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的幻影与时代加速度(文/燎原) 现代诗歌

杜拉斯的幻影与时代加速度         ——《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解析 文/燎原 《像杜拉斯一样生活》是一首代表了本时代的紧张、焦灼情绪,并对这种情绪做出独自呈现的诗作。它因急于说出而近乎口吃的高频语速,作者在诗思稍纵即逝状态下对它闪电般的捕捉与完成,似乎都显示着,这是一次意外的写作事件,一首猝不及防的诗作。 然而,恰恰是这样一首诗,此后被诗歌界看成了作者安琪的代表作。这对于有着20多年的诗歌写作史,在几近专业状态下写出了不少重型诗作的她来说,似乎有点滑稽。但在我看来,这的确应该是安琪写出的一首诗;换句话说,只有这首诗,才传递出了安琪被杜拉斯神魂附体的无数个瞬间中,紧张尖厉的幻影性生存状态。并折射出快节奏的当下生活中,一种典型的时代情绪。 这也就是说,在这首诗作中,存在着一个“三点一线”的关联链条——这首诗与作为一种生存状态符号的安琪的对应;穿过安琪之后,与同一符号的杜拉斯的对应。 那么,安琪与杜拉斯,又是什么样的符号?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把时间追溯至2001年的一个诗歌事件,正是这一事件,使安琪几乎于一夜之间,成了中国诗坛上的一位焦点人物。这就是由她发起的“中间代”诗歌运动。 关于这一诗歌运动,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做出过这样的描述:“肈始于2001年的'中间代’这一概念,是在当代艺术运作机制背景中发起的,一场同代诗人不同写作板块的联动。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以'代’的名义,为处在'第三代’和'70年代后’两代诗人的夹层中,那些未获命名的60年代出生的诗人们,作出一个便于理论界乃至文学史指称的命名。因此,这里的中间代,并不是一个具有共同艺术目标和风格的诗歌流派,也不是一个相互认同的诗人共同体,而是一群以'代’为标志的诗歌同龄人”(《世纪初一代诗人的联动·论中间代》)。 因此,这是一场形同于“无中生有”的诗歌运动。要将一群连相互认同都谈不上的诗人们串通为一个诗歌同盟,几乎就是异想天开。更何况,在刚刚过去的1999年的“盘峰论战”中,这一同龄人内部已经对峙为“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两大系列,他们此时不但余怨未消,并且仍势同水火。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想象会有一位什么样的人物,于登高一呼中,促成各路刀客游侠的武林同盟。且此时的安琪,只是身居福建的无数外省诗人中、普通的一位。 但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个事实是,此时的安琪所积蓄的能量,已膨胀到了爆炸的临界点。自1995年以来,她已写出了《未完成》等获得“第四届柔刚诗歌奖”的中长型诗作;《明天将出现什么词》这样的短诗。到了1999年前后,更是写下了《任性》《庞德,或诗的肋骨》《九寨沟》《轮回碑》《第三说》《加速度》等一系列动辄上百行、乃至近千行的长诗(如《轮回碑》),且诗句大多为20多个字以上的长行。从这些诗作的体积与写作时间来看,此时的她正被一种不可思议的写作速度所裹挟,恍若大河泄洪,激流湍荡。关于这些作品,你依稀可以联想到杨炼的《礼魂》、海子的《太阳七部书》那种形态上的大制作,以及庞杂宏大的文化整合图谋。但与杨炼的东方古典文化原型、海子的农业文明和太阳幻像相比,这里已完全是安琪式的、由缤纷信息碎片粘合的当代世界图像。这些信息碎片,一是来自她所置身的当下生活场景,二是来自现代文化经典和新闻事件。比如由30个章节构成的近千行的《轮回碑》,其中有诸如此类的小标题:《我生活在漳州【教条小说】》、《极其迷幻的信仰【卡夫卡文本】》、《“我喜欢一种异常的语言”【疯子过街舞】》、《控制论正快速制成馅饼【非体验】》、《一个机关工作者的一天【流水账】》、《谋杀者的晚餐【菜谱】》……由这些小标题,你大致上可以想象得出它们在荒诞主义的方式上,对于光怪陆离的当下生活的深度折射,以及奇异的陌生化语言品质。 的确,这些诗作还有一个更为耀眼的特征,这就是借助美国现代经典诗人庞德的启示所展开的、大规模的语言实验:通过对某个汉字的拆解,探究造字者赋予它的神秘奥义;利用汉字的谐音、结构上的合成性等特点,在语词的组合中制造出双关、吊诡的离奇语言效果。比如:“是有晃岩被称为日光岩/风像语录那样掀动”中,“晃”之于“日光”的拆解;再比如“一个国家的军火在另一个国家发挥作用”,“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另一个国家流离失所”;“接吻就是以牙还牙”等等。 是的,这是一个在混乱的才气和罕见的加速度中奔跑的安琪;一个凭借着灵动的诗思和莽撞的才力,力图传递出当下生存场景中包罗万象的精神文化信息,进而以这样的创作,在当代诗坛上骤然升起的安琪。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1999年春季的四川江油诗会上,与我等第一次见面的安琪对于诗歌的亢奋与狂热。她先是就某个诗歌问题向诸位“请教”,接着是切磋、再接着是辩论,当数位“老师”已经倦于支应这种高密度的谈话开始回避时,她会抓住另外一个尚有余勇可贾者,穷追不舍、死缠烂打。数天时间里,除了诗歌她没有再感兴趣的话题。 这种情形使我意识到,那种除了诗歌之外目无一切、浑身的细胞都为诗歌而沸腾的人是存在的,安琪就是这种性格类型的代表和符号。 尽管已经写出了这么一批诗歌,且如此地在诗歌之中沸腾,但此时的安琪,却处在半明半暗的夹生状态。当此之时,身居福建的外省诗人的地缘劣势,也许并非不是她的一个心结,但给她以直接刺激和启示的,则是2000年1月面世的一本《中国70年代出生的诗人诗选》。出生于1960年代的一大批诗人,早在1980年代中后期就以“第三代”的名义集体登场亮相;此时,出生于1970年代的诗人们又以“70后”的名义和相同的方式,再次集体登场。而这两个群体里,都没有1969年出生的安琪!这个事实至少在安琪的解读中表明,包含了群生效应的群体力量是巨大的,诗人个体不凭借群体的拯救是没有出路的,一个成功的模式则是可以复制的,但却需要特殊的想象力,为之找到一个恰当的概念或名义。终于,就有了安琪在绞尽脑汁之后突然蹦出的“中间代”。 我不知道,她给多少诗人批评家打电话阐释过这一命名的含义,又给多少未来的“中间代”们描述过这一集体主义行动的深远意义,总之,一个近乎于奇迹的事实出现了——2001年,包括了“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以及可以网罗到的所有出生于1960年代却没有赶上“第三代”那班车的诗人们,随着一本民刊形式的《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的出版,以“中间代”的名义集体亮相。 这几乎是一个人发起的一场诗歌运动,安琪也于一夜之间闻名于江湖。 然而,这只是“中间代”闯入诗坛的第一波攻势,它能否在诗坛站得住、立得稳,并有更壮观的声势和发展,还有赖于一系列的后续行动。而此时的安琪,对此似乎已成竹在胸。2002年12月,她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离开福建独闯北京,在北京这个中国文学艺术的核心区,成就自己的“大业”。这其中就包括出版后超过2000页码的《中间代诗全集》的约稿、编辑、出版资金筹措、出版后的发行等所有工作。在安琪的想象中,这部“诗全集”的面世,将会是“中间代”强行驰入诗歌史乃至文学史的一艘航空母舰。 多少年后重新回顾此举,你会觉得这是一次近乎孤注一掷的赌博。在她把自己从家乡、家庭以及安稳熟悉的工作生活中彻底拨出,径直奔向对于诗歌的“献身”时,是否想到过,自己会输得没有退路? 的确,陌生的北京并没有给这位诗歌献身者以特别眷顾,寻找工作的挫折感,进入某图书公司后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要求,同时进行的《中间代诗全集》的编辑,都以当代都市激烈的生存竞争之手,将她拖入“快些、再快些”的高速旋转轮盘。直到某一天,一部时限要求紧迫的畅销书在她的加速度中攒成后,才使她获得了瞬间的心理松弛。但也仅仅是瞬间的心理松弛。在公司人去楼空的夜晚,如释重负后的成就感和兴奋晕眩状态,又使她以同样的加速度,一口气写出了包括《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在内的8首诗。 那么,又为什么是“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呢?没错儿,杜拉斯(1914—1996)是一位以传奇的人生经历、惊世骇俗的叛逆性格、喷泉般的生命能量,创造了人生奇迹和写作奇迹的女作家。在她从28岁开始到82岁去世前的50多年创作生涯中,共创作了70多部作品、近20部电影。她在70岁年龄上出版的小说《情人》,被翻译成了40多种文字,全球发行250多万册。与这些罕见的创作纪录同样重要的,是她惊世骇俗的人生倾注于作品中的,惊世骇俗的性格类型和人生故事。这个故事充斥着酒精、躁动、暴风雨般的爱情与沉醉的肉欲,充斥着豪举暴施的生命挥霍与才气挥霍,也充斥着一个乖戾的灵魂闪电般的人生洞察力,最终呈现为历经无数的波折和心酸后,不可摧毁的骄傲和自负。在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个体无不屈就于生活而低于生活的普遍现实中,她是一个少有的拒绝了天性修改而高于生活的人。在她奇迹般的人生和写作中,显现了一个生命个体不可思议的高能源、加速度、大质量。 杜拉斯本人有一句同样惊世骇俗的名言:“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一个妓女。”那么,她之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而非妓女,说明了她天生就是一个只为写作而存在的人。而这样的人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安琪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除了《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一书,我就没读过杜拉斯的其他作品。我喜欢的杜拉斯更多的是她的生活状态本身。”(《“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创作记忆》)这个事实更加确凿地表明,安琪与杜拉斯,的确存在着性格与精神类型上的同构。亦即在她的血液中,先天性地伏藏着杜拉斯式的气质和趋向;而在对杜拉斯进一步了解之后,杜拉斯式的生活,已潜在地成为了她的精神幻象,激励她的旗帜。 因此,当她在那个人去楼空的夜晚,突然写下了杜拉斯这个名字和这首诗歌的时候,一次看似偶然的写作,实际上是打开了潜意识长期积储于她心窖密室的盖板。这种长期的积储与瞬间的打开,使这首诗作呈现为高压气流般的骤然喷射——它是天然的,早就存在的;带着它复杂的由体液、细胞、飞翔的幻象混成的秘密,以不可修饰的原生状,直接喷放。 只是,安琪之于杜拉斯的对应想象时段更为遥远,由自己人生的此在时段,径直跨入暮年时光之于杜拉斯的对应想象——或者说,是盼望和期待。杜拉斯一生不惧物议,我行我素,坦率地生活、强盛地建造、恣意地挥霍。虽然伤痕累累却始终全身而立,到了人老色衰的暮年更是人生如花。不但仍有能力疯狂地爱,并有魅力被疯狂地爱;不但仍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并更加自信和骄傲。当诸多诸如好莱坞女星们的绝代佳人,尚未走过中年人生就自我挥霍成了白痴时,时光唯独成全了这朵茁壮的罂粟。想来许多读者都不会忘记,由她为一位男士所构想的、那段恭维她自己的经典台词:“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如果这不是所有女人的梦想,起码也是所有知识女性的梦想,当然更是安琪的梦想。所以,《像杜拉斯一样生活》一开始便直扑这一梦想: 可以满脸再皱纹些 牙齿再掉落些 步履再蹒跚些没关系我的杜拉斯 我的亲爱的 亲爱的杜拉斯! 我要像你一样生活 然而,世界超女杜拉斯,高卢雄鸡般骄傲高蹈的杜拉斯,只宜作为梦想来憧憬,无法作为现实来复制。 尽管你可以在生命的年青时段效仿她——“脑再快些手再快些爱再快些性也再/快些/快些快些再快些快些……”但杜拉斯马力无穷的加速度能够跑赢生活,而你却在中途就已“呼——哧——我累了亲爱的杜拉斯我不能/像你一样生活。”这是一种清醒的坦率的诚实的认赌服输? 然而,无论如何,安琪都在为杜拉斯所激励的时光中,创造了不凡的生命事实。 最后我还要说的是,就语词和句式结构而言,《像杜拉斯一样生活》是一首极为简单以至单调的诗,但这样的单调,却来自心泉的高压喷涌,一气贯通,浑然天成。正所谓的人活一口气,诗贵一根筋——这句话可以算作我的顿悟。因为诸多逼近绝望之境的优秀诗歌,都有这种一根筋的特征,比如海子在孤独绝望的青藏高原之夜,想念“姐姐”的诗歌名篇《日记》:“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姐姐……姐姐……”,其与这首诗一根筋的单调,几乎如出一辙。             2011-7-5·威海双岛湾 ———————————————————————————————— 《像杜拉斯一样生活》 安琪 可以满脸再皱纹些 牙齿再掉落些 步履再蹒跚些没关系我的杜拉斯 我的亲爱的 亲爱的杜拉斯! 我要像你一样生活 像你一样满脸再皱纹些 牙齿再掉落些 步履再蹒跚些 脑再快些手再快些爱再快些性也再 快些 快些快些再快些快些我的杜拉斯亲爱的杜 拉斯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爱的亲 爱的。呼——哧——我累了亲爱的杜拉斯我不能 像你一样生活。     2003/8/1 [创作谈] 杜拉斯只有一个,她无法复制 ——《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创作记忆 文/安琪 2003年8月1日晚,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人去楼空,我在电脑前一口气打出了八首诗,其中就有《像杜拉斯一样生活》。我依然记得那个白炽光弥漫的静寂而惨白的夜晚那张既兴奋又疲惫的脸她平静而恍惚的表情,至少在当时她绝没想到这在同一个夜晚出产的八首短诗里竟然埋伏着一首代表作——所谓代表作就是用来杀死众多同门兄弟的诗作——《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迄今已入选数十种诗歌选本,无论我如何强调我还有比它更满意的诗作,它也已经被确认为我的代表作了。因为此诗,许多人认定我对杜拉斯研究很多,而事实却是,除了《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一书,我就没读过杜拉斯的其他作品。我喜欢的杜拉斯更多的是她的生活状态本身。说起来我的生命跟杜拉斯发生关系完全拜张小波所赐,没有共和联动图书公司的编辑生涯,就不会有《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这首诗的问世。 话说2002年12月我离开家乡到北京后先供职于一家杂志社,工作4个月来一直没领到工资而我因羞于谈钱又不敢开口,只好黯然离开该杂志社前往大兴远村和祁国的文化公司专心去编《中间代诗全集》,之后非典爆发。6月,非典解除时我已有六个月没有一分收入而带到北京仅有的一点积蓄也基本花光,这时候诗人中岛介绍我到北京共和联动图书公司应聘。共和联动是北京著名的民营图书公司,董事长张小波既是第三代代表诗人,又是一个颇有能力的企业经营者。我在该公司学会了图书编辑之道,并担任第一编辑室主任,既要自己做书,又要培训新员工,虽然劳累,却因为学会了一技之长而感到喜悦。共和联动图书公司对文字编辑的要求很全面,无论是给命题还是给文本,都要求编辑最终把它变成一本书,这里面包括内文、书眉、封面文字、前后勒口的文字、封底文字,等等;也包括字体字号大小,版式构成和封面封底设计的构想,等等。 2003年6月下旬张小波布置给我一个任务,把《天不亮就分手》做成一本书。张小波说,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书是《天亮以后说分手》,我们就做跟风书,要快,过了这阵风就白做了,安琪你一个月内把书给我做出来。当时的情况是,我刚到公司一周,而张小波所谓的“书”就只是一个书名,我必须把书名变成一本书。我既焦急又镇定,用一天时间翻阅《天亮以后说分手》,这是一本口述实录情爱书,既然跟风,就要跟它一样,但一本书至少得16篇每篇至少12000字才能构成,稿源呢?我于是向我的诗人朋友约稿,因为时间紧,向外才约到6篇。剩下10篇我自己写3篇(其中就有《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其余7篇我开始发动全公司员工来写。公司的员工大都大学刚毕业,全无写作经验,且这次的选题又是情爱,大家都只是笑而不答应。我从两个角度鼓动他们:1、多方锻炼自己不是坏事;2、稿费也是一笔额外收入啊。在我的游说下,几乎每个员工都写了一篇,不合格的我尽量改到合格。一周后,稿件到齐,我重新做了修订,题目改得吸引人些,内文字句理顺些,然后和美编一起排版设计,在篇与篇之间我找了15幅漂亮的美女图做过渡页以加强视觉效果。这期间,校对、联系出版社的书号、封面设计(公司封面设计是拿到外面公司做的)等等,着实忙碌。 2003年8月1日,一本紫色的封面印有两行我撰写的广告语的《天不亮就分手》的书分发到了每个员工的案头,那一刻我安静而激动,知道我在北京的生存有了依据。下班后人去楼空,我翻阅挺拔芬香的新书,看着上面我修改过的每个标题,突然有了写作的冲动,我迅速写下了《天不亮就分手》等8首诗,全部用书上的标题,其中就有后来为大家熟悉的《像杜拉斯一样生活》。诗中那种加速度的思维和分秒必争的行动感,那种高频率快节奏的语速语调几乎是北京许多公司呆过的人的共同感受,念读该诗你将有几近崩溃的体验而这正是北漂中人生存状态的写照:脑再快些手再快些爱再快些性也再/快些快些快些再快些快些我的杜拉斯…… 《像杜拉斯一样生活》,一首狂放的同时也是绝望的诗。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可能吗,我曾经在一首诗中这么写过:杜拉斯,女人的梦游者和可能。其实我想说的是,杜拉斯更像女人的梦游者,她代替众多优秀的被躯体捆绑着的女性完成梦游般的任性理想。我幸运地拥有她的一道掌纹——直贯拇指,我知道杜拉斯就是用这道掌纹来写诗的。杜拉斯写诗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用一生解释了什么叫诗。她用真性情的活着来完成一部名为《杜拉斯》的书,每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她的一生都是一部书,阅读名人传记我们将发现,但凡创造出不朽之作的很少有活得风调雨顺现世安稳的。 但我累了,我不能像杜拉斯一样生活在诗中我如此写到。 但我曾经在生命的某个时段无限地接近杜拉斯它最终经由这样一首诗留下接近的痕迹,仅仅只是如此我就将感谢共和联动那教给我生存能力的半年。 杜拉斯只有一个,她无法复制! 2009年5月28日,北京。

(0)

相关推荐

  • 急遽多元的时代,诗人何为?

    李犁 新诗已逾百年,当下诗坛是最繁荣也是最热闹的时期,写诗者和作品都是最多的.有人说数量多但优秀的少,这值得商榷,因为现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的诗,都强于被称作文艺复兴时期的八十年代的很多作品.还有人 ...

  • 【微榜微评】薛合秦:简论刘洋东先生诗作

    [作品赏析] 由于时间关系,我拜读诗人刘洋东诗作不够深入.但总体印象是其诗作大气,有厚度,所涉生活广泛,且对诗的多样性与表现方试上有创新开拓.一些诗作从军旅生活的写作角度入手,再回到文学写作的自然状态 ...

  • 林莽简介、诗歌写作和工作概况及创作年表

    林莽简介: 林莽原名张建中,1949年11月7日生于河北徐水.在北京读小学和中学.1969年到白洋淀(安新县北何庄)插队,同年开始诗歌的写作,后成为白洋淀诗歌群落的主要成员.1974年底回到北京,先后 ...

  • 评论|二月蓝《闪电不可忽略》

    二月蓝的诗人身份,我认为有两种.一种是有志做一位独具一格的抒情诗人,兼顾意象写作.她的抒情诗创作历程我无法见证,但一直在追寻她诗歌中的深意:她的抒情是冷静的,巨质的,大小分离的.文字在她手中,细如钢针 ...

  • 在深入生存中仰望漂泊的激情(路也访谈)

          在深入生存中仰望漂泊的激情                    --路也访谈 初次访谈时间:2006年3月6日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补充访谈时间:2014年5月4日 地点 ...

  • 文穴评论|杜拉斯论写作:何物不成书?

    采编:LIT.CAVE 工作室 来源:LIT. HUB/杜拉斯 以下改编自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写作>: 我想讲一个我曾告诉米歇尔·波特的故事.她拍了一部关于我的电影.当时,我处在一种可称之 ...

  • 如何走进“智慧文旅”时代?文旅生产力高峰论坛等你来!

    ‍‍‍‍‍‍‍‍‍‍‍‍‍‍‍‍‍‍‍‍‍‍作为中国房地产多元化发展的研究者与记录者--地新引力峰会,将迎来第5周年.这一次,不仅是对过往5年中国房地产多元化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无线展望.届时,九大热 ...

  • 杜拉斯:一生情人太多记不住谁是谁,最后一个情人比她小40岁

    1914年4月4日,春雨连绵,杜拉斯出生于越南西贡.她的父亲亨利.多纳迪厄和母亲玛丽.勒格朗都是纯正的法国人.母亲玛丽是一名小学教师,跟着同为小学教师的前夫弗拉维安结婚不久,便双双来到这片热带丛林,谋 ...

  • 毛姆膜拜、杜拉斯痴迷:这部绝美神作,写尽爱与欲

    近百年来,文坛上有一部如梦似幻的至高神作,影响力太大了. 哈佛著名文学教授布鲁姆说:它超越了所有可以评判的西方经典. 导演王家卫因为对它的喜爱,直接把他的句子放进电影里. ▲影史杰作<东邪西毒& ...

  • 杜拉斯[法国女作家]

    1940年-1942年同菲利普·罗克合作,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法兰西帝国>.在书业俱乐部工作,<塔纳朗一家>遭到伽里玛出版社的拒绝. 1943年参加莫尔朗(即弗朗索瓦·密特朗) ...

  • 杜拉斯《情人》经典语录句子

    杜拉斯《情人》经典语录句子

  • 【郁氏文化】我的中学时代 (文∕郁时元)

    郁氏文化 我的中学时代 文∕郁时元 由于我小时候在家调皮捣蛋,父母过早地把我送入学挍.在一九七四年下学期,十一岁的我就进入了初中. 初中一年级共有八十多个同学,分为两个班,我被分到初一(1)班.读初中 ...

  • 叛逆生猛!“荡妇”杜拉斯,一个被作家耽误的妓女!一生情人无数

    "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就会是个妓女." "我爱男人,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 ...

  • 读杜拉斯《情人》:爱情外衣下的人性光辉

    什么时候能够读懂<情人>,或者说,看着<情人>这部充满戏剧化但背景又写实.赤裸的作品,取决于我们彼时彼刻的心境. 如今的我,在时间可以挥霍无度的自由自在的日子里,不匆忙寻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