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游记
今天一早,洗漱完毕,吃过早餐,驱车20多公里,来到南浔长途汽车站,买票入了候车室,等9:30去苏州的车,主要是去看菖蒲展。
时间到,验票上车,车上已有乘客,我坐上39号座位,不久车子发动,车上人基本坐满了,车里慢慢安静下来了,看下时间已经9:50。
我闭上眼睛,时间还早,先打个盹。
10:30车子进入一车站停靠,车里乘客开始骚动起来,有一中年妇女大声问,已经到了吗?大家纷纷屁股离开座位,往外望,我看下时间,到苏州时间不可能这么快。
有乘客说,不是苏州,是吴江,原来是大家虚惊一场。有乘客于是埋怨,怎么到了吴江,车子也没通知,司机也没说。
车子走走停停,11:30到了苏州北广场汽车客运站,我下了车,在车站拍了几张照片,想找厕所,转来转去没找着,我想着先去蒲展得了,在那边吃个饭吧,因为不喜欢在车站边吃饭,于是准备打车过去,按照标识,出租车在地底下乘坐,我于是也转入地下,走下楼梯,看到上面贴着告示,此地禁止小便,下面有厕所。我喜出望外,加快步伐,转圈走下楼梯。
来到下面,迎面看到一家餐馆,一看是兰州拉面,厕所在哪里?我于是往前走,看到了厕所,如厕完毕,感觉整个人也舒坦下来了。
摸摸肚子也饿了,我想索性在这里吃饭得了。于是走进拉面馆,选了一份蘑菇炒牛肉盖浇饭,加一个茶叶蛋。店里客户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是络绎不绝,墙上挂着各类奖牌。
没多久,盖浇饭上桌了,里面有杏鲍菇、青红椒、干辣椒和牛肉,还能闻到孜然和大蒜的味道,白米饭饭粒虽小,但颗颗饱满,底下还有些汤,味道不错,很快吃完。
吃完饭,排队等出租车,出租车来来去去,一波接一波,时间快、效率高。我很快就坐上了车。我对司机说,你们苏州的出租车载客效率真高,司机说,旅游城市必须得这样,虽然对我们司机来说规定者规定那,比较麻烦,但是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好的,你是来旅游的吧?我说,是的,我来过苏州几次,印象都蛮好,他说,我们作为苏州第一窗口,给客户必须服务好,服务不好,客户不高兴再来了。我说,苏州经济江苏数一数二,他说,哪里,苏州一直是第一,我说,苏州经济发展比南京还好?他说,是的,南京虽是省会,但经济比不上苏州,我说,苏州这边福利比浙江好,他说,苏州是政府有钱,但老百姓没钱,你们浙江藏富于民,老百姓有钱。他说在温州老板眼里,100万不算钱,500也不算有钱,起码1000万才算有钱人。我说,温州人都是生意人,有钱人多,我们南浔曾经有钱,也有名,但现在今非昔比了。他说,苏州以前有很多大老板到南浔去,我一个来回2000块钱,有个在苏州的广州老板,晚上喝得有点醉意,让我带他去南浔玩,我说2000一个来回,他说我给你4000,他感慨道,他们这些人啊,只要开心就行,小钱不当钱的…
没多久就到了平江路,我就下了车,按照手机导航图,去往我的目的地,文旅会客厅·探花书房。
走进平江路,街道两边店肆林立,红男绿女往来不绝,说说笑笑,热闹非常。
看到一大宅子,门上挂着一大牌匾,写着平江大院,四个大字,我于是走了进去,穿过两边的茶馆,咖啡馆,小吃店,来到一个院子,中间有张大石桌,两边坐着两个年轻女人,一个在看笔记本电脑,一个在喝茶,享受着秋日暖阳,很是惬意。再里面有一水池,水池左侧竖立着一块大太湖石,像昆曲中一含羞女子,背身而立,水池里有荷花和金鱼,荷叶亭亭如盖,荷花已是残花了,金鱼在其中往来穿梭。
再往前,看到一家“养心斋”的店,是听评弹喝茶的地方,有时间我是喜欢这种地方坐坐,墙边桂花树下插着三块石头,憨拙隽秀,各显其味。
金丝楠木馆前挂着一只鹩哥,我斗了它一会,可是它并不开口说话,悠然地理着自己的羽毛。
穿街过巷,走进了居民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人也少了,过桥看到河边一人在钓鱼,这边河水也清澈干净,不像商业街那边河水富营养化地发绿。
穿过一条狭长的小巷,来到一个比较宽敞的弄堂,看到一个老人坐在藤椅里,晒着太阳,小孩在骑车,弄堂里晒着被子和鱼干,充满生活气息。
再拐个弯,走几步,就到南石子街8号,文旅会客厅·探花书房。
门边放着此次菖蒲展的告示。
我来到屋内,就开始给菖蒲拍照,这也是我此次来苏州的主要目的。
菖蒲展以院子为中心,辐射前屋和里屋。
菖蒲绝大部分为虎须,而且以附石为主。
前屋和里屋的菖蒲小巧精致,适合书房茶室搭配。
院子中轴线上放着两盆最大的菖蒲,一盆盆养,一盆附石。
盆养的盆直径大约60公分,主人小林兄说养了5年,但其实际年龄已无从考证,这盆虎须算是此次菖蒲展虎须菖蒲的老祖宗,因为其他虎须都是从这盆分出去的。
靠近里屋的虎须附青砖,青砖不做任何处理,虎须直接附在青砖上,虎须叶子短细密,飘逸而不失韧性,用手一摸,散发阵阵香气,野趣而不失文气。
里屋中央摆着一茶席,邢兄主茶,坐茶席中央,着一席唐装,儒雅清秀,礼貌周到。
拍完照片后,阿桂兄邀我一起喝茶,介绍后,便开始聊起了天。
此次蒲展主题是“慕林成蒲,守清抱拙”,就是出自我对面的王老师的点子。
谈到为何要用这个主题时,王老师说,因为菖蒲主人是小林,所以把林字用到主题里面去了。
听完豁然开朗,原来如此。
我说,苏州平江路商业街,和我们南浔古镇商业街差不多,但到了居民区就不一样,就在那边弄堂里,有一堵高高的院墙,里面芭蕉探出墙外,外面就晒着几条鱼,很有意思。
阿桂兄说,那就是以前大户人家,有大院子,墙边就种芭蕉。
王老师说,你们知道以前大户人家为什么墙边不种树,而种芭蕉吗?
我快速的脑海中寻找各种答案,但是,王老师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他说,因为以前小偷爬墙,院墙边有树,就顺着树爬下来了,种芭蕉就不会。王老师观点独到,也很接地气。
邢兄给我倒了茶,我尝了一口,这茶和邢兄人一样,清淡隽秀,醇绵香甜。
我问邢兄,这是什么茶?
邢兄说,是老白茶,阿桂兄在旁补充说,邢老师专门研究茶叶的。
我说,这茶叶口味真好,喝了还想喝,邢兄说,老白茶适合煮着喝,更有味。
邢兄也养菖蒲,有一个自己的小院,还经常举办雅集,阿桂兄给我看了邢兄的小院和茶室举办雅集的照片,雅集中有人在弹古琴,喝茶听古琴,真是很文雅的一种生活方式。
小林兄养了好几百盆菖蒲,大部分是虎须,他说,我更喜欢虎须,用手一撸虎须,上手都是香味。
说来也是缘分,小林兄与这盆最大的虎须菖蒲的故事,简单来说是这样子的,有一天他搞拆迁的朋友,告诉他,有房子要拆迁了,里面有很大盆虎须,问他要不要。小林兄当时看了喜出望外,就收下了,后来,经过分株,繁殖,菖蒲变得越俩越多。
谈到如何附青砖,小林兄说,先将虎须的根绑在青砖上,之后虎须的根慢慢会抓牢青砖。
小林兄的菖蒲养在太湖边的一座山上,环境得天独厚。
小林兄主业铜刻,小林兄说铜刻相对陶刻要难,下面是他的作品,大家一起欣赏下。
春华兄说,二楼有个墙洞,借景非常好看,力邀我上去看,于是我们一起上楼,还为这一美景拍了照片,供大家一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是4点多了,我和大家告别后,就走了,小林兄好热情送我到了门口。
之后乘地铁去了吴江,我表弟表妹请我吃了晚饭,是一家徽州菜馆,味道很不错。
在表弟家住一晚后,第二天一早表弟给我做了一碗荠菜馄饨,完后送我到了车站,顺利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