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九)

茶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传入了西藏。西汉,司马相如出使西夷,多年生活在蜀地饮茶最为盛行的成都、算是饮茶名士的这位使节,很可能就是最早把茶之饮传到“西夷”去的。

唐朝,出使西番的鲁公,一天邀请赞普(藏语对“王”的称呼)到帐中饮茶。赞普问他:“此为何物?”鲁公回答说:“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一听,不以为然, 并说我亦有此物,随即叫身边的人快去拿来一一指给鲁公看。鲁公一看,竟各方名茶皆有。以今天的地名来说,有安徽的,浙江的,江苏的,还的四川雅安的。

茶,一经传入,久而久之,它便成了藏族人民,以及所有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人们,每天都少不了的生活必需品。

藏族人民离不开茶,雪域高原却不产茶,必须与内陆交易。千百年来茶的交易,自然成了藏汉经济往来,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高原与内陆,藏族与汉族,谁也离不开谁。

(0)

相关推荐

  • 藏族谜语的发展

    谜语,在藏族古称"德芜",通称"格布采",有的地方叫"忾". 藏族谜语起源很早,最初也是原始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起源于原始人的生活和生产.& ...

  • 茶,一片绿叶的进藏传奇

    茶,一片绿叶的进藏传奇 文/马兴鹏 茶,本是一片绿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它被当做一味解毒的药方.几千年前,它经由中国人的双手,变为一道可口的饮品. 茶,虽是一片绿叶,但在不产茶的西藏,却是一种民生需求 ...

  • 浅谈藏茶文化

    藏茶,其貌不扬却是藏族同胞赖以生存的生命之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是藏族生活的真实写照.本人曾在青海生活过几年,对藏族人喜好藏茶深有体会,本文就藏茶后面的文化进行探讨和研 ...

  • 高原汽车兵之歌(九)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九)

    这次用兵,确实不无声势:由四川提督李质粹进驻东俄洛,"扼两赡对总隘":夔州副将马良柱出理塘,为南路:松潘总兵宋宗璋出甘孜,为北路:建昌总兵袁士弼出沙普隆,为中路.明正土守备汪结等参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

    再说四川提督岳升龙,也不干净.于养志就曾上疏参他向已革职的天全土司高一柱面言:"我用摺子启奏,令尔戴罪护理."希图酬谢:又给银子与阎国耀等去建州贩盐:又因茶马之事,指称部内使用,令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二)

    根据川陕总督席尔达从唐希顺和四川巡抚贝和诺处获得的情况和提出的进军之策,以及"唐希顺已亲至化林营汛,抽调各镇.营官兵,应否直前剿逐,擒拿渠魁,密题请旨"时,皇上便立即决断:&quo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四)

                          4 唐希顺命一支大军乘胜挺进,翻过雅加埂,直逼喇嘛营官的木鸦(雅)老巢. 那营官的官寨,建在一山嘴之上,原先这里本是白教的喇嘛庙梵蒂寺. 来自内陆的官兵,一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五)

    康熙四十年正月十三日(公元1701年2月5日),唐希顺抵打箭炉,三路大军会师炉城,一埸历时二十四天的茶市之战结束. 此役<清实录. 圣祖实录>上有这样记载:康熙四十年二月乙丑 (公元170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六)

    为争夺打箭炉茶市,由乌斯藏第巴(藏王)纵放喇嘛营官打死内土司蛇蜡喳吧而引发的"西炉之役",以倡乱者身首异地.老窝被焚而告终. 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千百年"茶马互市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八)

    2 打箭炉是进藏通道,"内陆兵丁赴藏驻防,经行该地,番民等递运粮石,供应承办,虽按数给发脚价,不使扰累,而伊等效力奔走,于一切差使并无迟误,勤劳恭顺,甚属可嘉!应厚加恩赏,以示奖励.&quo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一)

    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之交的那场争夺茶市的战争,史称"西炉之役"         "西炉之役"与打箭炉锅庄                        (上)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藏历第十二饶琼的土兔年,即皇历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这是"甲拉甲布"最不吉利的一年. 土司蛇蜡喳吧已好多日子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他怎么也不明白,早在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三)

    明朝末年,游牧於天山南北的蒙古厄鲁特四大部之一的固始汗部,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打败统治青海的蒙古却图汗,占领了青海全境.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固始汗又攻入四川甘孜地区,灭了白利土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