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悟

活着是我第一次看过的书,好书推荐里可以找,到,本想着每天看几章,用一个星期看完,没想到书中故事太精彩,没有特别华丽、气势磅礴的语言,只有普普通通、人物三言两语的对话。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人,也就有了不同的故事。《活着》确实是一本好书。

看完书锁屏的那一剎那,福贵就出现在我眼前,他坐在田埂上,佝偻着背瘦骨嶙峋的身子,满是泥土的裤脚被卷了起来,一长一短,两只脚踩在地上。老牛福贵回过头来“哞哞”地叫了几声,眼睛里闪露着悲凉的亮光。仿佛还有人说“这两个老不死的。”“这下,咱们怕是回不去了。”“回去了,就得好好活着”人越是活得艰苦,就越是艰苦的活着。用“悲惨”二字来概括福贵的一生也算是贴切。人活着不就是希望风光时有人羡慕,成功时有人可以分享,失败时有人安慰。福贵得得一生很可以说是与这些完全相反的。福贵早年玩物丧志,家道中落,妻子背离,父亲惨死。年少的福贵因贪图享乐而活着一步一步走向生活的陷阱,不得自拔,最终苟活之地。而立时的福贵,家境清贫却自得,生活艰苦而自乐,在一切渐入佳境之时,迫入壮丁,背景离乡,烽火连月,苟且偷安。这时的福贵为了重回故乡而活着,在拂尘间摸爬滚打,在硝烟里破茧重生。中年时的福贵必须为了支撑家庭而活着,作为唯一的男人,是家的希望。老年的福贵,终于有一点安稳的幸福,却造化弄人,丧女,丧婿,丧妻,再丧孙,活着便是与一头黄牛相依相随。活着了无牵挂,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身在动荡的四、五十年代是福贵无法选择的时代背景,解放战争、人民公社(记忆深刻的是有庆养羊,轮到福贵家炼铁)、文化大革命(有庆和春生),细数大大小小的各种革命,或许正是这数不清的苦难,让他仍能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一生和细心感受在夹缝中生存的幸福。

《活着》最触动我的并不是福贵崎岖不平的生命轨迹,而是福贵本身,他是《活着》的灵魂,他已成为一种意志,一种信念,原来都是芝麻绿豆大的事,让我发现自己竟然活成了如此一副软弱的皮囊。福贵经历过的是我们很多人不能经受住的,福贵还能用一颗平静的心去看待,我们更没有理由去屈服。活着,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要为自己找其他的借口,因为我们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本身以外的事物而活着。生活,生下来容易,活着难,你只有活着才有念想。“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福贵带着“福贵”又去田间了……二喜,有庆,家珍,凤霞,苦根,这几头“牛”,便是《活着》中的闪耀灵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