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渐渐远去的乡间歇后语
早年流行于百姓间的一些歇后语,生动有趣,深受人们喜爱。可随着时间流逝,情景的变化 ,逐步退出了历史,能想起来的大约还有几:
1、老虎吃蓑衣——没人味。蓑衣,草编织成的雨衣,过去家家户户最常见的物件。记得小时候也穿过,家乡是用白茅草编成的。看似有窟窿有眼,由于有草叶的遮挡,一点也不透水,穿着透气、清爽、舒适。这可能是最古老的防雨用具了。《诗经》“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说明几千年前便常用了。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有了胶类雨衣,蓑衣也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再也没人想得起老虎吃蓑衣这样的话了。现在的孩子除了在博物馆或影视上能见到蓑衣,其它想见也难了。真不知道自今后的孩子再读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如何体味特有的意境美。
2、背粪篮子推磨——臭一圈。与此意思略同的还有“光腚推磨——转圈丢人”等,这些东西过去农家几乎是必备的。我见过的粪篮子是腊条编成、圆柱形,底部半球形的藤条器,上部有抓手挎肩。那时化肥很少,以农家肥为主,捡粪便是很重要的一项农事活动。推磨主要也是以人力为主,大牲畜能养得起的寥寥无几。一日三餐的食粮多数是要粉碎了的,家家都要有盘磨。几人抱着磨棍用力一圈圈的推着转动研磨,十分单调无趣。现在早没有了这些,只偶尔在村头巷尾还能见到废弃的磨盘歪斜着,深感石磨的消失是人类之莫大福音。
3、梢瓜碰碌碡——去一半。梢瓜状略若角瓜,小的多,有淡淡的甜味,质脆水大,是很好吃的一种瓜。碌碡是压场院的石滚子,是庄稼脱粒、碾平场院的主要工具。这两样东西相撞,犹之鸡蛋碰石头,结果可想而知。那时这些也许是人们最常见的东西,说起来最形象生动易理解,现在了解的也越来越少了,即使在家乡也早不这么说了吧。
4、剃头挑子——头热。早年剃头匠多挑个挑子游走于乡间闾巷,剃头离不开热水,所以要置小火炉。你若剃头,温水即来,刀剪嚓嚓,洗头净面,几分钟搞定,虽然简陋,却也方便。如今遍布城乡的美发屋霓虹闪闪,剪洗修不一而足,岂是一个挑子能包得下的?剃头挑子虽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这样的话有时还会说,只是见过剃头挑子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5、还有人过七十古来稀之类。过去的农耕社会,物资匮乏,缺医少药,生活很苦。能长寿实在不易,多数五十上下就蹬腿了,人到七十,着实不易。随着时代变迁,现在情况与过去有天壤之别,衣食无忧,只要是不死的病,大多能看一看,寿命空前上长,活过七十稀松平常,八十也不在少。时下你若走近乡村便会发现,年青人极少,更多的是弓腰驼背、步履蹒跚的老者。即使在都市之公园抑或是哪里,你若仔细看的话,东一堆西一撮,黄发者也不在少数。显然,七十古来稀这样的话,早不合时宜,银发浪潮,已惊涛拍岸。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