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新君继位后,商鞅和张仪都逃到魏国,魏国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张仪连横为秦国铺平道路,从某个层面讲,是张仪继承并光大了商鞅的事业,所以与商鞅一样,也是秦国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臣。
这两人虽然一个是法家,一个是纵横家,但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如:
两人都是魏国人;都背叛魏国服务于魏国最大的敌人秦国;并且都因赤胆忠心的为秦国服务而得罪了自己的母国——魏国。
所以他二人在秦国的时候,魏人是恨不能食其肉而寝其皮的,然而奇怪的是,秦国新君继位后,两人都遇到危险,这时候又都想到自己的母国,想回母国避难。
那么,魏国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
不得不说,对这两个曾经的叛徒,魏国的态度是截然不同,天差地别的。
商鞅的大体情况是这样的
公元前337年,秦孝公薨,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一死,商鞅便失去倚仗,这时候当年变法得罪的旧贵族公子虔、甘龙等乘机发难,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为了平息旧贵族的怒气,便发下海捕文书,准备缉拿商鞅归案。
商鞅得到消息后连夜逃亡,这一跑哪里都没去,直接奔向自己的母国——魏国
人落难之后想回家,这也无可厚非,
然而呢,很有讽刺意味的一幕发生了:
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彊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
商鞅跑到魏国边境,魏国人却因他对自己母国下手太狠而心怀怨恨,从而坚决不允许他入境,魏国不要,商鞅才打算逃到别的地方去,然而魏国人说:
“商鞅是秦国的犯人,如果放他逃跑,秦国一定会怨恨我们,不如抓起来交给秦国人得了。”
就这样,直接把商鞅又送到秦国,最后商鞅被秦惠文王车裂,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商鞅逃亡的那一幕,简直惶惶然如丧家之犬,道不尽的凄惶苦楚,好容易到了母国,魏国人又雪上加霜,将商鞅送上绝路,这就是魏国对商鞅的态度。
而继承他事业的张仪呢
在秦国的命运与商鞅基本相同,张仪在秦惠文王手里自然是顺风顺水的,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崩,秦武王继位,大家都知道,秦武王是个光明磊落的武夫,在太子任上就很不喜欢玩弄阴谋诡计的张仪,而张仪呢,一个魏国人在秦国做到国相,那还不引起许多老秦人的嫉妒,于是,秦武王刚继位,老贵族的谗言就来了,想着法子诋毁张仪,想置张仪于死地。
张仪能怎么办? 像商鞅一样逃跑?不,他用了一个连环计,主意高明着呢。
秦武王一即位,张仪就知道自己有可能掉脑袋,所以主动找到秦武王,给他出了个高明的主意。
张仪说:“臣有一条计策,虽然并不高明,还望大王裁决。”
秦武王问他:“有何计策?”
张仪说:“为国家社稷利害考虑,上策莫如山东诸国发生变乱,大王乘势攻城掠地,扩充疆土。如今齐王对臣恨之入骨,无论臣走到哪里,他都会不顾一切发兵攻打。所以臣愿意捐弃不肖之身前往魏国,从而挑动齐王出兵攻魏。当齐、魏兵马在大梁城下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大王可乘机侵入韩国三川之地,使秦兵东出函谷畅通无阻,麾兵直逼两周地界,索取天子祭器,然后挟天子,按图籍,君临天下,这可是万世不移的帝王基业啊!”
你看看,把逃跑说的这么理直气壮,光明正大,都到了愿意为秦国利益牺牲自己生命的地步,我估计这时候,秦武王一定是感动的眼泪都流了下来,那么,为了秦国的利益,当然答应张仪的要求,还派出30辆兵车,把张仪送到魏国。
张仪就这样顺顺利利的离开秦国,至于想害他的那些旧贵族,我估计张仪走的时候,心里一定会得意的说:“就守着你那一亩三分地去死吧,爷不伺候了。”
秦惠文王为了秦国利益车裂商鞅;秦武王为了秦国利益以张仪为牺牲,这爷俩有多相像,君王就是这么无情,商鞅危急关头才想着逃跑,张仪呢,却早都未雨绸缪。
事实证明,张仪,可不是什么君王能算计的,反过来,倒是他算计了君王,以后就更精彩了。
张仪到了魏国,齐王听说,果然发兵攻打魏国,于是魏王恐慌,就对张仪有了点意见,张仪说:“多大点事儿,我有办法让齐国退兵。”
魏王自然要他全权负责,于是张仪派出门客,到楚国请楚国派使者到齐国,到齐国干什么,为自己说合?
没有,张仪没这么傻 ,他只干了一件事,即:
借楚国使者的嘴巴,向齐王泄露了张仪到魏国的缘由以及与秦武王商定的计划。
齐王一听,原来这么回事,我能让秦国乘机挟天子以令诸侯吗,于是就很利索的撤兵了。
一场天大的危机就这么消于无形。
魏王对张仪简直佩服到了极点,连忙拜张仪为国相,就这样,张仪在魏国踏踏实实的过了一年,于第二年寿终正寝,落了个福寿双全的结局。
同样是服务于敌国的张仪,魏国却拜为国相,这是魏国对张仪的态度。
一个嫌弃的闭门不纳,并将之送上绝路;一个却拜为国相,让他福寿双全;同样是经天纬地之才,商鞅、张仪结局为何就这样天差地远呢。
这其中的道理,恐怕也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