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活成什么样子?

文/两又同齐

01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网友的问题,他说他活成了父母期望的样子,老师喜欢的学生,朋友喜欢的自己,好像自己就是为了取悦他们而活,一旦他们表现出不高兴,就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什么事情惹对方不高兴了,可是自己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但是又不知道真正的自己会不会被别人喜欢?也没有勇气去尝试。那人到底是该活成别人心目中的自己呢?还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貌似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希望别人接纳自己,于是无形中我们学会了委曲求全,我们学会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学会了息事宁人,然而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的时候是心甘情愿,有的时候是迫不得已。如果是迫不得已,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很累,一切都在围着别人转。其实说本质,还是我们自己内心对自己做这件事情不认可,但是脑子告诉我们必须这样做才能得到周围人的喜欢。结果证明脑子是对的,但是心里的确很不爽。

02

这让我想起来最近网上闹的沸沸扬扬的北大大学生杀母案,这个孩子是学校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同学眼中的学霸,邻居眼中的孩子楷模,亲戚眼中的孝子,母亲眼中最棒的孩子。这些光荣的头衔下,这个人貌似是人人认可以及品学兼优,没有任何缺点的完美人,竟然将自己的母亲送到了天堂,还美其名曰结束痛苦。

结束谁的痛苦呢?或许是母亲含辛茹苦的扶养,恨铁不成钢,成人成才的痛苦,也更可能是他自己的痛苦吧!他活成了人人希望的样子,活成了母亲希望看到的样子,却唯独弄丢了自己,长期的为了满足母亲的各种要求,一直在压抑自己内心的渴望,但是又无法将外在的自己和内心的自己和解,于是在这种纠结的,压抑的,以及无法诉说的思维矛盾挣扎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他心中的另一个声音出现了,一种自己难以控制的魔鬼的反抗意识让他自己谋划了一场看似解脱的谋杀案,其实是将他推向了另一个深渊。我们在惊讶之余,在斥责孩子之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为什么孩子的内心会扭曲?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动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03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人成才,希望他们不要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希望他们活的比自己更好,更优秀。然后会无意中将自己曾经未达到的遗憾灌注到孩子体内。让他们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去实现自己未曾达到的目标和梦想。我们将孩子看成了自己手中的一个器材,道具又或者是一个商品,让他去完成我们自己的某种使命,却忘了他们也有灵魂,也是个单独的个体。

我们打着所谓“爱”的旗号然后不断的控制他,命令他 规劝他,然后周围人也一起附和让孩子体谅父母的用心,让孩子听父母的话。却从不给予孩子机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我们用权威和所谓的爱让孩子屈服于我们的指示,而不是心甘情愿的臣服与模拜。

我们从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忙着给他各种启迪:胎教,艺术,大脑开发,罗辑思维,奥数等等,然后就像管理树苗一样不断的修剪,不断的拨正,却忘记了草木也是各有千秋,白杨有白杨笔直的美,梅花有梅花弯曲的情。孩子也一样,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轨道。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将孩子身上的缺点一点点去补救和削去,更在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促使其成长。将这些优点成为孩子未来的立足只本。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发现并且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我们认为的样子。

任何一个强压下的弹簧,在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必定会反弹,要么伤害周围人,要么自断其骨。任何一个只是用脑屈服于别人的人,他终究要过着拧巴却又无法释怀的生活。

所以对于我们自己,要么就心甘情愿的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要么就放开手脚,努力的做心中的自己。对于下一代,多一点包容和理解,让他们去成就他们自己的人生,我们要做的不是杀马鸣警,而是扶上马,送一程。

更多内容:

你能掌握生活的度吗?

任何一个好的关系都需要相互成就,然后相互生存

没有太早,也没有太晚,其实一切都是刚刚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