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生命是一场骑遇【Vol.11】一日阅尽长安事
西行漫记:生命是一场骑遇
【Vol.11】一日阅尽长安事
Leon君
朝花夕拾 | 8.17-8.28, 2015
☀
8月27日早晨7点,火车载着昏睡了一夜的我们准时抵达西安。
一出车站,我们就直奔之前查好的子午路张记肉夹馍。要说西北地区最会吃的还是西安,到了张记直接点了一份三秦套餐——肉夹馍、凉皮、冰峰汽水,吃下去神清气爽,困意全无。
上次来西安已经是十一年前的事了,对古城的印象已变得模糊碎片,但依然记得古城熟悉的温度和滋味。
◆ ◆ ◆
酒足饭饱之后,向这次匆匆西安之行的第一站也是最后一站进发——陕西历史博物馆。
搭公交在翠华路站下车,走了没一会儿就看到博物馆仿古建筑的一角,等走近一看,被这人声鼎沸的阵势给震住了。
没想到西安的省博居然有这么多人看,博物馆人多也并不奇怪,但是多到这种有点像世博会排队的阵仗就相当的令人诧异了,看来西安文物大宝库的名声深入人心啊!
这儿颠覆我“博物馆观”的除了人多,还有它设置的收费模式,第一次参观博物馆还要排队买20块钱的门票。当然,这门票只是针对大唐遗宝展区的,如果不看这个也是免费领票。
之所以一定要去看大唐遗宝展,因为我一直觊觎的陕博镇馆之宝——兽首玛瑙杯在里面展出。我参观博物馆的思路一贯是以看到当地的镇馆之宝为主线任务,所以这20块钱看来一定要花了。
排队买票的队伍逶迤如长蛇,买完票进馆还有另一条长蛇,幸好偶遇一个带小孩的妈妈跟我们打了个商量,我们帮他看孩子买票,她去帮我们排进馆的队,一举两得,一拍即合。
进馆以后,我们直奔大唐遗宝展厅,这也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不让拍照的展馆,不过当我看到兽首玛瑙杯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拿手机按了一张,真的是精致非凡,看上去很新,一尘不染,而且我确定这是原件不是复制品,可见当时工匠的技艺有多精湛。
非要说美中不足的话,我觉得就是尺寸比我想象的小不少,之前看图以为是一把很大的酒壶,没想到只是单人喝的一个小酒盏,长度不到10公分。
▲镶金兽首玛瑙杯[唐]——不多说了,这就是国宝遍地的陕博的镇馆之宝,国宝之王,花20块钱就是为了看它
▲赤金走龙[唐]——怎么看着辣么像细腰犬……没错,这货就是唐朝时期龙的样子,四足站立行走,国宝文物
▲双狮纹金铛[唐]——也是国宝级文物,唐代温酒温茶用的容器
除了大唐遗宝,陕博其他略次一点的国宝(拿到别的省博也是镇馆之宝了)都在正殿常设的免费展区,从先秦到明清,几乎每个时代都至少有两三件顶级珍藏的文物,要不怎么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呢。
我们耳熟能详的兵马俑、金怪兽、煤精印、莲瓣金碗和各种唐三彩都能在古代文明馆里一一欣赏到,特别是唐三彩,从鸟到人到神,什么物种唐朝人都能给你做成三彩了,多到你以后上别的博物馆都不想再看了。
▲从兵马俑开始的华夏文明之旅
▲从秦皇陵俑坑迁移过来的一小部分兵马俑阵
▲彩绘骑射俑[春秋]——这件是兵马俑国宝级的代表,可以隐约看到还未完全褪尽的色彩(发髻是红色的)
▲彩绘步兵俑[西汉]——汉兵马俑的形态逐渐朝萌系发展了
▲石马俑[西汉]——汉朝人在墓葬里经常摆着这家伙,以马为镇墓兽,说明那时候的汉人也是个尚武民族
▲金怪兽[西汉]——国宝级文物,鹰嘴大犄角,据介绍这金贵的怪物来自匈奴王墓
▲汉武帝时期开拓西域的张骞同志,手里拿的像毛笔样的东西叫做旌节(大汉使臣专用)
▲铜龟凤熏炉[东汉]——汉朝人似乎特别好这口,在家用炉子点熏香,莫名让我联想到法国人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印[西魏]——喜欢历史的人都懂的,史上最牛老丈人独孤信,三个女婿都做了皇帝(最著名的一个就是隋文帝杨坚)
▲煤精印的十四面印章(全是独孤信的头衔),是我国迄今为止印面最多、正文字数最多的印章(47字),也是最早把楷书引入印文的(印章主要刻篆体字),所以现代人基本上都能直接看懂印的什么字
▲獬豸俑[北魏]——读作“谢智”,古代典掌刑狱的独角神兽,能辨忠奸善恶,然后用角将恶人怼死……以往看到的獬豸像都面目狰狞,这只有点像兔子的神兽俑,倒显得非常阔爱了
▲三彩建筑模型[唐]——唐代民居建筑模型,那时候的人们喜欢用绿瓦作房顶
▲鸳鸯莲瓣纹金碗[唐]——国宝级的金饭碗,吃个饭把眼睛都要晃瞎了
▲三彩碗[唐]——里面的纹路好像西瓜皮,不过点缀了黑醋色的斑纹又颇像凉拌黄瓜
▲三彩狮子[唐]——请问,自己的腿这么好吃吗?
▲三彩梳妆女坐俑[唐]——哈哈哈哈,看到它莫名想起好多脸圆的同学
▲三彩卧驼[唐]——怎么又是三彩,被唐朝人对三彩的爱深深折服
▲三彩马[唐]——我保证这是给你们看的最后一件三彩
▲彩绘女立俑[唐]——唐朝的大美女,就问你们喜不喜欢
▲打马球俑[唐]——唐朝最时髦的体育运动,当然也是贵族运动
▲彩绘描金半身天王像[唐]——这么Q的造型,恐怕是最古老的手办了吧
▲彩绘贴金文武官像[唐]——说实话,唐代的陶俑做得真心精致,衣服上的小细纹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唐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东移,作为昔日帝都的西安,其王霸地位逐渐下降,陕西人不免有些失落,所以我看到了博物馆把唐朝之后的历史展厅称作“告别帝都——唐以后的陕西”,从中不难体味那带有一丝酸涩的傲娇。
走在偌大的陕博里,追逐着朝代和风物的迅速变迁,看着每件精细华美、形态各异的文物,蓦地涌起一种“一日阅尽长安千年之事”的穿越之感,不禁庆幸自己活在现代,可以完整地浏览古代中国的沧海桑田,触摸历史的温度。
▲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注壶[五代]——一把神奇的瓷壶,从底部注水,然后正放,滴水不漏
▲钟山石窟[宋]——把佛窟整个搬到博物馆里也算创举了
▲白釉黑花卧美人[金]——睡这枕头晚上起夜真得不会受惊吗?
▲陶骑马俑[元]——陕博馆藏的陶俑也是真多,古人最大的爱好就是“玩泥巴”
▲彩绘陶仪仗俑群[明]——一大波陶俑来袭,密集恐惧症患者速速退散
离开陕博前,我和B君在纪念品商店买了一只和提梁倒注壶一样神奇的、龙头青瓷小酒杯,它只能盛半杯酒(龙嘴以下),一旦超过一半它将会全杯漏出。它的原型来自明清时期盛行的公道杯,用的是物理的连通器原理,旨在告诫人们保持节制,不可贪心,一旦超越底线,便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嗯,随我干了这碗鸡汤吧兄弟。
▲图上摆的杯子就是我刚才说的龙头青瓷小酒杯
▲一日阅尽长安事,请君且向博物馆
◆ ◆ ◆
今天的午饭,是此次西行漫游的最后一顿,吃了这么久的西北菜,大伙决定吃波自助餐换换口味。于是在网上搜到了一家叫做“比格披萨”的自助餐厅,特别实惠,午市才60块钱一个人。三四十分钟战斗下来就吃得很饱了,披萨花样多,味道好,还有N多配菜、小食、甜品、水果,饮料也是一应俱全,可惜只在西安有,要是开在武汉,必须完爆牛太郎、金草帽。
吃撑以后的仨人,沿着北大街一路遛食,走到挨着城墙根建的西安火车站。
下午4点半,收拾好行囊,回望一眼古城的背影,踏上最终的回家之路,不带走一片西北风。
如果不算早年去的西安,这趟十一天的旅程算真正到西北走了一遭,西北漫行到此也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我相信这只是这篇游记的一个停顿注脚,未来五年,会寻一个机会再访西北,真正踏上丝绸之路,开启新的冒险篇章。
【尾声】
Leon君西北归来后创作的一首自由诗《那蓝幸得》,献给青海圣湖,也致敬海子的《七月不远》
那蓝幸得
✎_2015.8.31
——献给青海、和一路骑行的伙伴们
白色,是云从山峦间赶来
绿色,是牛羊从草甸上赶来
红色,是僧侣从大经堂里赶来
黄色,是油菜花田从蜂箱边赶来
蓝色,是湖泊从天堂渺远的尽头赶来
一个年迈的安多阿妈采下这五种颜色
织成经幡,挂在每个骑行者必经之路的左侧
任凭世界屋脊吹来的风千万遍拂过
双手捧起酥油茶,抿一下嘴
冲着过路人深情地喊着——扎西德勒
上面,是初露的弦月静静地亮着
左面,是烫红云彩的晚霞静静地烧着
中间,是山脉的剪影静静地画着
右面,是营地里升起的篝火静静地跳着
下面,是蓝得像宝石一样的湖泊静静地睡着
我看见海子骑过的白马在湖面踏出浪花
这多盐的湖水里浸透了他多情的诗歌
仿佛孤独在八月的寒夜里长出七月的银河
不忍折断格桑花,掌心轻合
望着大雁归巢的方向许愿——阿弥陀佛
(我突然来的,又突然要走了
不知道何时才能再与你相遇,在天堂的路口
可能多年以后我的青春和我骑行的车辙
都会随着通往圣湖的远途一起堙没
但我庆幸,那一见倾心的蓝色,曾为我绚烂地绽放过)
——朝花夕拾系列(作于2015年9月)
上期回顾:【Vol.10】走进东方雕塑馆
----------------------------------
重温前情:【Vol.1】飞向大西北
- LEONSPLANET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