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三)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脏虚治法的要点延伸
【要点延伸】
1、五脏虚病“气味”治法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
肝虚 |
心虚 |
脾虚 |
肺虚 |
肾虚 |
|
补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助 |
焦苦 |
香甘 |
腥辛 |
腐咸 |
臊酸 |
益 |
甘 |
辛 |
咸 |
酸 |
苦 |
我们从上面这个表一看就知,肝虚,以焦苦为助,我们上面才讲,“焦”为气,“苦”为味,但是,我们把“气”当成了寒热温凉了,实际上,在《内经》里面根本就不是这么讲的。
五味对五脏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五气里面有焦味,有香味,有腥味,有臊味,那么这个分别对应的关系是,焦味是入心,香味是入脾的,腥味是入肺的,腐味是入肾的,臊味是入肝的。这是五气对五脏的关系。这里主要是讲补、助、益,所以,没有单独的列出来。
我们上面举例是肝虚,如果说是心虚,补心要用苦味,助心就用香甘的味,益心就用辛味,心虚就是苦、甘、辛的配伍;肝虚是酸、苦、甘的配伍;脾虚呢就要用甘味来补脾,用辛味来助脾,用咸味来益脾。
比如说,这个人脾虚,不想吃饭,那么肯定要给甜的,才能引起他的食欲,再给他一点辣的,例如象姜,辣椒啊给他开开胃,如果没有咸味,也就是淡味,也不想吃饭,所以,用咸味来益脾胃。所以,甘、辛、咸这样配起来才能治好脾虚。这些都是一个原则,“余藏准此”这四个字就包含了这么多的意思。
肺虚,用辛味药来补肺,用腐咸的,比如说我们吃的腐乳,既是腐味的又是咸味的,酸味可以益肺,这个补、助、益一合起来,肺虚好起来就快了。
肾虚就以咸味为主为补肾虚,我们常说咸入肾,用臊味的,酸味的,酸臊的来助肾,用苦味的来益肾,这样合起来,对肾虚就是最高效、最全面、最合理的一个治疗。上面的这一张表格就是上一节所说的余藏准此。
我们再来看“虚虚实实”,这个是历代讲这个望文取义的。
2、五脏虚病“虚虚”治法(泻克己之脏)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
肝虚 |
心虚 |
脾虚 |
肺虚 |
肾虚 |
|
虚虚 |
泻肺 |
泻肾 |
泻肝 |
泻心 |
泻脾 |
但是,我们根据整个这一篇讲的,实际上,这个“虚虚”含义是什么呢?就是泻克己之脏。就是哪个脏克他,我们就去泻他。也就是说,用泻的办法治疗使他虚的那个脏。这叫“虚虚”。这就与前面所讲的五行关系治未病是一样的。
肝虚就泻肺,金克木,泻金了,肝就不虚了。心虚,也就是火不旺,火不旺泻肾。脾虚就泻肝,肺虚就泻心,肾虚就泻脾。这就是“虚虚”的含义。根据五行相克,谁克自己,我们就泻谁
3、五脏虚病“实实”治法(补生己之脏)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
肝虚 |
心虚 |
脾虚 |
肺虚 |
肾虚 |
|
实实 |
补肾 |
补肝 |
补心 |
补脾 |
补肺 |
什么叫“实实”?“实实”就是补生己之脏,五行有相克就有相生,谁生谁就补生的那个脏,也就是补母。这就叫“实实”。
这就是说实证用补的方法,虚证用泻的方法是错的,这个“虚虚实实”可不能这么理解。如果你这么理解,你就和整个通篇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了。而且,互不相干。这才是他正确的解释。
肝虚了补肾,心虚了补肝,脾虚了补心,肺虚了补脾,肾虚了补肺。
以上就是“虚虚实实”,只有通过“虚虚实实”才能达到一个什么结果呢?它通过虚虚实实的治疗方法,而起到一个“补不足,损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