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秋语·“百年”专题】阿喜:我们村里的党支书||主播:福牛---第649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哟~
我们村里的党支书

作者:阿喜 || 主播:福牛 || 摄影:阿喜

我从小在永定河畔的一个小山村陈家庄长大。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农民的生活是在贫穷、落后和食不果腹中度过的。

我十几岁时,每天吃的是窝头咸菜。由于地少人多,打下的粮食不够吃啊。日常生活就是在半野菜半粗粮,没有细粮、没有油吃的窘境中度过。还常常为饿肚子而苦恼。

有一年春天,青黄不接的季节。家里揭不开锅了,母亲带着我去大队部借粮,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富常见我们母子俩可怜巴巴的样子,借给我母亲几十斤玉米种子。并对我母亲说:“先凑合着过吧!只要我当大队书记,早晚让你们吃饱肚子。”那一幕让我终生难忘。

村党支部书记陈富常,从五九年开始当生产队大队长,几年后入了党当上了村支书。立志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十年上一个台阶。六十年代,他率领村民开荒垫地兴修水利,抽水上山,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增加了粮食产量。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基本上解决了村民能吃饱肚子的问题。在能吃饱这个基础上,他开始向如何吃好这个方向努力。七六年至七七年,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他带领大家在山崖下打通隧洞二百多米,修了一条全长约三公里的引水渠。从永定河上游引水进村,使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实现了自流灌溉。扩大了小麦和水稻的播种面积,让村民由原来的每年只能吃到百分之十的细粮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从吃饱向吃好跨越了一大步。

陈书记他劳动带头,身先士卒,处处吃苦在前。每年麦收季节,他都日夜鏖战在打麦场,熬红了双眼,把粮食抢收回仓是他急切的愿望。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问题,他亲自带领团支部民兵连的小青年,利用义务劳动时间,筑坝屯水,把泉水引进村里,让村民吃上了自来水。结束了世世代代到永定河边挑水吃的历史。

陈书记他公而忘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身边有四个儿女,没有一个走出农村去城里吃商品粮,如果他想让自己的子女出去当工人,上大学是完全有条件的。但他把机会让给困难的农户,由此赢得了村民的尊敬和赞扬。

他时刻想着如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主张全面发展。在他的领导下,村里的果树队,采石场,养殖场,都发展得红红火火。那真是枝头结硕果,开山炮声响,猪肥鸡下蛋,生活有指望。集体经济兵强马壮,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一九八零年,陈书记因病不能继续工作时,集体的账户上却还有十几万的存款,这在当时贫穷落后的农村,是一笔可观的存款。而此刻陈书记一家人却还借住在老乡的两间房子里,他没有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更没有以权谋私为自己建房。他心里想的是集体利益,想着如何提高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一个共产党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九一年他因病离世,长眠在他为之奋斗的这块土地上,全村老少都给他送行,大家心中默默祈祷,我们的好书记,您一路走好!他的奉献和付出,永远镌刻在陈家庄村的发展史上。村民们至今每每谈起他无不点头称赞,夸他是一心为公的党的好干部,是我们村民的好带头人,好书记!

我为我们中国共产党有这样优秀的基层村干部而自豪;我为这样一个普通村干部的作为,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而欣喜;为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励志精神所感动,他就是我们村里的焦裕禄!

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有了像他这样一大批不贪安逸、不图虚荣,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改变了家乡和国家的命运,从贫穷落后走向辉煌。

我永远都要记住他的名字一一陈富常!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最基层的党的干部,一个公而无私的村支书,永定河畔的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

作者、主播简介

【作者简介】阿喜:阿喜,本名陈志喜北京人,2015年门头沟公安分局退休,中共党员,文学爱好者。曾在北京多家报刊发表过新闻故事和诗歌。

【主播简介】福牛:本名付静,中共中央党校退休干部,梅园文学社主播,喜爱传统文化,爱好诗歌朗诵和声乐艺术,声音创作和音乐审美结合在一起,让美妙的韵律点亮生活,将温婉的气质化为充沛的情感,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享受艺术的馥郁芬芳。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三连一下,我们一起庆“百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