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邓贤斌:焦虑,是走向疾病深渊的开始

很多人一旦生病了,就容易焦虑,当焦虑的情绪一时无法平复,往往会走入极端。

--邓贤斌

很长一段时间忙于诊务,已经很少写东西了,但最近遇到的病人大多都有这样的共性问题,所以还是忍不住抽空来写一写,希望大家能引以为鉴。

无论是门诊、微信还是电话,很多病友经常药还没吃完就问:“邓医生,为什么我(我家人)的病还不好?到底能不能治好,我好痛苦啊!”我一般只回一句话:“继续服药吧!”,“那能治好吗?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会好起来的,继续服药吧。”

很多相信的人坚持下来了,一部分人确实把病治好了,但更多的人其实病情只是好转,并未像想象中的那样痊愈,也有少数病人,其实效果不佳,对于那些效果不好却又坚持找我看诊的病人,我内心很感谢他们,我也从未放弃对他们的努力,但有时候医学就是这么无奈,你了解一切的前因和后果,只是无法改变,做医生的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是很痛苦的。

现代社会,人心普遍浮躁,很多人生病往往是起于“过用”,而生病之后,快速追求痊愈的心态更是让自己身体走上不归路的毒药。很多病友也许会说,中医就是慢郎中!我一般不喜欢反驳,也承认中医有时候比西医要慢,不过,这种“慢”,是基于对生命规律的尊重,病来如山倒,病区如抽丝,稳扎稳打,比“速效”、“奇效”、“包治”要好得多!大家都知道“揠苗助长”的故事,急于求成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恰得其反!

有些小孩子的感冒发烧,正是家长们想急于退热缓解症状,一天之内可以跑几家医院,打数瓶补液、吃三四种退烧药、抗过敏药;很多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往往也是起于一发病就盲目雾化、使用各种药物抑制炎症反应,导致自身免疫力受损,最后缠绵难愈!还有那些腺样体肥大、慢性荨麻疹、湿疹等等的患者,有时候在门诊向我陈述病情的时候,自己的内心真的是百感交集,但是,作为一个医者,我不得不极力保持内心的那种平静!

很多人一旦生病了,就容易焦虑,当焦虑的情绪一时无法平复,往往会走入极端。遇到焦虑的病人,我会安慰病人,但同时,我不会刻意用药去消除她们身体的不适症状,更多的时候,我选择的都是断根式的治疗。如果能忍受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大部分疑难病人会涅槃重生,如果满足于舒服、安稳,那只能一直在求医问药的道路上颠簸前行。

这里,还要跟大家做一下中医的科普:发热、咳嗽、皮疹等这些症状只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警示信号,盲目把这些信号消灭,无异于把自身免疫防线的警卫员撤除,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追求快捷、舒适。所以,最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很多病人都关注疾病的症状,却不深究症状背后的根源,更加不知道的是,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痊愈,甚至是疾病发展的危险信号!很多人舍不得让自己吃苦,更舍不得让孩子和家人痛苦,殊不知,自己在好心办坏事,可悲!!!

所以,话说到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你的焦虑,是让自己走向疾病深渊的毒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比盲目求医要好得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