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中带来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如何改变了中国
屈辱中带来的“文明”,百年前的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如何改变了中国
本文系《朝代说》栏目供稿
签订《辛丑条约》的李鸿章
1901年的9月,北京城的天气依旧炎热,可负责谈判的李鸿章却在同八国联军一次次的谈判桌上接连失利,他的心如同经受最寒冷的冰霜的冲击。这场战争给清政府带来了数亿白银的债务,也即将成为清帝国垮台的重要压力。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灾难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竟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了一些难以置信的改变。
一、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克北京并逼迫日薄西山的清帝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需向各国赔偿共4.5亿两白银并以盐税、关税等做担保。1900年为庚子年,故史称“庚子赔款”。这项规定使清政府对民间的剥削压迫更为严重,加剧了清政府的灭亡过程,其中应该赔偿美国的数额为3300万两白银,占比达7.3%,可以说美国在这场战争中获取了大量利益。
八国联军攻克北京之后的场景
1906年美国国会像往年一样要对清政府的庚子赔款进行核对,但就在这一年他们发现中国给予的赔款数量已经超出了应赔数额,这多出的一笔钱应该怎样处理呢,美国政府官员陷入了沉思。此时的美国正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中美关系正处于相对缓和的阶段,从长远利益考虑的美国政府在众多民间人士的建议下决定将这笔钱用作专项的教育资金,培养日后亲美的中国留学生与创办以美国大学为模板的中国大学。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相关决议,庚子兴学一事由此拉开了帷幕。
二、中国出现留美热潮
美国将庚子赔款多余部分退还中国的本意即是培养日后亲美的中国留学生,以便在长时间内对中国政府保持重要影响,正如著名传教士明恩溥在给白宫的一封信中提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而清政府也正值新政改革时期,迫切需要大量的人才以推动新政建设,双方一拍即合。自此一批批学生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开始接受来自大洋彼岸的高等教育。
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按照规定,中国需每年派出100名学生前往美国学习,其中的80%要学习农业、机械工程、工业、商业等实用科目,剩余的学生则要学习法政史哲等学科。为了让留学生能够更加有准备的赴美留学,中美双方决定成立游美学务处以对留学生进行必备的培养,而这所机构也成为日后清华大学的前身。
第二批留美学生胡适
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大量的学生产生赴美留学的想法。1909年共有630名学生报考游美学务处,最终录取47人,这第一批考生之中便有后来的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这一批考生中他位列第六。1910年的第二次招考,在400余人中选拔出70人进入游美学务处,这一批留学生中更是涌现出众多日后的著名学者,著名学者胡适、竺可桢、赵元任都在其中。在此后的数年内,随着游美学务处逐渐改造为留美预备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截止到1924年,中国已经派赴美留学生一千余人。1924年正值中国时局混乱,为使庚子退款能够不被执政者用作战争军费,美国又在中国设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用作对其剩余1000余万美元退款的专项管理,而这些资金也被用作清华大学的建设资金与培养留美学生,使得中国的留美运动没有因为时局的动荡而停止下来。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成立后,庚子留美运动继续展开,1933年新一轮的学生赴美留学。
第一批留美学生中的梅贻琦
三、庚子退款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影响
在庚子退款一事中,随着美国的率先退款,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将中国多余赔款退还中国用作培养留学生。一时间中国政府获取了相对大量的用以建设中国高等教育的资金,当然这笔金钱本就是列强对中国的非法掠夺,但对于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这笔款项依旧是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因素。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数十年内,推动中国科技事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大量科学家依旧是当年的庚子留美学生,例如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化学家侯德榜、哲学家金岳霖、物理学家叶企孙等,这些都对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著名哲学家金岳霖
除却对人才的培养之外,庚子退款还对中国近代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清华大学即是庚子退款的产物。而一批批留美学生归国之后又在各所大学内担任校长或教授职位,据统计在1928-1937这十年间,担任中国高校校长职务的人中有90%都曾是留美学生,他们学成后将在美国所学习到的先进的知识与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中国高校内,使众多中国高校由此转型。高校也由此建立起完备的学科体系与运作模式,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同时加强了对自然科学在学校中的比重与地位,使众多传统高校逐渐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培养出一代代的新式人才,而这些人才又为中华民国以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游美学务处最后成为清华大学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庚子退款是西方列强侵略下的产物,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濒临破灭的中国政府背负上了更为沉重的财政重担,人民的生活也更加贫苦。如果没有数量如此庞大的赔款数额,中国的高等教育会获得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以发展而不是靠西方国家的施舍,庚子退款既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幸运,但更是在国力衰颓情况下的耻辱,只有铭记这段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文史君说:
《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赔款数量,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自此清政府更加以西方国家为行事标准,对西方国家亦步亦趋。此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在长远利益的考量开始向中国退还多余的赔款用作教育资金,推动了一批批留学生赴美求学,正如电影《一八九四》里所说:“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记,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参考文献:
1.杨玉明:《清末“庚子赔款”与留美运动述考》,《兰台世界》2013年第12期.
2.王广丽、雷大星、张耀平:《庚款留学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研究》2016年12月第50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