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熟知的历史,都是假的?刘备到底是仁君还是伪君子?
准确地说,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历史就诞生了,最早的时候历史可能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文物和人类遗迹依然将他们传承了下来。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明白如果想要取得进步的话,就一定要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就这样历史正式成为了一门学科,并一直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并不真实的故事混淆了人们的视听,他们或传奇,或伴生于经典的文艺作品,由于它们惊人的流传度,竟渐渐盖过了真相,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历史”。
接下来笔者就来为大家举几个小例子。
史书典籍
在中国历史上刘备一直都被认为是仁义君主的代表,而且其屡败屡战的顽强斗志也十分为人称道,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更是用“刘郎才气”表达自己对于刘备的欣赏。
刘备的故事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代仁君,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
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刘备却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这除了《三国演义》里刘备哭戏太多之外,也因为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那这句歇后语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刘备剧照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刘备在起兵前期总是吃败仗,如果不是孙权好心将荆州借给刘备发展,那可能就不会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了。
可是刘备在得到荆州之后居然翻脸不认人,不但不在夺取西川后归还荆州,还派虎将关羽在此坐镇,这自然让人觉得他是一名伪君子。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知道在东汉末年的乱世里,荆州一开始是刘表的基业,不过他的小儿子刘琮惧怕曹操的大军,将这块风水宝地拱手相让。
不过曹操之后在赤壁的大败让他无心继续经营荆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出现了真空,也成为了群雄逐鹿的另一片战场。
而在这场争夺战中,表现最突出的无疑是之前郁郁不得志的刘备,他先后攻下了荆南四郡,还占据了部分江夏郡,控制了大半个荆州。
孙权剧照
而曹操则将南郡的北边控制在自己手里,哪里是江南地区入侵中原的门户所在,因此曹操不敢怠慢,派了曹仁等名将在此据守。
而南郡的南边和江夏郡的另一半则是孙权的地盘,由于南郡直接和曹操接壤,这让孙权不得不面对巨大的防守压力,就在他感到棘手的时候,刘备伸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用自己占领的江夏地区换孙权的南郡。
在鲁肃的劝说下孙权答应了这笔交易,因此刘备事实上是和孙权换了部分荆州的控制权,而非是借。
在刘备入主西川之后,孙权眼看着他发展成为了自己的心腹大患,虽然此时双方还是盟友关系,但是孙权却提出要刘备归还南郡的想法。
刘备自然不愿意将这块宝地拱手相送,不过作为交换,刘备提出孙刘两家沿湘江重新划分荆州,将桂阳、长沙二郡送给了孙权。
刘备与孙权
至此刘备用两个半郡向孙权换了半个南郡,虽然南郡的地理位置优越,但对于孙权来说也不算是亏本买卖,因为刘备根本就没有赖账,也本不该有刘备借荆州的说法。
在说完了中国古典小说第一大IP之后,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另一部四大名著《水浒传》。
这部长篇小说用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摹了北宋末年的草莽英雄们,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水泊梁上的好汉们都是个顶个的英雄,甚至能和官军杀得不分上下,然而真正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首先历史上虽然有宋江一伙,但是他们的规模却远比小说中的描述要小,不但没有几万的喽啰,就连头领也只有区区三十六个。而且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市井之徒,并没有那么多的落草军官。
宋江剧照
因此宋江一伙儿的战斗力其实十分堪忧,不过那是正值北宋末年,在宋徽宗的统治下百姓们民不聊生,各地政府的统治能力也跌到了谷底,因此宋江一伙儿在山东、河北等地作乱多年,北宋政府竟拿他们一点儿办法没有。
后来宋徽宗派出名臣张叔夜前往讨贼,他只带领了一千多人便击败了宋江的部队,还活捉了副头领吴加亮(即吴用原型)。
宋江等人见大势已去,在商议后便投降了官军,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据说在张叔夜到来之前,宋江等人就曾经被一位带着八十多名弓手的县尉击败,只不过那次他们最终成功逃走罢了,由此可见宋江一伙儿的战斗力实在是不入流。
宋徽宗画像
不过此时有人可能会问,历来封建朝廷都只会招安那些他们不易摆平的贼寇,对于宋江这样的小势力应该一网打尽才对,宋徽宗和张叔夜又为什么会选择招降他们呢?
这就不得不提小说中宋江的对头方腊了,在宋江一伙儿作乱的时候,宋徽宗最头疼的其实是在江南作乱的方腊,他们不但人数更多,而且还有鲜明的政治理念,这让北宋在江南的统治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在这个时候,北宋政府除了集中精力对抗方腊之外,一些政治宣传工作显然也是不能放松的,其中招安宋江就是一个大事件。
宋江一伙儿地被招安一来可以吸引方腊势力中不坚定的头领,引诱他们率兵来降。
二来可以让全国的百姓看到北宋政府还是有实力收拾这样的乱臣贼子的,这样能够激起百姓对于朝廷的信心,稳定宋徽宗的统治。
小说中被招安的梁山好汉
由此可见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其实也成为了北宋平定方腊的杀手锏,只不过这并不需要他们在前线上抛头颅洒热血,只需要在京城骑着高头大马展示就够了。
既然谈到了四大名著,那我们最后再来说说另一部有历史背景的《西游记》好了。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西游记》中的大部分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这次笔者要说的是其中的一个配角——李世民。
提起李世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随着《西游记》的流传他英明神武的形象里又加了一条注脚,那就是佛教的忠实拥趸,这从他和唐僧之间的感情中便可见一斑。
李世民剧照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历史上的李世民并不热衷于佛教,他派玄奘法师到天竺取经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佛教的发展。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唐朝初年佛教的发展情况,我们知道在隋朝统一中国之前,中国曾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全国各地战乱不断,这给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深的苦难。因此当时不少百姓选择信仰佛教,借此来麻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痛苦。
与此同时佛教在南北朝时期也基本完成了本土化,其理论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原文化思想,这让不少名士也成为了佛教信徒。他们的加入让佛教思潮更加兴盛,那段时间的佛教派系林立,各派的交流更是十分频繁。
南北朝时期佛像
不过李世民却并不是一个佛教的信徒,这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是他的父亲李渊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名正言顺一点,便认了道教的宗师老子为祖宗,李世民自然也是如此。因此相比于佛教,李世民显然更倾向于道教。
而且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寺庙已经占据了大片的土地,许多百姓也成为了寺庙的佃户,这让国家的财政收入收到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封建统治者,李世民自然不愿意看到有人和自己瓜分百姓,因此其对于佛教是相当反感的,甚至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来限制僧人的数量。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又要送玄奘到天竺取经呢?
李世民画像
这事实上也是为了限制佛教的发展。那时李世民觉得佛教各派系之间的交流太频繁,而且他们始终都没有办法说服对方,论战就只能如此持续下去,这对于佛教思想的传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李世民显然不愿意看到这一点。
无奈之下,他便想派一名僧人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从那里取回佛经的原本,之后再将其视作唯一正确的解释,这样就可以限制佛教各流派的发展,并压制其思想流行了。
不过等到玄奘回国之后,却用了二十多年翻译经书,等他完成的时候,李世民早已经驾鹤西去了。
而取代他皇帝之位的是唐高宗李治,他的身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和李氏子孙不同,其对于佛教有着极深的感情,因此李治便没有延续李世民的反佛政策,玄奘的经文也就只成了流派的一种,并没有成为压制佛教发展的武器。
玄奘塑像
从上面的例子里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人们的影响有多深,因此如果您真的想要了解历史真相的话,有时候必须要彻底放弃原有的思想才能达到目的。
本文史实内容参考自《三国志》、《大宋宣和遗事》、《中国佛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