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凡·高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版权声明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海妖和很多人一样,以前一直以为凡·高是一个很会画画的疯子。

但是看过他的传记后,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凡·高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时刻惦记着劳苦大众的人,称为“人民艺术家”也不为过。

这不是调侃,而是凡·高悲惨一生的写照

《悲伤的老头》

凡·高从小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父亲是牧师,母亲是订书匠之女,三个叔叔都是艺术品交易商。

凡·高一开始跟着母亲学习阅读,接受过神学、艺术等各种知识。不过7岁时他被送到寄宿学校,在那里凡·高过的很不开心,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13岁时,凡·高已经变成一个严肃、沉默的孩子。

从小受父亲影响,凡·高有很强的宗教信仰,16岁时,凡·高去叔叔的古比尔画廊工作,白天做事,晚上研读《圣经》,偶尔看小说,也是狄更斯、艾略特这类描述底层人民穷苦生活的作品。

因为追求房东女儿不成,凡·高变得愤世嫉俗,常常在客人面前表达不满,凡·高被画廊开除(再次被抛弃)。

丢了工作后,凡·高的宗教信仰却更加狂热实践,他开始翻译《圣经》、吃素食,并准备神学院的入学考试。

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凡·高的生活将会一直重复希望——失望——被抛弃的循环。

因为觉得拉丁文太枯燥,凡·高没有考上神学院,最终却只得到去煤矿做临时助理牧师的职位。

在煤矿,凡·高见识到最受压迫、生活最辛苦的底层民众。为此他创作了《背着袋子的矿工妻子们》。

画面右侧有个钉在树上的耶稣神龛,暗示这不仅是矿工的悲惨,还是全人类都处在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

凡·高非常同情矿工,将自己的衣物和食品分给他们,自己穿的破破烂烂,吃的也营养不良。

在教会眼中,凡·高这是在抹黑煤矿,于是将他辞退(再度被抛弃)。于是凡·高只好转向另外一个他可以感受到激情的领域:绘画。

凡·高初涉绘画时,最喜爱描绘乡村风景的巴比松画派,尤其是擅长描绘农民的儒勒·布雷东。

不过凡·高觉得巴比松画派淡化农民的艰难生存境况,比如这幅《结束一天的工作》

凡·高自己创作的《吃土豆的人》,关注的是农民身负重担、被无情剥削的境遇。

这些乡亲,他们在微弱的灯光下吃着土豆,这些在盘中取食的双手正是在地里耕种的双手……他们用双手诚恳地获得了食物。

这幅《夜间咖啡馆》,描绘了咖啡馆里百无聊赖、喝酒度日的孤独客人。

凡·高用色坏上出于对立位置的红色和绿色来表现可怕的人类激情,血红色的墙面和台球桌,草绿色的天花板,黄色的地板和吊灯,增添了让人不安的压抑。

这一时期,不仅凡·高的作品中充满贫穷和疾苦,他自己的生活也是穷困潦倒。

在安特卫普学习色彩理论时,凡·高靠弟弟提奥的接济生存,他在10个月的时间里只记得吃过6顿热饭,牙齿变得松脱,他开始沉迷于苦艾酒,神智经常处于迷乱状态。

后来,凡·高搬到巴黎和弟弟提奥同住。在巴黎,凡·高第一次接触到莫奈等印象派画家。他开始努力模仿印象派在蓝色/橙色、红色/绿色、黄色/紫色等对比色的运用。

在《蒙马特:风车和农圃》中,凡·高受印象派的影响,虽然画面仍然在描绘劳动中的农民和磨坊,但是:

一改过去画中沉痛压抑的黑色调,变成大胆亮丽的蓝、黄、绿。把风景变成阳刚灿烂的情境下光影的合唱。

在巴黎,凡·高还遇到了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两人都认同用绘画传达灵魂至深的情感。凡·高曾说过:“我要做的不是描绘照相式的相似性,而是表现感情状态”。

和以前一样,凡·高和提奥住在一起没多久,他就变得无法忍受,逼不得已,凡·高只好搬去南方小镇阿尔勒。

在这里,凡·高更加孤独,交的朋友都是一些怪人,比如这幅《邮递员约瑟夫·鲁兰肖像》,画中的邮递员是“一个愤怒的共产党人”,对劳苦大众和工人阶级充满同情。

凡·高简化了画面的色彩和衣服的轮廓,采用这种朴实无华的技法来对应他眼中鲁兰直率的天性。

虽然朋友不多,但好在阿尔勒富饶的乡村风景美不胜收,凡·高在这里创作了很多绚丽生动的作品。

《丰收》中,成熟后的麦田温暖金色的黄和山峦天空的蓝形成和谐的色调,精准捕捉到普罗旺斯风景中的光彩夺目之美。

这时,高更也搬来和他一起创作,两人互相汲取灵感。不过,缠绕在凡·高身上的抛弃命格又开始发挥作用。

因为怀疑高更不喜欢自己的创作,又怨恨高更的女人缘,两人吵了一架后凡·高将高更赶走,可是凡·高无法承受生命中一次次的“被抛弃”,终于他拿起剃刀,把自己的耳朵割掉。

也许是对这个世界彻底失去希望,也许是自己都无法忍受这种暴躁状态,凡·高自愿选择了去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他很少见到户外世界,不过他却重拾绘画的热情,画出了“”一幅幅更加成熟大胆、令人震撼的作品,让人感到画家复杂强烈的感情和表达的冲动“”。

比如《星夜》

教堂矗立在村子的中央,头顶则是布满星辰的天空,这让凡·高想起自己早年对宗教使人们团结一致的信念。

《杏树枝叶》

在精神病院待了一年后,凡·高在弟弟的安排下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

加歇医生喜爱艺术,脾气也有点古怪,两人很快成为朋友,凡·高还为这位焦虑古怪的医生画了一副肖像。

然而没过几个月,凡·高被发现在画画时开枪自杀,虽然子弹没有打中心脏,但是在治疗三天后还是离开了人世。

回过头来,再看凡·高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从未放弃一个信念:

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

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不过这种激烈的情感也让凡·高将他人拒之门外,自己一直生活在无尽的孤独中。

在最后的作品《有乌鸦的麦田》中,狂暴的天空中乌鸦盘旋,广阔麦田中的小路,似乎预示了凡·高那注定孤独的命运。

(0)

相关推荐

  • 这画家的印象派花卉和风景油画,也太美了!

    Gregory Packard 格雷戈里·帕卡德 美国画家, (1970-) 作为一名美国印象派画家,格雷戈里每天都在按照印象派的风格作画.格雷戈里说:"我希望继续莫奈开始的对话,我相信还有 ...

  • 为安平东黄城镇高书记响应民呼高声叫好

    有个笑话说,有个人在街上碰到一个小孩子,问道孩子几岁了?孩子说:我姥姥活了90多岁,这个人说:什么原因活了这么大岁数,小孩说:我姥姥从不多事. 多一事好,还是少一事好,这也是困扰我们许多人多年的问题之 ...

  • 高正国宾礼艺术家作品鉴赏

    个人简历: 高正,(书名天兔)现年57岁,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是胶州大行高氏三股二支二十世(祀字辈):属著名书画家高凤翰(三股十一世)正宗后裔.酷爱书法,左右手组合字是其特色.多次参加 ...

  • 凡 高 的 麦 田

    来源  画仓 田野中的麦堆 - sheaves of wheat in a field  1885 凡高 梵高总共画了几十幅关于麦田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是法国阿尔勒雷附近圣-保罗摩索拉斯的精神病院创作出 ...

  • 文森特·凡高-伟大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3

    纪念凡高(3) 文森特·凡高看到了其他人所看不到的真理,他捕捉到了这一真理, 并赋予它形象与色彩以及永恒的生命力! 21.鸢尾花 1987年11月11日,"鸢尾花"以5390万美元 ...

  • 文森特·凡高-伟大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2

    纪念凡高(2) 他的画是现今世界上最贵重的物品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倍受冷落和贫穷的打击:他会讲四国语言,博览群书,却像个农民一样生活和工作着:他在癫狂状态下割去自己的右耳献给一个妓女:他的绘画中 ...

  • 文森特·凡高-伟大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1

    文森特·凡高-伟大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纪念凡高(1) 今天是荷兰大画家文森特·凡高诞生150周年纪念日.1853年3月30日,凡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 ...

  • 100年前法兰西学院研发的素描教程 | 凡高与毕加索临摹过的教程

    迷上景观手绘 3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免费学习景观手绘 查尔斯·巴尔格(charles bargue)法国画家,出生于1825年,死于1883年.查尔斯·巴尔格最值的一提的是,他创立了绘画学科,并有了 ...

  • 19世纪末,后印象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尚、凡•高和(  )。

    后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主要指以塞尚.凡·高和高更等为代表的一群画家以及画风.他们最初都是学习印象 ...

  • 天生是个审美的人 凡·高那八块钱

    凡·高那八块钱天生是个审美的人  36%凡·高那八块钱"艺术家与金钱"这个题目,要是换成"商人与金钱"就还会有人看.普遍的看法是:艺术与金钱应该是对立的东西.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