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唐代建筑的日本技术
模仿了中国都市建设的日本古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0年,日本隆重迎来了平城京迁都1300周年。位于现在的奈良市的平城京是模仿唐代京城长安,于公元710年建成的,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真正的首都。像围棋盘一样规划齐整的街区、建筑在京城北侧中央的宫殿等,随处可见来自长安的影响。1998年,平城京遗址及周边的佛教寺院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时的认定理由称,“古都奈良的文化遗产,具有日本建筑和日本美术进化发展的极其优秀的特征,这些显示了与中国及朝鲜在文化上的联系,并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奈良的皇室宫殿布局以及现存文化遗产的设计,都是具备了亚洲初期首都群建筑和都市设计显著特色的例证”,由此可以看出,与中国文化的密切联系,成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
奈良时代的建筑物中,被认为受中国影响最深的建筑,是邀请唐代高僧鉴真来日时于公元759年建成的唐招提寺。唐招提寺在现存的奈良时代的建筑物中规模最大,作为采用唐代建筑样式的建筑物,规模如此之大,据说在中国国内也没有存留下来。以金堂、讲堂为代表的诸多建筑及佛像等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
受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影响,唐招提寺金堂在防震性能上受到担忧,于1998年至2009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工程。国宝唐招提寺金堂保存修理事业委员会的铃木嘉吉委员长说:“迄今约一千年的历史中,曾进行了多次修复,正是各个时代参与修复的宫殿建筑工匠们的独具匠心,才使建筑物'延年益寿’至今。”
传承唐代建筑样式的现代解析技术
修复老化破旧的木造建筑,一般的方法是将其解体之后再重新组建,而日本的修复特征,则是在尽可能地保留古老陈旧的木材的同时,进一步在新的木材构件上下工夫,使其具备数百年的耐久性。此外,解体之后的重新组建,还起到了将先人的技术传承给后代的作用。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能够看到唐代的建筑技术,也许可以说就是受益于这样的修复工程。
另一方面,能够了解各个时代建筑技术的变迁,也是这种修复工程的长处之一。唐招提寺曾经在镰仓时代、江户时代及明治时代都进行过大规模的修复,据说可以在建筑物中窥视到各个时代最尖端技术的痕迹。
此次的修复工程,除了继承了古代建筑工艺的宫殿建筑工匠以外,还有大型建筑公司的参加。他们采用X光摄影、3DCAD(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G(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对抗震强度进行了剖析,并按照今天的抗震标准,加固了宫殿楼阁顶层的结构。古代建筑传统与现代最新解析技术相结合的这一尝试受到高度评价,于2010年获得了日本建筑学会奖。
作家井上靖在小说《天平之甍》中,描写了鉴真和尚经历万般磨难来到日本,并建成了唐招提寺的故事;许多日本人也都知道唐招提寺是继承唐代文化的建筑。此次的修复工程中发现,井上靖小说名称中的甍,也就是唐招提寺最初建造时使用的琉璃瓦,至今依然完好无缺,使人重新认识到,在建筑史上日中之间也有着渊源流长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