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感教育学生

林素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精心授业,而且还表现在能主动去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兴趣等方面。教育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用情感来教育学生。

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又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怎样用情感来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呢?

一、尊重学生,以感情赢得感情。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尊重学生,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体验所谓“尊严”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地师生问好,气候突变,当我们感受寒冷时,是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在课上和班级管理上,发扬民主作风,不把自己的话当金科玉律,心平气和的对待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并勇于承认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批评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宽容的给其一个为自己辩解的机会,激发其奋发向上,努力改正……

二、了解和研究学生,以心灵感受心灵。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学生。实践证明,要做好班级工作,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着手。班主任需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环境等等。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了解、全面分析就能够了解学生集体。

要充满爱心和信任,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就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做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我班一个女生,本来学习成绩很不错,但有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她就很灰心了,觉得自己没有学习能力,于是上数学课就打不起精神,她就来找我,我就帮她分析原因,并鼓励她,一次的失败并不等于永久的失败,还叫她要克服心理因素-----在我的帮助下,她终于又提起了精神。

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情拉近师生距离。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点十分重要。用情感去教育学生,人非草木,熟能无情。所以说,情(指情感教育)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差生,当他们有了进步,那怕是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

我班有个男孩学习不努力,上课不守纪律,随便说话,做小动作,下课打闹,同学们总告他的状。但他聪明伶俐,特别爱劳动,每天不管是不是他做值日生,早上一来,下午放学他都主动拿起笤帚扫地。有一天课间我和他闲聊,我说:“你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你又那么聪明,如果能自觉遵守纪律、爱学习那多好啊!你一定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没想到从此以后他劳动更积极了,课堂纪律、学习都有明显的进步,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经常和他一起玩耍的调皮学生都有了进步。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每个生命体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要热心地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并想法设法创设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孩子战胜自我,大胆实践,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帮助者,鼓励者,在一路的共享欢乐,共渡难关中,老师的心和孩子的心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四、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用真情换真心。

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我班上有一名学生,经常不写作业,上课在座位上说话,下课常欺侮人,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老师“讲理”,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如果靠训斥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自尊心。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情感入手,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他很平等,很真诚,就对老师慢慢亲近了,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诱导他走上道德规范的正轨,在学习生活多方面关心他,给他为集体做事的机会,如:叫他帮忙分发本子,帮忙去领文明班级红牌,使他把老师的关心变为自己的道德情感。现在,这位同学懂事多了,做事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做到心中有他人了。班主任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批评学生,既使他容易接受,又达到了批评的效果。

五.以情感人,加强师生联系,增进师生感情

班主任给学生的爱,应该比母爱更细腻,更纯洁;应该比父爱更广博,更高尚。要使师生之间的感情之树常青,班主任必须时常输之以爱的甘露,而这种爱必须更细腻而具体。

有一次,我在教学时,学生朗读课文我巡课时,发现平时朗读颇有感情的周婷婷同学,今天却侧着脸,头伏在桌子上,显得没有精神。我想:她一定有什么原因,没有惊动她,更没有批评她,只是趁同学讨论问题的间隙,走近她,俯身小声询问,并轻轻地摸了摸她的额头。啊,好烫手!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你烧得厉害,回去吃药,休息休息,落下的功课,以后老师帮你补上。”“不”她摇了摇头,想强打起精神听课。我暗示她可以例外地伏在桌子小憩一会。这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我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可是在第三天,我却意外地收到婷婷同学一张贺卡,并且告诉我说:“老师当你抚摸我的前额时,我觉得您真像我妈妈。”或者是教师一个微笑眼神,因为教师载着爱和信任的眼波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亲切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而映出美丽的图像。或者是一个轻抚的动作,因为儿童对教师亲切的一举一动认为是对他们的好感,正如选科夫所说:“儿童对于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映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

班级管理作为基层管理,做起来烦琐而实际,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对学生的细微生活的关注会占用较多时间,使本来繁重的教学工作又增添了许多负担,但通过对学生细微生活的关注,用真情去教育学生,加强师生感情,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有的放矢的教育好学生,同时会使班级工作更好的进行,何乐而不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