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进东|贾母的爱是林黛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贾母和黛玉之死
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耿进东
贾母在贾府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高高在上,不能说决定大观园或者贾府的每一个人命运,但是她的喜好亲疏绝对是影响了别人的命运,比如说她的疏远加速了尤二姐;比如说她的亲近使鸳鸯地位卑微而活得尊严。孤女林黛玉的命运走向,从某种程度上完全把握在老太太手里。那么围绕着林,贾母的爱是真是假?是多是少?是否对黛玉的死亡负有责任呢?
一、爱得真而深
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贾敏病逝之后,贾母马上命人把她接到府中亲自照顾。贾母爱黛玉出于本能,是一种责任,贾母对林黛玉的爱到底有多深,通过以下几个细节就能看出来:首先,林黛玉刚到贾府时,把她安排在自己的套间里,和宝玉一样规格相待,贾母就把自己亲自调教的丫头紫鹃给了黛玉差使,在贾府,只有宝玉的丫头袭人和晴雯,原本都是老太太房里的丫头。可见是贾母把黛玉高出自己的孙女。其次,怡红院的小丫头去给林黛玉送茶叶,正好碰到贾母派人来给外孙女送钱使,其中黛玉就抓了一把钱给怡红院的这个丫头;元宵佳节晚上放烟花,黛玉身体娇弱,禁不得爆竹之声,贾母便把她搂在怀里;还有,入秋之后,黛玉咳疾犯了,宝姐姐劝黛玉吃燕窝,还派婆子给黛玉送来一包燕窝。后来宝玉想着:总是吃宝姐姐的燕窝也不好,于是就在贾母那里透了一点风声,然后贾母就派人每天来给黛玉送一两燕窝。贾母对这个外孙女从物质到精神可谓是无微不至。
二、真与深背后
说到底,贾母在贾府为林带来的只是家而已,更多的只是物质。如贾母带着刘姥姥一行人来到大观园潇湘馆时,潇湘馆糊窗子的纱旧了,贾母要用珍贵的软烟罗来给外孙女糊窗户了。黛玉要的不是贾母珍贵的银红色的软烟罗,要的是西厢记——对精神的追求远远高于物质。
贾母,是林黛玉在贾府她的法定的监护人。而巨大的年龄差距下,很难实现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少女处于身体和精神发育之中,成长中的林黛玉需要一个母亲或母亲般角色的人物来诉说表达,沈从文《边城》中两次写到孤女翠翠无缘无故地哭,第十三章:“走过去才晓得翠翠已哭了许久。” 她爷爷有时是看不懂这个雏儿的。同样屠格列夫《阿霞》中的孤女阿霞和他哥哥在一起生活旅游,当爱情到来阿霞无处倾诉也是好像无缘无故的哭泣,身体的发育,对异性的渴求,所有人需要心灵的慰藉和温暖。所以,在五十七回后面,林黛玉心血来潮认薛姨妈为干妈,绝对是一时的感性的冲动,也可以看出她的茫然和孤独。在贾府或者在这世间她无助的,所以才有《葬花词》《秋窗风雨夕》哀怨凄婉,而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迈激昂。从第四回薛家来到贾府,黛玉就懵懵懂懂地认识到漂亮优秀的宝钗是自己情感生命中最大的敌人。在第七回少女林黛玉的表现尖酸刻薄,只是因为她知道“宫花”来自哪里,“宫花”代表着一个家族的高贵和权势,而这些自己没有了。
因为太孤独了,所以林黛玉才有了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才有了“那堪风雨助凄凉”,才有了“冷月葬花魂”。我们认为贾母是很爱林黛玉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否认,但是黛玉和贾母彼此间基本没有那么多言语上的交流,让人总觉得缺少精神的交流,彼此只有些隔膜——特别是少女林黛玉最想要的情感世界。
三、林最可靠的人
贾母、宝玉、仆人紫鹃、曾经的干妈薛姨妈,一度“拥林派”的王熙凤……谁才是孤女林黛玉最可依靠的人?黛玉自己妈死了。认贵妇人薛姨妈为干妈,薛姨妈确实属于同情给过她温暖,夸张一点讲是“伪善”,甚至是敌人,黛玉清醒时会明白的,薛姨妈是自己情敌的亲妈,应该不是最可依靠的人;紫鹃好像黛玉也离不开,但是她只是她的忠诚的仆人,生活的助手,最多就闺蜜;很多人会认为宝玉是林黛玉最可依靠的人,无疑宝玉当然她身体和精神的最佳归宿,但是贾府的宝玉他有父母,有祖母,有自己贵族生活娱乐婚配的游戏规则,“他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巷封建贵族的宗法观念和礼教规范勇敢地挑战”,但他没有真正的能力和机会不能像《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为了自己喜欢的玛斯洛娃,游走于社会各部门和达官贵族之间,宝玉不能主宰自己的财富,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更不要说成为黛玉最为可靠的人,结局事实也证明了;还有王熙凤,她则是《红楼梦》里的最优秀的见风使舵者,说到底,她只是贾母面前调和贾赦和贾政之间矛盾的工具。
最后,林黛玉在大观园里最可依靠的人,只能贾母。贾母确实始终把林黛玉当作自己人,但是林黛玉最终要的是,贾母把自己当作宝玉的人。所以,贾母最终也不是林黛玉最可依靠的人。
表面上看,黛玉被爱包围,但是没有一个人能给予黛玉所想要的。
四、选择与责任
贾母活在男权社会,作为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她有责任和义务为宝玉挑选最佳的配偶,维系男性家族的传承。当宝钗出现以后,以皇商的家庭背景和优秀的个人资质,贾母本能的意识到她才是宝玉最佳的婚配对象。贾母曾出资20两银子给宝钗过生日,在未婚的而堪为婚配对象的,只有宝钗享有这份殊荣。足以表明宝钗在贾母心中的地位。
作为一家之主的贾母和贾府利益最高的政治代表贵妃元春,以及当事人的母亲王夫人应该就宝玉的婚姻问题,或者进步说是在选林还是选薛问题上,曾经交流过,表态过,最后意见达成高度一致——拥薛派。“宝黛之恋”好几次闹出那么大要死要活的动静,但是贾母装着糊涂,没有因为这事一次亲自去看过黛玉,因为对这事她无话可说。她是何等聪明远见的老太太,内心的选择决绝而明朗!
甚至黛玉死了以后,她也没有去看看。
晚年的贾母心中分量最重的人无疑宝玉和黛玉,但俗话说 :“一尺一尺,一寸一寸”,如果在二者之间选择最爱,那么只有舍弃黛玉,为了宝玉的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牺牲黛玉。《红楼梦》九十八回贾母:“你是我的外孙女,是亲的,若与宝玉比起来,可是宝玉比你更亲些。”
至于小说最后,贾母成为“掉包计”的决策者,让宝玉娶了宝钗,未必是曹雪芹的本意。但是贾母是不支持宝黛结合,也是可以从给宝钗过生日、对待薛宝琴饮食安排、打听邢岫烟情况、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提亲等处,可以看出端倪。黛玉执意选择宝玉,走上不归路,留个她的命运只能是泪尽而逝,贾母也是无可奈何的。
黛玉之死的意义是重大的,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红楼梦》这部书之所以诞生,就由于黛玉的结局是死,有了黛玉之死这部悲剧才能成立。” 关于黛玉之死的原因是多重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恋爱失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贾母为首家长的拆散。从某种程度上,王熙凤是可能成为林黛玉的“精神之母”。她支持林黛玉,因为她和王夫人的关系,而特别喜欢宝玉而爱屋及乌,她曾经是铁杆的拥林派。最后在贾母坚持下改变了路线,最终成为“掉包计”的策划者,参与黛玉爱情谋杀案。成为黛玉之死的推手。而黛玉之死最大推手无疑是贾母,《红楼梦》九十八回,黛玉死了以后,连贾母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是我弄坏了他了。”
总之,贾母从情义上,对黛玉的爱是肯定的,但是从家族的利益上,她是清醒的而理智的。“宗法制度要求用父亲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黛玉的悲剧,在于她个人的宿命;也是社会时代的悲哀,生在深宅大院里,没有别的人可供她选择了。不能一味地责怪贾母,即使有父母在,黛玉的婚姻依然可能是悲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