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姓秦氏是如何产生的?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秦本纪》的最后,做了一段论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其中已经提到秦氏,这就说明嬴姓秦氏是确实存在的。
椐唐代《元和姓纂》、宋代《广韵》记载,秦氏系黄帝之孙颛顼之后,颛顼之孙伯益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赐姓赢氏。伯益之孙非子有功封于秦邑,非子之后襄公救周有功封诸侯于雍,襄公之后赢政统一华夏建立秦朝,秦朝灭亡后,其子孙以国号为姓,遂为秦氏。其后一支由陕西迁居山西云中一带,东蒙秦氏为山西籍西晋太常博士秦秀之后。洪武年间,随国之移民由山西洪桐县迁居山东单县张集乡黄堆集村。
嬴姓秦氏是如何产生的?
司马迁将秦氏作为“以国为姓”的一个代表。以国为姓是什么意思?首先,这个国是指封国,即诸侯的封国。不是邑,不是居地。但又不能理解成诸侯以自己的国名为氏,因为我们都知道诸侯其实是不需要氏的,除非他在成为诸侯之前已经有氏,否则他是不用取氏的。以国为氏只是诸侯国君的子孙们在国破家亡后才会发生。这种例子在历史实在太多,大家在读史只要时稍加留心就会经常看到。所以,司马迁说秦氏属于“以国为氏”是正确的,只是其中隐含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很多人没搞清,以为非子建立了秦国就以国为氏,给自己改成秦氏了。有一此地人这么认为是属于没有掌握“以国为氏”的概念,误当成“以邑为氏”。
除了太史公,论述秦氏源自秦亡的观点还有不少,例如:
《广韵》载:秦,又姓,秦自颛顼,后子婴既灭,支庶以秦为氏。
《元和姓繤》秦氏:颛顼,嬴姓,秦后伯益裔孙非子,周孝王封之秦陇西秦亭也。至始皇帝灭六国,子婴降汉,子孙以国为氏。
《氏族通志略》秦氏:嬴姓,少皞之后也……至孝公……自於婴降汉,秦之子孙以国为氏焉。
大家注意到上述论述中,经常提到子婴(就是秦朝最后一任国君),将他作为秦氏家族起源只史上的一个节点,这个节点就是秦亡。其实子婴本人是不以秦为氏的,但是他的死代表了秦的灭亡,所以我认为“子婴灭”“婴降汉”之类的说法大概就是代表秦亡。不过近些年出土的“秦怀道墓志铭”中有一句话“雄宗电举,茂挨云繁,泒颛顼而分苗,由子婴而得姓。”却是很明确地提出子婴是秦氏认为的创氏之祖。并且强调“华宗弈弈,景伷昭昭。子婴肇氏,颛顼余苗”
综上,可见嬴姓秦氏实始于子婴投降秦国灭亡后。符合历史上“以国为氏”的通常模式。
秦怀道墓志铭。
秦怀道是子婴后人,是赢姓秦氏
唐故常州义兴县令上柱国秦府君墓志铭并序(秦怀道墓志铭)
朝议郎行著作郎宋温璩撰
公讳怀道,字理,其先出自右扶风汉山阳太守彭之后也,六世祖起仕燕为乐陵郡守,子孙从因官家于齐,为齐州历城县人焉。雄宗电举,茂挨云繁,泒颛顼而分苗,由子婴而得姓。家声祖德,国史详焉,故可略而论也。曾祖季,北齐咸阳斛律武都府录事参军,贞观初追赠瀛州刺史、上柱国、历城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爰初筮仕,遽昇弹乱之曹,宠赠哀荣,终当口举之职;祖叔宝,隋龙骧将军,从高祖神尧帝擒尉迟敬德,拜上柱国、马军总管,授秦府右三统军,又除左武卫大将军,食益州实封七百户,改封胡国公,赠徐谯泗三州都督,陪葬昭陵。备勤劳于叶赞,运韬略于军伍。功绩之美,朝野所推;宠禄之荣,缙绅为重。生前雅望,坐膺茅土之封;殁后徽章,累授藩城之赠。公荣门孕祉,鼎伷标华,清白为立身之资;忠孝既承家之业。凝口点漆,得杜乂之神仙;龙章凤姿,有嵇康之体骨。释褐千牛备身,进趍紫掖,入侍丹墀。秩满,改授绵州司士参军,又转常州义兴县令,袭封历城县开国公。书佑一州,声蔼左绵之壤;为邦百里,政敷东越之墟。虽重泉舞鸾中牟,驯翟方之美化,何以加焉。而与善口昧,旋悲运往,逝川之波不驻,落日之景难留,以嗣圣元年二月一日遘疾终于括州括苍县,春秋六十。惟公器识详远,风标峻举,言笃准的,行实楷模。自束须士林,昇名管序,业尚忠信,心存恕直,良宰之美,人到于今称之。嗣子前越州山阴县令景倩,感风树而增慕,集荼萸以崩心,访宅兆于龟筮,得山川于巩洛,以开元六年十二月廿三日改葬于洛阳县清风乡之原,礼也。幽隧沉沉,夜永年深,铭之琬琰,载其德音,其词曰:
华宗弈弈,景伷昭昭。子婴肇氏,颛顼余苗。载诞贤哲,爰昇具寮。留美政于三異,谢荣名于一朝。嗣子兮思亲,号天兮靡诉。绵岁序而增感,卜宅兆兮安棤。坟开洛水之阳,地郁滕城之路。松槚兮悲风,川原兮惨日。闻口吊之来聚,信龟谋兮龚吉。勒贞石于窮泉,口披文而相质。秦琼另一个孙子秦晙的墓志铭。秦晙生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以门荫补弘文生,孝廉擢第,授左率府兵曹参军,转鸿州司户,以公事免,寻贬临海郡始丰县令,改吉州司马。终于唐玄宗开元廿七年(739年)九月十九日,春秋七十一。
大唐故吉州司马秦府君墓志铭并序
朝议郎前行豫章郡丰城县令朱元昚撰
府君讳晙,字景嗣,临淄历城人也。昔者肇裔轩业,列封周室,逮乎嬴开宇县,混一车书,大哉本枝,今为著姓。曾祖季,随任荆王府长史、上柱国、历城县开国公,食邑三千户,赠瀛洲刺史。望重邹枚,曳裾藩邸,贵锡茅土,光贲竹符。祖叔宝,皇朝功臣第一等,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胡国公,食封就百合,图形烟阁,陪葬昭陵,赠徐谯泗三州刺史。自天生德业,赞兴王属,吟啸之辰,合风云之契,功成缔搆,赏誓山河,画像名勋,没而不朽。父善道,皇朝左清道率、检校左金吾卫大将军。识洞韬钤,寄深镇抚。假以鼓吹之礼,崇其导从之仪。公禀自谦冲,秉其素业。以门荫补弘文生,孝廉擢第,授左率府兵曹参军,转鸿州司户,以公事免,寻贬临海郡始丰县令,改吉州司马。已而无愠,政则有成。其为宰也,不下堂而俗化;其佐郡也,纔入境而风行。资以宽猛,守之清约。弘其雅量,任以行藏。有士元之未展,无桓谭之不乐。性命之理,冥昧何言。开元廿七年九月十九日遘疾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一。夫人河东裴氏,先亡。粤以天宝元年十二月廿五日,俱归窆北邙山,礼也。福履之庆,报施何愆。七叶无必复之徵,九原深可作之叹。呜呼哀哉!有子湊等,孝乎罔极,哀以终身。㣼霜露之思,遵龟筮之兆。式旌遗德,以述铭云:
嬴周命氏,代为显族。山岳降灵,允膺多福。开国承家,朱轮华毂。公之积庆,传乎世禄。其一
煌煌贵绪,籍籍荣问。骥迹纔骋,鹏途未运。靡晦风雨,岂形喜愠。鸣琴小邑,题舆远郡。其二
屈此徒劳,期之可太。位未充德,否而无泰。地变池台,里空冠盖。天不憗遗,人思繄赖。其三
服初止座,雁亦随丧。政流南国,茔开北邙。原陵膴膴,松槚苍苍。一随化往,千载扬名。其四
大福先寺沙门湛然书
下为秦琼家族世系
先祖:秦彭,汉山阳太守。
七代祖:秦秀,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
高祖:秦起,燕乐陵郡守。治所是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
曾祖:秦孝达,魏广年县令。
祖父:秦方太,齐广宁王府记室。
父亲:秦爱(546年-614年12月27日),字季养,北齐咸阳王录事参军,唐朝追赠瀛州刺史、上柱国、历城县开国公。
秦琼起码有三个儿子:秦?道、秦怀道、秦善道。
嫡子:秦?道(墓志铭阙字),右卫左郎将,娶尉迟宝琳女。
嫡孙:秦利见,许州鄢陵县丞。
次子:秦怀道(625年-684年2月21日),字理,秦琼死时秦怀道14岁。
孙:秦景倩,越州山阴县令。
孙:秦佾(?-698年),潞州司法参军。
三子:秦善道,左清道率、检校左金吾卫大将军。
孙:秦晙(669年—739年),字景嗣,吉州司马。
曾孙:秦洽,字伯淮。子秦寰
曾孙:秦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