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作家 || ​ 张秀峰:理想,根植于厚实的父爱

理想,根植于厚实的父爱

张秀峰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怀有这样的想法:等我出书的那一天,我一定要让父亲成为我的第一个读者,能够理直气壮地把自己的书拿给父亲看,该是多么幸福而又意义非凡的事啊!上师范第一年,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是一首小诗。这足以令我自豪的荣誉让我整整兴奋了一个学期。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假,当我把自己所得的二十元稿费递给他的时候,看着他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那钱,羞涩地笑着,像个孩子一样。在我的记忆当中,这样的场景只有过一次。此后就再也没有给过他稿费,发表的文章也再没有给他看过。倒不是吝惜什么,而是因没有太过丰富的阅历而感觉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底气不足,害怕见到他读我文章后眼底掠过的那一抹失望——在父亲面前,我永远都觉得自己是个孩子。

  

  父亲的虽质朴少言,为人却并不木讷,也不离群索居,在村里有着很高的威信。与人相处的时候,除非有人明确要他表态,他才会说两句,更多时候,他都是带着那淳朴的、憨憨的笑,做一个纯粹的听众。

  

  父亲的三个子女中,哥哥相对要好些,从小便听话,按父母的意愿一路走得四平八稳,即便是后来在求学的路上曾遇到过一些波折,但总体来说还算顺利。作为他的另一个儿子,我完全是一个另类,似乎专就是为反衬哥哥而存在的。小时候的调皮捣蛋自不必说,上学后依然顽性不改,一堂课中,我对课本的关注绝对不会超过看一只虫子爬过窗台的时间,还没到中期,课本就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有时竟将书“腰斩”,成为了类似于小人书一样的两部分,为此老师没少找父亲告状。自然了,我挨打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哥哥和妹妹的总和,然而事实证明,这种简单而又省事的教育手段对我来说似乎并不怎么奏效,顶多在皮肉承受痛苦的时候哭喊几声,表现出十二分的难过与悲伤。然而眼泪还没干,下一个祸端又由我而生,于是在大人们一惊一乍的斥责声中等待着又一轮挨打,并预备着再一次演绎曾经的难过与悲伤。

  

  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也许。

  

  听祖母说,父亲当年也曾受过教育,也深谙知识改变命运的至理。然而对于一个几近于赤贫的家庭来说,读书已经不止是奢望,简单就是类似于笑话一样的野心存在。也正因为如此,父亲便节衣缩食,铁了心要供我们兄妹三人上学,为此曾招致了不少人的冷嘲热讽,毕竟那个时候,“识两个照门字,能写自己名字、会记账就行”的读书观依然主导着广大农民的意识。

  

  哥哥爱看书,也许是受了他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看一些“杂书”。最初是连环画,然后是各类话本小说,再后来,报纸、杂志、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一套一套地,村里但凡能借到的都借来看,想方设法地,有时候为了借书甚至于不惜出卖苦力——为人家扛半天庄稼垛子抑或是给人家拦一天牲口,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能借主人手里的书来一饱眼福。

  

  在父亲看来,我已经背离了“正道”,痴迷于“非课本”书籍的行为就是严重地误入歧途,为此,他很是担忧。

  

  五年级的时候,我们之间曾经有过一次很正式的谈话,具体内容因历时久远已经记不得了,但父亲当时的意思很明确:他不希望老张家出个孬种!在他的意识当中,要想以后考出去、当一个吃“皇粮”的公家人,读书固然是“学而优则仕”的不二法门,但那是针对课本而言的,而我现在所读的书似乎已经严重地偏离了这一原则。他是农民,最懂行稳致远的道理。他希望我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看得见又摸得着、踏踏实实,按要求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从此跳出“农门”。现在整天沉迷也这些“杂书”当中,无异于自毁前程。

  

  所以,当他脸色铁青地警告我以后别再看那些“杂书”、当以学业为重时,我那因执拗的脾性而生发出来的偏激又一次冒犯了父亲,我顶撞了他,并明确地告诉父亲:你的儿子应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我的理想是要做一名作家,我看这些书,都是为自己以后的理想打基础,算不得不务正业。

  

  很显然,父亲对我的回答很不满意,但他不是暴君,并没有如其他家长一样独断专行,所以,作为父亲,他还是相对称职的,他深谙我的脾气——专断与蛮横只会使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除了不能够让我屈从,反而会令我读“杂书”的意志变得愈发地坚定。

  

  父亲问我:“你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男子汉?”

  

  我摇了摇头。

  

  父亲便郑重地告诉我,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男子汉,男子汉,首先得有悍性,就是要做一个血性男儿。陕北有句古话,叫“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男子汉就当如此,轻易不承诺,一旦说出去的话,就当是一个唾沫星子一个钉,钢巴硬正。绝不轻言放弃。

  

  我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也分明能感觉到自己的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我点了点头,说:“我不会放弃的,等着瞧吧。”

  

  “那好,是这,我不干涉你的自由,你想当什么作家也行,但你要记着我要的结果,你得给我这么多年来的付出一个明确的交待,不能让我的心血白费了,我不想让人看我的笑话,更不愿意承认我的儿子是个孬种!”父亲说。

  

  我看着父亲,重重地点了点头。

  

  ……

  

  在《读者》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三个子女的家庭中,老二就是夹心饼干中间的那点奶油,虽然很甜但是却最不被人注意。我当时并没怎么在意,放假回家的时候,母亲又一次说起我,抱怨我多么不听话,多么调皮,同时又拉出哥哥和妹妹来作为对比,这时候,那句话一下子很清晰地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在心中暗暗的把自己和那句对比了一下,觉得说得蛮有道理。但我并没有责怪母亲的意思,反倒是觉得很对不起母亲。因为自己小时候太过顽皮,连累她吃过不少的苦头。及至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渐渐的明白,在父母爱的天秤上,儿女无论多寡,始终都是均衡持平的。他们之所以对哥哥妹妹责罚少,是因为他们能够忖度父母的意思而顺其所愿去做事,而我,却因为个性太过于张扬,招致来的麻烦不断才受到责罚。钻天杨能够修颀挺拔,笔直向天,不正是因为有人不断地砍掉其旁逸斜出的虬枝而一心向上吗?所谓“爱之深而责之切”就是这个道理——要没有父亲对我的责打,哪里还会有我现在的一切呢?

  

  从上师范开始,我心里就开始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的同时,也暗暗发誓,一定要让父亲因我而感到自豪。我说过自己要当作家的话自然算数,即使成不了“家”,至少做做那样的梦还是可以的。还记得当年我把第一次获文学奖的证书自豪地拿给父亲看的时候,他盯着我看了我半天,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曾私下里对她说:“儿子的确是大了,沉稳多了,这小子可没让我少操心。”

  

  工作的第一年,我获得了延安市文联举办的一个活动的三等奖,当我很高调地把奖杯给父亲看时,希冀能得到他的一句表扬,可他的表情依旧很淡然,只说了一句:“这不算个甚,又不是一等奖!”可我能够感觉得到,他的心里无疑是高兴的、是为他的儿子感到自豪的,他期待着我能够有更大的收获。正是因为读懂了他的期望,所以打那以后,我也就再没有将自己获奖的东西拿给他看,我知道,自己要给他展示的,远比这个要宏大得多、也必然要庄严神圣得多。就我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还远还没有达到在他面前来显露的必要。

  

  是啊,在父亲的眼里,我永远都没有成功的时候,因为他给我定的目标永远都在更高的层面,所谓的成功也只能在“下一次”。在他那厚实无言的爱里面,自己的儿子就得是最优秀的,所以,我只能不停地奋斗、奔波,永远都行进在追求目标的路上。

  

  父爱是沉默的、厚实的,如果你能轻易触摸到,那就不是如山般的父爱了。

  

  去年冬至,正值周末,我回去看二老。给祖父母上完坟后回到家,母亲正在整理她的那个小木箱。我发现,当年我给父亲的那张刊有我文章的报纸还在,叠得方方正正的,里面夹着那二十元稿费,依旧挺括、依旧簇新。我回头看着父亲,父亲依旧一脸羞涩,憨憨地笑着,像个孩子,一如当初我给他钱时的模样。

↓阅读往期↓

陕北作家 || 任  静:陕北的大气

陕北作家 || 王闷闷:境园·诊所 (小说)

陕北作家 ||米宏清:麦田里的茶香

追忆柳青 || 卢维侃:重返皇甫村

张志春:看似寻常最奇崛——朱文杰《记忆老西安》印象

刘成章:柳青笔下的那碗面汤

杨文军:和麻雀散步

王   炜:蔓菁菜

王小波:拒绝恭维

吕志军:烟点炮

赵   丰:围炉取暖

迟子建:会唱歌的火炉

她的身体僵直在他的急剧苍老里

——吕志军短篇小说集《风过窄门》摘录

黎   荔:我们这个时代的失落

关注摩岩 · 时尚生活↓

网络图片权属不详,如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

  • 星星作家‖【慈祥的父亲】◆刘世政

    作者简介 刘世政,莘县张寨镇实验小学五年级三班学生.活泼爱动爱笑,喜欢写字.看书.思考,每一天的我都是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慈祥的父亲   我的父亲没有散文诗,他的日记本上只有给别人干活的日期.我的 ...

  • 李安华作家故事:骑在马背上的少年

    照片拍摄于1994年秋 文/李安华作家 他4岁就能独自骑马,4岁就可以面对困难鄙夷一笑. 是谁遗留下的这份意志,将会赋予他一生无穷的力量. 他也注定这一生,披着勇敢的外衣,带领一支舍生忘死的人做一件一 ...

  • 中国诗歌报||景治东的诗【纸刊备选作品(十一)】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请关注 作者简介:景治东,笔名诗景,80后.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陕西榆林分会副主席,横山区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诗词书画家名誉会员,中国诗歌报会员.2019年 ...

  • 麦家:卑微的父爱最伟大 ——读《2017最美家书,作家父亲执着守望叛逆儿》有感

    著名作家麦家由于当年与同学打架,被父亲一顿毒打,从此开始了他对父亲长达18年的冷战与仇视,直到他做父亲后,才与父亲缓和关系. 历史惊人地相似,读初中的儿子与同学打架,挨了麦家一巴掌后,父子关系急转直下 ...

  • 父亲节,品一品杜甫李商隐的父亲情怀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未知 ...

  • 书法欣赏:女画家张秀峰即席挥毫,一幅行草登时展现众人面前

    书法欣赏:女画家张秀峰即席挥毫,一幅行草登时展现众人面前

  • 云南作家 | 张秀婷:裙子飘过

    云南作家 / 张秀婷 张秀婷,笔名:冬枫,云南玉溪人.作品刊发在<玉溪日报><玉溪><泉乡>杂志及个人公众号"冬枫". 裙子飘过 一抹风拂过,家 ...

  • 张秀峰:谶

    谶 张秀峰 我的家乡,那个叫做寺沟门的地方的固守与眷恋,贯穿了爷爷那漫长的一生,并将这一情感毫无保留地给了现如今的父亲.他们每每在深情述说的时候,说不了几句,就要人为地打上主观臆想的那份发自肺腑的感叹 ...

  • 大美散文 || 张秀峰:西出阳关

    西出阳关 张秀峰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因为参加一个笔会,我来到了这个这个叫墩墩山的地方. 墩墩山.古董滩,这里便是王维送元二使西出的阳关. 而今,因诗而流传千年的阳关城早已湮没于历史的迷烟之中,沉寂于 ...

  • 散文||张秀峰:听书的时代

    有时候,我会很认真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我们给那些年人们听书时的狂热劲儿寻求一个由头的话,究竟该用怎样的词语来准确地表达呢? 想想,的确很难,至少以我现在的水平.现在这样相对稚拙的笔法是铁定做不 ...

  • 中国当代书法爱好者——王丹妮、花新全、乔肖波、汪卫东、陈艺、张秀峰等

    (一)王丹妮 个人简介: 王丹妮,江苏省宿迁沭阳人 1998开始学习书法至现在 2020年获"艺巡中华·魅力中国杯"书画大赛书法组三等奖. 作品欣赏: (二)花新全 个人简介: 花 ...

  • 张秀峰:我的师范我的同学

    那一年,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小镇人们梦寐以求的师范,也是我们那个小山村第一个考上学吃上商品粮的孩子.从此我就成了人们眼里的有出息的好孩子,家家户户教育娃娃好好学习的榜样. 村里十几户人家轮流请我吃饭,东 ...

  • 山东作家‖【傻丫头】◆张秀华

    作者简介 张秀华,聊城市东昌府区人,一名教育工作者.喜欢读书和旅行. 傻丫头   我家的傻丫头今天24岁了,高高的个子,长发披肩,长得眉清目秀,深得家人喜爱.再过两个月,研究生毕业就要参加工作了. 之 ...

  • 山东作家‖【女孩与猪】◆张秀敏

    作者简介 张秀敏,笔名毓秀,山东济宁人.经商20年,依然初心不变,爱好文学一直在路上. 女孩与猪   八十年代初的日子里,大人们忙着去生产队挣"公分",那个时代,每家的孩子都不少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