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年前的1月23日华州发生8级大地震,83万人丧生!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大地震
作者 闫广勤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也就是公元1556年1月23日午夜,关中地区发生了一次极其强烈的大地震。地震波震撼了大半个中国,方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刹那间,颠簸荡摇,声如雷鸣,地裂如画,或突成山阜,或陷作沟渠,无数建筑物,顷刻坍塌倾颓。睡梦中的人们毫无防备,83万人在大地的震颤中丧生,造成了世界地震灾害史上最大的灾难。这次举世罕见的强烈大地震的震中就在华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地震学界对此次地震研究时,华州区还称华县,因此将其命名为“1556年华县大地震”。
1556年华县地震遗迹
经当代地震工作者研究,这次大地震的震级定为8级,震源深度在地表以下20-40公里,极震区的地震烈度为11度。发震时间为公元1556年1月23日夜22时至24日凌晨2时之间。地震波及面积达90万平方公里,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等省区,有感范围远达今福建、广东、广西一带。重灾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分布在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五省区。极震区包括今陕西省的渭南市临渭区、华县、华阴、潼关、大荔县朝邑地区、山西省永济县。极震区震害极为严重,地面强烈变形,各类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或毁坏,人员伤亡超过十分之五。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全国共死亡83万多人,至今仍为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华州是这次大地震的震中,震情震害也表现的格外强烈。明代华州人张光孝亲历了这次大地震,他在地震后16年编修的《华州志》中,记述了地震发生的情景: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晡时(下午3点至5点),觉地旋运,因而头晕,天昏惨。及夜半,月益无光,地反立,苑树如数扑地。忽西南如万车惊突,又如雷自地出,民惊溃,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墙)屋无声皆倒塌矣。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而地在在(到处)皆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水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土塬)阜(丘陵)旋移,地高下尽改故迹。后计压伤者数万人。”
明《华州志》的记载
在《华州志》中,张光孝还有多处记载了地震后的华州惨状:山川改易,道路改观。有的地方“屹然而起”成了高阜,有的地方“坎然而下”成了沟壑,有的地方突然涌出泉水,有的地方忽然“裂者成涧”。境内民房官衙,庙宇城池,一瞬间倒塌殆尽,举目一片废墟。当时的咸宁(今西安)人秦可大在地震后19年撰写的《地震记》一文中,记“华州之堵无尺竖”,意思是,地震后的华州,仍立着的墙都没一尺以上的高度。华州死亡人数,张光孝记为“数万人”,秦可大记为“死者什六”,即华州十分之六的人口死亡。据在铜川市耀州区发现的《重修庙学记并诗》碑,华州在这次地震中死亡8万人。此碑立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数字应比较可靠。华州死亡8万人,如果占总人口的十分之六,即震前华州人口应当在13-14万左右。据张光孝《华州志》记,震后16年的隆庆六年(1572),华州人口仅仅为49681人,可见地震伤亡之重和震后恢复之艰难。
大灾之后,如果赈济不及时,陷于困境的灾民会为了生存而抢粮掠食,进而演变成抢劫。这次大地震发生后,幸存的灾民无衣、无食、无房,寒冬腊月,饥寒交迫,再加上失去众多亲人的伤痛,使他们忍耐性降为极低,极易发生骚乱。华州的许多邻近州县,就从抢粮开始,发生大规模抢劫,当时的许多资料都记有灾民“蜂起为盗”,“抢掠大起”。而官府为了制止抢劫,又杀人镇压,结果造成社会人心大乱,动荡不安。而当时的华州,虽然位于震中,灾情极重,但震后治安却比较良好,这都归功于华州知州杨綵。地震发生后,杨綵立即劝慰百姓,安抚人心,同时,在上司的救济粮、款未到的情况下,先向富家借粮,发给灾民。华州灾民及时得到抚慰和救济,因而人心安定,无一违法,没有发生抢劫为盗事件,社会治安保持稳定。
这次大地震后的余震也十分强烈,张光孝曾记:“越岁,地震犹不息也。”当代地震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嘉靖三十六年正月初二(1557年1月31日)、嘉靖三十七年十月十二日(1558年11月21日)、嘉靖三十九年九月(1560年10月),都发生了以华州为震中的强烈余震。其它小的余震,就不计其数了。
公元1556年的大地震,已过去了450多年,时过境迁,保留下来仍能辨认的地震遗迹并不多。经地震工作者的努力,在境内发现这次大地震的形变遗迹:
在城区东少华中学东侧南北向的冲沟壁上,可见到多条裂缝。而少华中学9米深的地下,也曾挖出过地裂缝。据考察,这些地裂缝应是1556年地震造成的。
在莲花寺镇龙潭村潭峪口,能见到地震断层,地震工作者认为,这一断层形成时间很晚,而且是一次快速破裂作用的结果,很可能是1556年地震的形变遗迹。
太平峪地震遗迹
从柳枝镇构峪至杏林镇石堤峪一带的山区内,保存有不少地震破坏的遗迹,主要类型一是山体崩塌,二是基岩崩裂。在这一带,从峪口向山内2至3公里,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崩塌体,崩落的块石布满山坡,其中较大的有太平峪五里关、石堤峪七里楼及构峪三里泉三处崩塌体。基岩崩裂主要发育在五里关、七里楼等地,形成的裂缝长度最大达200米,可见深度50至80米,从沟底直通山坡或山顶。经地震工作者研究,将上述崩裂现象归为1556年大地震震中区附近的形变遗迹。
华州城内三门巷为一条300多米长,50-80米宽的沟,地震工作者推测是这次大地震形成的“地震沟”。在其西侧钻井时,曾在60-70米深处发现3根朽木及黑色污泥、瓦片等物,可证《华州志》记地震时“忽焉而裂者成涧”的现象。三门巷南有5-10米的陡坎,与三门巷正交,长3公里以上,由两条陡坎错列构成,与物探证实的北东65°隐伏断裂方向一致,可能为地震陡坎断层,印证了《华州志》描述的“屹然而起者成阜,坎然而下者成壑”现象,说明这次大地震时,沿着这层断层线,曾发生错距达3-6米的垂直升降运动。
1556年的华县大地震,是世界地震灾害史上最大的灾难,时隔450多年,阅有关资料,看地震形变遗迹,仍使人触目惊心,但也促使我们认识地震,研究地震,防震减灾,以使死亡惨烈的地震灾害远离我们。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闫广勤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