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一处明显的历史错误,只为塑造这个完美的大侠形象

《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一部非常有名的作品,小说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曲折婉转,其中虽然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的鲜明性格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萧峰潇洒豪迈、不拘小节;段誉能言善辩、诙谐幽默;虚竹憨讷寡言、忠厚老实,三兄弟性格迥异却肝胆相照。

小说的结尾更是让整个故事达到了高潮——雁门关一役,为了促成宋辽两国友好不再打仗,萧峰和段誉、虚竹三人胁迫大辽皇帝耶律洪基,迫使其承诺此生不再进攻宋朝,让宋辽两国之间此后百年再无战事。这一段虽然写的惊心动魄,慷慨激昂,但是却犯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历史错误。因为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的自序中交代得很清楚:“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佑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宋哲宗的真名叫赵煦,是北宋的第七位皇帝。就像小说中的“雁门关一役”一样,真实历史也确实是在某一场战役后,宋辽才彼此罢兵,达成友好协议,结为兄弟之邦的,问题是历史上真实的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 1004年秋,也就是宋真宗景德元年,历史上称之为“澶渊之盟”,这和小说里时间相差了整整九十年!而且在宋哲宗时期,宋、辽两国早就结成了兄弟之邦,这段时期两国之间基本上是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的。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澶渊之盟”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宋辽两国之间的历史恩怨。

其实,辽和宋开战,还真不是辽先挑起来的,起因是宋太宗赵光义先后两次伐辽,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等辽国解决了内忧外患之后,号称“契丹第一美女”的萧太后萧燕燕,与辽圣宗一起率军南下攻打宋朝。当时在位的宋真宗很懦弱,一看辽军势大,便想逃跑,朝中大臣议论纷纷——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南京,大臣陈尧叟则主张迁都成都,最后名相寇准站了出来,力主出兵抗辽!他还对宋真宗说,国都乃是国之根本,天子如果轻易放弃国都,那还能指望谁来帮您守卫国家呢?此时皇帝更应该亲临一线,激励将士,则辽军指日可破也!

宋真宗虽然很害怕,但是想想江山毕竟是自己的,于是决定亲临一线激励将士。看到宋真宗御驾亲征,将士们果然士气大振,山呼万岁,“声闻数十里”, 宋军更是用床子弩射杀了契丹(先锋)大将萧挞凛。这个萧挞凛自以为身在弓箭射程之外,于是不停地在城下挑衅,他没想到宋军有一种靠轮轴驱动的巨型弓箭——床子弩,这种武器需要几十个人的力量才能拉开,箭矢有几米长,而且可以同时射出数十支箭,射程可达1500米。辽国的这位名将和勇士萧挞凛被射杀后,辽军士气大挫,辽和宋都觉得自己没有绝对的取胜把握,于是就同意了停战议和。

宋真宗派曹利用去谈判,并交代给他底线:不能割地,钱无所谓,只要总数不超过100万就可以。寇准听到后,暗中威胁曹利用,如果超过30万,就要砍掉曹利用的脑袋。结果曹利用不辱使命,谈出来的条件是“银十万,绢二十万匹”,也就是刚好30万。回朝廷复命时,恰好碰到宋真宗在吃饭,曹利用便在殿外候旨,宋真宗急于知道谈判的结果,就派太监去问,曹利用回答说,此乃军国大事,必须当面奏报圣上!在太监的再三催问之下,曹利用最终也只是比划了三个指头,真宗一听说是三个指头,还以为是三百万,吓得筷子都掉到地上了,不过想想只要能够不打仗,这么多也认了。召见曹利用时,宋真宗听到只需要三十万,非常开心,于是就重赏了曹利用。自此以后,宋辽后面百年交好,少有战事。

明明知道其中有历史错误,那金庸先生为什么还要这么写呢?其实就是为了拔高萧峰!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之所以被称为郭大侠,就是因为郭靖黄蓉夫妇义守襄阳,城破时,双双自杀殉城,金庸先生为了让萧峰配得上萧大侠这个称号,也故意安排了萧峰用自己的一死换来了宋辽百年修好的情节。如此一来,可以说萧峰的功劳甚至要大过郭靖夫妇,由此可见金庸先生的用心良苦,他这样把萧峰顺利打造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英雄人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