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银元收藏知识~~0088
章嘎(TANGKA)
一章嘎约等于藏银1.5钱,由于采取的是手工打制工艺,不同时期不同版式的重量略有差异。其正面为藏文“甘丹颇章 却烈朗杰”,背面中心为日月星莲花,八宝吉祥图案环绕周圈,整个图文设计带有浓郁的藏传佛教寓意及民族特色。
其钱币本身,内铸藏文其汉译为“藏历第13甲子,第45年”,在年代弧形上方铸造太阳和月亮,钱币中央环线内铸象征佛教的符号,环线外铸藏民族象征(汉语)八宝吉祥如意的(藏语)扎西达杰图案
格桑章噶,藏语音译,意为幸运银币,亦称“章噶嘎波”,意即白色银币。原西藏地方政府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发行的货币。重4.3克,直径26.1毫米,厚约l毫米,面值白银l钱5分。正面铸有“甘丹颇章战胜四方”的藏文字样和珠串等花纹,背面中央为团花和八吉祥图、珠串等。 “格桑章噶”、“九松西著”、“甘丹颇章”、“觉阿尼西”等币,面值均为l钱5分,因其面值、图案相仿,故民间通称为“章噶嘎波”。[1]
尼泊尔为西藏铸造的银币,其图案是尼泊尔的传统图案,文字是尼文,年号是尼泊尔当政者的年号,没有任何藏文标志,所以说这是标准的进口外国钱币。这种进口钱币,自公元十六世纪中叶在西藏流通,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五十代末,共约四百年。
尼泊尔铸币商为西藏铸造的银币,因没有工本费,便靠掺铜来赚钱,最多掺铜率竟达到了50%以上,钱币的颜色从银白色变成了暗青色,银币变成了合金币,这给西藏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西藏民众的不满,这为后来发生的两次尼藏战争埋下了火种。
西藏没有出现金属币前,曾用贝壳、盐巴、酥油、哈达、核桃等物作为支付手段。西藏早期用尼泊尔代铸银币,乾隆二十八至乾隆五十六年,西藏进行过试铸银币,而后中央政府颁行银币,进入西藏宝藏局铸币时期。
1793年1月17日,清朝乾隆皇帝铸造“乾隆宝藏”银币,行用于西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铸行银币。这种银币共计三品,大者重一钱五分,中者重一钱,小者重五分,以中者铸造最多,只限西藏使用。钱币系手工打制而成,钱身很薄,俗称“薄片”。钱的正面为汉文“乾隆宝藏”四字,背面为唐古特文字,也是“乾隆宝藏”的意思。钱币中央有一方形框纹,象征方孔,只是没有打透。边缘铸有年份,分列在上下左右,计有五十八年,五十九年和六十年三种。
1791年(藏历13-45年)西藏地方政府始铸地方货币。历时168年之久。
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乾隆皇帝下谕,令西藏地方政府依照内陆的办法,安设炉灶,拨派官匠,鼓铸官钱。并决定由驻藏大臣福康安会同达赖、班禅方面共同议定《钦定章程》。
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西藏造币厂造出名为“九松西阿”的章噶银币。
1792年开始,大清中央政府为了西藏地区金融与社会经济稳定,铸造大量藏元。最终将印度卢比银币和多种版别外国银元驱逐出境。
1792年之前,西藏已流通加德满都第五代国王所铸的银币,西藏称为章噶,即章噶噶布银币。1793年清廷规定西藏用纯银一两,铸章噶六枚,各重一钱五分, 余银一钱为铸造费。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又铸造了“九松西著”银币。同年,还设计制造了正面镌藏文“乾隆宝藏”,背面雕“宝藏”及八吉祥徽图的银币。尔后,这种钱式一直延续到嘉庆、道光、宣统等朝代。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再造“九松西堆”银币。
1920年(民国九年)生产了“桑松郭母”、“桑冈雪阿”等银币。
序号 名 称 纪 重
1 章卡 5. 66克
2 久松西阿 5. 47克
3 久松西著 4. 94克
4 久松西堆 5 .15克
5 乾隆宝藏 5. 3克
6 嘉庆宝藏 5. 4克
7 道光宝藏 5. 3克
8 宣统宝藏 5. 4克
9 “炉关”银币(海关纳税用)5. 4克
10 后期雪阿24. 5克
1910年铸造发行了机制的宣统宝藏银铜套币。有宣统宝藏二钱银币、一钱银币、一分铜币、五厘铜币,其中五厘铜币是西藏面值最小的铜币。
另外,19世纪中末叶东印度公司和英币政府的卢比银币在藏大肆流行,为抵制英币政府卢比的侵入清政府于1903下令成都造币厂铸造“三·二藏元”流通西藏,即政面为光绪头像,北面仿卢比花纹的银币。
继乾隆、嘉庆年后,清道光年间继续按《钦定章程》的规定为西藏铸造的银币称为道光宝藏银币。
宣统宝藏银币,由采用水动力机器的拉萨造币厂铸造,铸工精整,成色稳定。有库平二钱、库平一钱两等面值。币正面铸汉文“宣统宝藏”,币背面中为龙图,外环铸藏文币名“宣统西藏宝藏”及藏文纪值,分别为“库平二钱”、“库平一钱”。此类币,承袭“宝藏薄片”银币的旧制,既彰显国家的政治统一,又符合内藏地区流通的切实需求,是一种深受当时藏民欢迎的铸币,标志了西藏币制进入成熟阶段。不过,此类币铸造时间仅有两年。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驻藏大臣联豫离藏,“宣统宝藏”币旋即停铸。宣统宝藏一钱银币是纲要级的中国银币大珍品。迄今所知,上海博物馆、马定祥先生、台湾一藏家各有一枚收藏,除此三品外,未闻有其它收藏披露。极为珍稀。
宣统宝藏一钱银币一枚,系四川成都造币厂为西藏代铸的试样币,近未使用,品镜面版底精铸,制作精美,齿边锋利,自然氧化形成轻薄包浆,版底无瑕,光可鉴人,品相完美至极,此类币铸造时间仅有两年,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驻藏大臣联豫离藏,“宣统宝藏”币旋即停铸。故存世极为少,为川藏地区银币名珍!
宣统宝藏二钱试样银币
宣统宝藏二钱试样银币,完全未使,此币系天津户部造币厂精制样币,颁发至四川成都造币厂,由该厂再仿造此式样,大量制造流通币,天津厂试制宣统宝藏样币币面“宝”字从“缶”,“缶宝”版未经发行流通,仅铸少量样币存世,因此十分罕见。宣统宝藏一钱缶宝版银币 正面铸双点圈;中心铸五瓣花;中间铸汉文“宣统宝藏”;钱币背面点圈中铸飞龙图,外环铸藏文币名“宣统西藏宝藏”及藏文纪值一钱,边缘铸有点圈边齿。
四川成都造币厂大量制造的宣统宝藏“宝”字从“尔”,前者雕模工艺精致,银色纯正,此种由天津户部造币厂所制的试样币,素为近代机制银币收藏进阶之关键品种,铸工极尽精美,版底平整细腻,银光亮丽,属此样币最高等级品相,存世仅二至三枚,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系大收藏家施嘉干捐献,十分珍贵。
1934年西藏三桑吉狮子银币一枚
此种币只流通一年不到即因辛亥革命而停铸,今存世罕见。1913年扎什造币厂重新开业,铸造了大量″噶阿″,'卡冈'小铜币,形制独特,作为银币交易中的辅币十分流行。此时的造币机仍以水为动力,故印制不精,版式变化很多。1917,1918年梅吉造币厂,罗堆金币厂相继成立,主要开铸铜币。
1922年多带造币厂建成,同时大量印刷各种套色纸币,使西藏地方的货币体系得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