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如果不起兵造反,能称帝吗?

肯定不行。

获得帝位的途径:造反,传承,禅让

1.三皇五帝时期,氏族部落社会制,实行禅让制,有治国本领或是有贤名的公众人物得到帝位。

2.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封建社会统治时期,帝位的由来虽说还是三种模式,这时候所谓的“禅让制”就是假惺惺的推脱模式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3.那基本上就是按照造反与传承两种模式获得帝位。比如每个朝代的创始者都是以举兵造反推翻前朝的统治,最终建立新朝代。

在每个朝代的本朝延续的过程中,那就是父传子的模式为主要手法,当然在宋朝或是明朝时期,还出现“兄传弟”“传侄子或孙子”的模式。

汉制以嫡立长的传承制模式,燕王朱棣没资格

按照汉制以嫡立长的传承模式,燕王朱棣属于第四子,而且又是庶出,因为朱棣的出身之谜,一直被认为不是马皇后所生,而是其他妃嫔所生的结果。

那自己的大哥太子朱标属于嫡长子,但还没有撑过明太祖朱元璋的百年之期,就提前跟朱元璋说再见了。

按照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都是分封自己的儿子到各地进行就藩,以便成为明帝国的最为坚实的篱笆边防模式。朱棣10岁就被封为燕王之后,就到北平属地就藩。

那既然太子大哥朱标都死了,那太子之位就空缺出来了,其他兄弟的成色不足,给朱棣第二梯队一个很好的夺嫡机会。可是朱元璋就是在朱标死后不立太子,让朱棣心有所怨。即使自己在藩邸立再大的功勋也是对于太子之位,都是“水中月镜中花”的结果。

最后想不到是皇太孙朱允炆这个毛头小子成为大明帝国的第二任皇帝。

削藩与囚禁,朱棣看到前途末路

建文帝朱允炆上台之后,听从黄子澄与方孝孺等名士大儒的陈述汉朝“七国之乱”的缘由就是分封制导致的恶果。那么如今对明朝各藩王在不遏制就是全国动乱的危亡时刻。

燕王朱棣也是一位明智而智慧之人,其他藩王或是上吊自杀或是甘愿削藩的时刻。那时候他看到自己的前途末路,要么被杀,要么被囚禁在京城渡过余生的结局。他也同样被囚禁,只是通过了装疯卖傻的自我表演骗过了建文帝朱允炆,或是朱允炆实在是仁慈而下不了狠手,把燕王朱棣放虎归山。就此开启“靖难之役”,造反之路。

靖难之役,造反把帝位抢回来

燕王朱棣在藩邸北平,以八百多士兵起兵造反,以清君侧的名义开启“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摧古拉朽式狂奔之后,推翻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统治,自己坐上大明帝国的一把手位置。就此开启“永乐之治”,号称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朱棣造反得来的帝位,最后大明王朝在朱棣的手上开启四处征战及大有作为的帝王模式,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信条贯穿整个大明王朝。或许他也在向朱元璋证明,“老爹,你当初应该选我,选我才是大明帝国的幸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