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女真迁移历史
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为了躲避野人女真的侵扰,并加强同更高文明区的经济联系,因此逐渐向南迁移。
下载PDF格式《建州女真迁移历史》
“建州女真”中的“建州”一词究竟起源于何处,说法不一。最早认定“建州”为地名并开始考证“建州”之地为何处的,应属乾隆年间下令编纂的《满洲源流考》。这本书在[疆域三]“建州”条下记:“《明实录》永乐二年,置建州卫。”并按:“我朝肇兴之地,即渤海建州之故壤也。” 依据是,《新唐书-渤海传》记:“率宾故地为率宾府,领华、益、建三州”,这是史籍中关于建州地名最早的记载。
另有学者认为,建州女真的建州二字不是起源于地名,而是族称。“建州”发音同句直,谐女真。
建州女真的迁徙、演变过程,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建州女真原居于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地方(依兰,三姓之地),是元代胡里改(乌德盖人)和斡脱怜(斡朵里)二万户的部族族民,酋长为阿哈出(胡里改)和猛哥帖木儿(斡朵里)。其中胡里改阿哈出部在牡丹江入松花江江口以东,斡朵里猛哥帖木儿部在牡丹江入松花江江口以西,互相为邻。这里由于经常遭到北面兀狄哈人(野人女真的一支,今赫哲人)的侵袭,不得安宁,故于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左右,为了躲避东海地区兀狄哈(赫哲前身,属当时的野人女真)部族的袭击,胡里改和斡朵里分别开始向东南迁移。胡里改迁移地点大致有几种说法,一说是胡里改部迁至原渤海故地率宾府建州(今绥芬河下游之双城子为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永乐元年(1403),明政府在此置建州卫,委该部首领阿哈出(明廷赐名为李承善,《李朝实录》作於虚出)为指挥使;另一说是明洪武年间,阿哈出率部从牡丹江口迁出后,几经辗转,到达了凤州(又称奉州,今吉林南部的回波江);也有学者认为,这次迁移来到了阿木河西部江左今和龙境内,这里也是后来建州卫的初设之地。
明洪武五年(1372年)左右,猛哥帖木儿率部众迁移离开故乡,溯牡丹江而上,南徙到珲春河流域居住。大约到了洪武九年(1376年)至十七年(1384年)之间,又离开珲春河畔,南渡豆满江(即图们江),进入朝鲜东北庆源、镜城一带居住。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又南移到阿木河(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地方居住。
关于胡里改的迁移,也有学者认为,洪武五年(1372年)前后,阿哈出率部众背井离乡,沿着牡丹江南进,迁徙到图们江以北,珲春河以西居住(在近朝鲜)。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阿哈出等赴明都应天(即南京)朝贡,明廷在胡里改部住地设建州卫,命阿哈出为指挥使。他立即向明廷推举自己的近邻和亲戚,现居阿木河的猛哥帖木儿,称他“聪明,识达天道”。永乐帝便遣使前往招抚。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猛哥帖木儿随明使到应天,觐见永乐皇帝,明廷授他为建州卫指挥使。
避朝鲜到凤州。永乐四年(1406年)春,阿哈出因与朝鲜关系恶化,再加上兀狄哈南下侵扰,于是率部众由图们江北岸,西迁到辉发河上游的凤州(即吉林省海龙县)居住。永乐九年(1411年)四月,猛哥帖木儿也因与朝鲜关系不好,加之兀狄哈侵袭,便率部众迁往凤州,与建州卫阿哈出同住一地。永乐十年(1412年),猛哥帖木儿入京朝贡述职,明廷考虑到他和阿哈出原皆为元朝的万户,现在却是建州卫管辖的部属,显然不妥。因此,增设建州左卫,命猛哥帖木儿领其卫,任指挥使。
避蒙古东向朝鲜。永乐九年(1411年),阿哈出逝世,由其子释家奴袭官。大约永乐十八年(1420年),释家奴去世,由其子李满住承袭,统辖建州卫。因为凤州经常遭到蒙古的侵扰,永乐二十年(1422年)九月,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向明廷请求迁往他地定居,永乐帝敕谕准许复还朝鲜阿木河地面居住。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猛哥帖木儿率部众回到朝鲜境内阿木河驻牧,但是仍同明朝政府保持密切的臣属关系,为明廷悉心任事。宣德八年(1433年)十月,猛哥帖木儿协同明军镇压杨木答兀叛乱遇害。永乐二十年(1422年),建州卫李满住也向明廷请求迁往别处安居。永乐二十一(1423年)初,明廷准许李满住迁往婆猪江多回坪等处居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李满住率部众到达婆猪江的西岸兀刺山南麓瓮村一带居住。宣德八年(1433年)六月,李满住因遭朝鲜侵袭,由瓮村迁到兀刺山北的吾弥府(即辽宁省桓仁县古城子)。正统三年(1438年)初,又率部迁徙到浑河上游,六月又移住灶突山(即辽宁省新宾县烟筒山),随之而来的还有他的叔父猛哥不花领有的毛怜卫。(在北方兀狄哈、西方蒙古、东方朝鲜的一再打压下,建州女真不断向南迁移,进入辽宁境内)
猛哥贴木儿系也迁移到辽宁。建州左卫在猛哥帖木儿死后,蒙哥贴木儿的儿子董山被兀狄哈掳去,明朝廷命令凡察(猛哥帖木儿同母异父弟)执掌建州左卫事务。他分析形势,北有兀狄哈南有朝鲜,深感在阿木河实难久居,故想返回明境定居,由于朝鲜的反对,几经周折,正统五年(1440年)六月,率部经婆猪江,九月到达苏子河与岳父李满住汇合。明廷得知后,将凡察所领的建州左卫安放在以苏子河上游赫图阿拉(即辽宁省新宾县境内)为中心,包括海龙县以南,桓仁县以西的丘陵地带居住。当董山被掳,后由毛怜卫指挥哈儿秃等赎回,明廷授他为建州左卫指挥使,随其叔父一同迁到苏子河。不久董山与凡察为了争夺建州左卫的统治权,叔侄之间发生了“卫印之争”。正统七年(1442年),明政府分建州左卫为二,增设建州右卫,董山领左卫事,凡察掌右卫事。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史称建州三卫。建州女真在被迫的迁移过程中,为了生存不断地成长。
建州三卫分布在抚顺关以东,迅速成长壮大,尽管明朝在成化年间就敏锐地发现潜在的威胁,并发动成化犁庭重创建州,但处在上升势头的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及后继者的带领下,终于战胜了昔日的一切对手-海西和野人女真各部、朝鲜、蒙古、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