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回忆:铁锅煮粽子
每年的端午节,小院都会提前包粽子。
今年,小院还有端午宴推出。凡是在小院预定端午节家宴的,小院都有粽子送。
作家迟子建在《故乡的吃食》这样写包粽子的场景:
清明过后,天气越来越暖了,野花开了,草也长高了,这时端午节来了。家家户户提前把风干的粽叶泡好,将糯米也泡好,包粽子的工作就开始了。粽子一般都包成菱形,若是用五彩线捆粽叶的话,粽子看上去就像花荷包了。粽子里通常要夹馅的,爱吃甜的就夹上红枣和豆沙,爱吃咸的就夹上一块腌肉。粽子蒸熟后,要放到凉水中浸着,这样放个两天三天都不会坏。
父亲那时爱跟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讲屈原,讲他投水的那条汨罗江,讲人们包了粽子投到水里是为了喂鱼,鱼吃了粽子,就不会吃屈原了。我那时一根筋,心想你们凭什么认为鱼吃了粽子后就不会去吃人肉?我们一顿不是至少也得吃两道菜吗!吃粽子跟吃点心是一样的,完全可以拿着它们到门外去吃。门楣上插着拴着红葫芦的柳枝和艾蒿,一红一绿的,看上去分外明丽,站在那儿吃粽子真的是无限风光。我那时对屈原的诗一无所知,但我想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因为世上的诗人很多,只有他才会给我们带来节日。
而关于端午的记忆,我能想到的是悬挂艾蒿和昌蒲,缠五色线,肩膀上绑小布人,吃粽子。
小时候的端午节,母亲都是提前泡好了江米,过去没有冰箱,老人们认为米泡的时间越长,包好的粽子就放的越长,母亲一般泡江米七天左右,每天早晚换水,都是提前一天开始包粽子。
头一天我们去湖里打了芦苇的叶子,回来一把把的分好,包粽子前先煮叶子,把分好的芦苇叶一层层放在铁锅里,加上井水,点上柴火,在大锅里煮,水烧开的时候,满屋都是粽子叶的清香,好闻极了。
端午的头一天下午。
母亲和婶婶们开始包粽子,泡好的红枣和泡好的江米,放在一个大盆里,坐在院子里开始包粽子,十个粽子绑好一把,太阳下山的时候,包好的粽子就装满了两大脸盆,母亲会把粽子放在铁锅里,加水盖过粽子,父亲给柴火灶点上火,开始煮了,慢火要煮一个晚上,熄火闷一夜。
煮粽子的时候,母亲会找出白布和棉花,还有五色线。用来缝小布娃娃,鼻子眼睛嘴都用黑线缝上。里面塞上棉花。布娃娃是给弟弟们缝在衣服的肩膀上的,无色线给家里的女孩缠在脚腕上,系在手腕上,还有小香包,天亮了,去湖边挖昌蒲和艾叶,回来挂在家里的大门上,窗户上,母亲开始揭开锅盖,把煮好的粽子一把一把的提出来,先给爷爷奶奶家送去。再给邻居家也送去。这时候,自己一家人才开始吃,红糖和白糖掺在一起,撒在粽子上,白的米,红的枣,端午就在这样的一个早上开始了。(文/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