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割苇子,这位老苇客发明了一种推刀,堪称300年前的收割机
清朝时期,盘锦一位老刀客曾发明一种特殊的“苇刀”,但受到了许多刀客的反对,最后他干脆改变策略,最终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清朝末年时期,朝廷对于关东地区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弱,山东与河北等地大批受难的灾民纷纷涌入关东。形成了一批特殊的移民潮,此次大移民正是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与此同时,随着关东地区人口的增加,当地的产业也随之繁荣起来,伐木、淘金、割苇等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盘锦地区有一大片芦苇塘,其占地面积约为960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如此巨大的苇塘自然是一块巨大的宝藏,故此,当地恶势力也都各自划出了一块区域,专门在自己负责的区域收购芦苇。割苇工来自于五湖四海,他们多半都是闯关东过来的穷人。只能做一些体力劳动养家糊口。苇塘里的芦苇随便采割,但是售卖的对象必须是当地的苇霸,这在清朝时期已经形成了规矩。
收割芦苇是一项重体力劳动,芦苇必须要在凌晨时分收割,因为此时的芦苇杆最脆,可以被镰刀轻松割断,一旦太阳升起,芦苇杆就变得尤为坚韧,采割将变得异常费力。除此之外,由于是冬季,刀客们身上的汗水会被冷风吹透,如果贸然停下工作,衣服就会冻成一个大冰坨。
收割芦苇的工作太辛苦,致使一些人不得不开动脑筋,寻找一些更省力、更高效的方法。一位来自山东的铁匠,就创造性的发明了一件名为“苇刀”的机器。苇刀的造型类似于一个立方体支架,其前端拥有一把苇刀,上半部分遮挡木棍构成,可以在推行的过程中顺利压倒芦苇杆,从而实现对芦苇的顺利收割。苇刀的发明,掀起了芦苇收割的一次改革,其本身效率极高,甚至相当于三个壮劳动力的收苇量,称得上是古代版本的“收割机”。
但也正是由于苇刀提高了效率,致使苇塘工人的受雇率降低,大部分刀客面临着失业。于是他们开始公开反对山东铁匠,并不准他和同伴使用苇刀,否则的话就要集体闹事。面对排挤和打压,山东铁匠当然不甘心,既然自己并不受刀客们的欢迎,为何自己不想一些其他的办法呢?于是,山东铁匠拿出所有积蓄,经过数个日夜打造了二十多架苇刀,并将它们公开对刀客们进行售卖。
刀客们早已经厌倦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也听闻过苇刀的神奇,于是纷纷前来购买苇刀。众人试验过后,果然发现其效率明显提升,甚至自己的收入也增加了两倍。一时之间,铁匠铺人满为患,刀客们纷纷抢着订购苇刀,可谓是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山东铁匠还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方式。由于当时铁器含碳量较高,铁刀本身容易受到磨损,尤其割苇是整天不停的收割,其磨损程度极大。正因如此,往往新刀片在使用三天左右就需要磨砺,而使用十天就会彻底报废,只能回炉再造。
山东铁匠规定,凡是自己的客户,都可以前来铁匠铺免费磨刀,可一旦苇刀报废后必须要从自己这里购买,至于购买后的安装与保养问题,则都由铁匠铺包办。刀客们当然愿意,毕竟在哪里买刀都是花同样的价钱,况且铁匠铺还免费磨刀,何必舍近求远的浪费钱财呢?于是,苇刀便开始广泛流传于刀客之间。山东铁匠靠着独特的生意经,让自己的生意变得十分红火,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割苇的效率,一场割苇收工,人人都赚得盆满钵满,可谓是皆大欢喜。
逆境之中的生存是不易的,但是在逆境中能够靠着智慧不断进取却是十分难得的,生产力是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智慧和创新却是提高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参考资料:《割苇》 曹保明著 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