时节则赶紧登门入户收合疗费等。每周二雷打不动早早要到所包的村去,也就是驻村。可是,按照国家的要求,文化站每天必须要有不少于六小时的免费开放时间。他们拿什么来保证?人手不够是一方面,每年国家下拨的五万元免费开放经费,有的文化站竟然连一分钱都用不到。可悲,可叹啊!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老百姓日益强烈的文化需求,站长兄弟们也着急挠头。可以说,他们虽然身为文化干部,大多数并无一技之长。前些年,在人们的印象中,文化站就是一天放几遍广播。所以说,好多文化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被领导重视在所难免。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一部分有先见之明的镇办也逐步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多多少少还能给文化撒一点雨露,加之省、市、区各种培训不断加大,特别是针对文化站长的培训,汉滨区可谓煞费苦心。除了局里一年一度的春训会以外,文化馆更是从各种专业角度进行培训辅导。看着这些文化站长兄弟们从过去的自暴自弃状态到一步步找回自信,开始认真谋划本镇的群众文化活动,我打心底里高兴。除了教他们如何策划、组织活动,养成记录整理档案的习惯外,有时也帮他们创作一些快板等文艺作品,希望能给他们帮助。

如今,逢年过节,看到一个个镇办陆续把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我从心里佩服这些文化站长兄弟们,他们真是不简单啊!

作者简介

洪妍,女,陕西省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安康市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群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省、市、区等报刊杂志,曾获安康市政府文艺精品奖。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多投有风险,投前需谨慎

坚决支持原创,打击一稿多投

其他公众号转载,需本公众号授权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问:边士刚

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爱 霞 胡遵远

     顾盛杉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崔启昌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姜建洲   毕廷娟  鱼 鹏

     张云峰   王敬军  谢 雷

     水云天     唐桂英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组稿:李华磊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与你一起

发现文学之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