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织到布面经染色后出现横档,往往损失很大,且难以弥补,尤其是因原料混和问题造成的横档几率最大,且造成的横档数量大、损失大。如何做好多种纤维的混和呢?
产生布面横档的因素涉及纺织染全过程,其中单就纺纱过程就有很多原因,涉及纺纱原料、工艺、环境、操作、机械等各个环节及各个工序,如原棉成熟度差异、重量不匀、纤维混和不均匀、推陈出新不到位、捻度不匀、毛羽差异等等。根据会议计划安排,这里主要介绍如何做好多种纤维混和,有效避免布面横档产生。优点:两种及以上纤维直接按斤重比例排包,在清花工序、梳棉工序经过混和、成卷、梳理、并条等工序,生产简单,安排方便,当某种纤维可纺性较差时,与其他纤维进行棉包混和生产,还可改善可纺性。缺点:有时由于纤维性质差异较大,回潮率相差大,成包原料松紧不一,造成圆盘打手抓料有多有少,从而产生纤维混和不匀,即混纺比例不稳定,易形成布面染色横条。优点:两种或多种纤维在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分别单独加工生产,形成生条,在并条工序按比例混和。如化学纤维与棉混纺时,由于原棉含有较多杂质和短绒,而化纤比较清洁,为便于清除原棉中的杂质和短绒,一般多采用原棉与化纤分别经过清梳工序处理,然后在并条机上按预定的混纺比进行混和。涤/棉混纺大多采用这种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混纺比易掌握。缺点:两种或多种纤维在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分别单独加工生产使生产流程增加,管理复杂程度增加,混和不易均匀,需要增加并条道数,多采用三道并条工艺;可纺性不好的纤维经清花、梳棉工序有时不好做;用工、用电等成本增加。原料排包要严格按排包图进行,实行定包定位。由于圆盘式抓棉机的打手围绕中心柱运动,中心环的弧长较外环的弧长短,因此抓棉机抓取内环的纤维时,同时抓取外环的多包纤维。即置于内环的纤维可以均匀地混和在外环的多包纤维之中。根据这个原理,小比例的原料、主要成分的原料及长度较长的原料置于内环,有利于原料的均匀混和。不同纤维包排列位置要与上盘料排列位置一致。同种原料在同一圈内沿着其放置层圈圆周均匀分布。由于纤维包的松紧程度不同,抓棉机抓取纤维的大小不同,必须将密度大的纤维包置于内环,有利于抓取纤维块的均匀性。棉包排放要实行“轴向错开,周向分散”的原则,棉包排好后,要低包松高,使高度平齐。使用圆盘抓棉机时,最好两台并联使用。原料在进入清花车间使用前,对于原料回潮率差异较大的成包要预先松包,采取加湿或去湿措施,平衡回潮率,保证上机原料回潮率基本相近。如果两种以上纤维性质、可纺性差异较大,混和时可以采用盘混,但有时需要预混,预混又分为手工预混和机械预混,手工混适用于生产量较小的时候,如小样几十公斤、几百公斤,人工将多种纤维撕开预拌和;机械预混适用于批量生产,两种纤维按比例排包,经预开松后,将散纤打包成件再重新排包。通过预混手段可以使两种纤维在清花工序较容易充分混和,再通过梳棉的梳理、混和及并条工序的牵伸并合,能够保证纤维按比例均匀混和。举例:粘胶与锦纶混纺纱,锦纶不易独立成条,可通过盘混的方法,将粘胶与锦纶先机械预混并成包,其成包纤维再经盘混,既可保证纤维混和均匀,又可改善纺纱生活。生产混纺纱,回花种类多,车间要设立专人管理回花,在回花收回时要做好标识(品名、成分等),定点存放。凡可搭配混用的回花回条需经过处理后,按比例进行混和后打包定重成件配用,以确保各成分混合均匀,成纱混纺比准确。对回花回条的搭用要确定排包点,确保抓取均匀、成纱混纺比例的准确。一般回用的下脚料排在圆盘的内环线上,并且相同的下脚料要错开排包,保证抓棉机抓取的均匀性。回花回条使用比例一般控制在3%~5%范围,且注重盘与盘、批与批之间使用稳定。条混可以保证长片段纤维混和均匀,保证混纺比例准确,从而使布面效果较好。但条混一方面要有良好的生条重量均匀度,另一方面,要合理确定并合工艺,来降低混和不匀。(1)提高分梳效能,促进纤维良好转移,改善棉网结构。梳棉工序要选用优质针布,加强对纤维的分梳,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棉网清晰度。确定合适的锡林与刺辊的线速度比,保持较高的锡林转速,降低刺辊转速,增强纤维从刺辊针面向锡林针面的良好转移,减少刺辊返花,有效减少棉结和改善棉网结构。锡林至盖板间的隔距偏小掌握,生条定量偏轻掌握,锡林至道夫间隔距偏紧掌握,加强梳理和促进纤维良好转移。棉网张力牵伸倍数偏小掌握,以棉网不下坠为宜。(2)统一同品种各机台的工艺参数,规范抄针的周期和顺序,减少机台的落棉差异,降低台间生条重量的外不匀。对小漏底入口隔距、盖板速度、前上罩板上口隔距等影响落棉的工艺参数严格把关,挡车工在换卷操作时,应采用斜搭头的方法。在开车操作时,要按照操作规范要求把开关车前后的一段偏轻的条子拿掉。采用清梳联设备时,在梳棉机上加装自调匀整装置,并进行定期检查校正,充分发挥其作用。我公司近年进行了清花成卷工艺改简易清梳联技术改造,由于未配置混合环式的自调匀整装置,纺化纤生条定量时有波动,从而造成生条重量不匀率偏大,影响了布面质量。我们一方面在继续改进管路设计、调整电气的同时,还进行了生条重量内不匀与外不匀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技术的实践。生条重量内不匀控制:单台梳棉机不以一次检测3段的生条平均重量调整工作(重量)负压,而以自本次向前3次共9段(即含本班的1天内)的生条平均重量对照允许偏差值是否超限决定调整工作负压(重量)。尽量控制生条定量不能长时间的在标准重量的上偏或下偏区间运行。生条重量外不匀控制:16台梳棉机生条一次48段平均重量必须在标准偏差值范围内(16台梳棉机生条一次48段的平均重量允许偏差值严于单台机的一次3段平均重量允许偏差值)。若超过48段的平均重量允许偏差值上偏或下偏时,该次检测其中超过单机平均重量允许偏差上偏和下偏值的梳棉机就须作(重量)负压调整。实施生条重量不匀率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后,我们对生条、并条、粗纱不匀率及最终成纱质量进行了统计比较,实施后,半制品、成品质量均有提升,对生条重量调节次数减少。为保证多种纤维混和均匀、混纺比例准确,并条工序需要确定合理的混和方式。有时需要采用预并工艺,对一种纤维或两种纤维的生条预先并合,再与其它纤维条进行并合。如生产精梳涤棉系列产品,需要把涤纶生条进行预并,一方面提高纤维伸直度,另一方面降低涤纶条的重量不匀率,可以保证其与精梳条混和均匀,改善成纱质量。在上面已经举过粘胶与锦纶的混纺案例,再举一例。如羊毛与细旦涤纶的混纺纱的生产。首先,为了提高羊毛的可纺性,需要对羊毛使用和毛油进行预处理。其次,考虑到羊毛纤维的卷曲特性,在清梳工序单独生产的技术难度较大,可以采用人工预混的办法,把预处理过的羊毛与细旦涤纶层层铺撒、均匀混和,再经过清花、梳棉、并条工序,可以实现两种纤维的充分混和,并提高纤维的可纺性。三种纤维及以上数目纤维的混和生产的纱线已经成为常态,对于这样多种纤维的混和,一定要搞清纤维的性质,掌握可纺性能,可以在圆盘混的就盘混,清花圆盘先混和两种纤维,对梳理专件器材要求较高的纤维考虑单独成卷、成条。如T中空、T阳离、T超细旦三种涤纶的混纺,考虑T超细旦纤维对梳理针布要求高,可考虑T中空、T阳离盘混制成生条,T细旦纤维单独做成生条,再在并条工序通过三道并合,进行三种纤维的混和。有时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纺,其中某个纤维的比例可能不足10%,如生产C65/T30/导电纤维5这种比例的纱,由于导电纤维的比例只有5%,可以考虑两种方法:一是盘混和条混相结合的工艺,先按照盘混工艺,把涤纶与导电纤维按比例混和,其纺成的混和生条与棉条在并条工序继续进行三道混和,可以达到混纺比的要求。另一种方法是涤纶、棉、导电纤维各自经清花、梳棉纺成生条,考虑导电纤维的比例低,在并条工序实行两步混和,第一步是把涤生条与导电纤维生条按比例进行混和预并,第二步是把生成的预并条与棉生条进行三道混和,可实现混纺比例,保证混和均匀。单染品种是指在染色时对混纺的纤维采用留白工艺,只染其中一种纤维的产品。我公司的单染品种主要是涤粘纱、涤棉纱,通常是染涤纶,留白粘胶、棉。单染品种对成纱纤维混和均匀度要求、分梳要求较高,如有不慎,染色后的产品易出现纬向色差横档和布面棉结问题,而色差横档在未经染色的坯布上比较难以分辨。对于单染产品,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混和工艺,还要确定良好的分梳工艺。以涤粘混纺纱为例,采用盘混工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三道并合,效果更好。在质量控制标准上,要加严对混比的控制,可以控制在±1%范围(行业标准混比控制标准为±1.5%)。另外,不同产地的涤纶混和后染色,也会出现色差。使用不同产地的涤纶原料要进行染色试验,针对色差严格控制混和比例。排包时,不同产地涤纶进行交叉摆放。1、化纤混纺时,原料使用前必须做好纤维染色对比试验或白度试验。每次使用时,按照推陈出新的原则,先生产的化纤原料先用,如染色、白度差异较大的化纤批号在使用时要进行换批。小批量的品种原料要统筹安排,一次性统一配料。对于棉纤维,要严格控制好成熟度包间差异、接批差异,要保证混和棉的指标、色泽基本一致。要定期检测纤维混纺比例,及时掌握纤维混和情况。2、清花工序要注意改善卷子不匀率,控制好棉卷纵横向不匀。主要做到:提高单机运转效率,保证棉箱存料高度、密度正常。合理调节好抓包机打手下降动程、单机棉箱光电位置、挡板开口位置、棉箱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打手速度,要保证光电装置、洋琴调节装置灵敏有效。定期检查清花天平罗拉至综合打手隔距参数,保证综合打手抓取纤维均匀。做好自调匀整装置的检查与维护,确保有效使用,避免成卷重量不匀产生。车间定期抽称成卷重量,控制好正卷率,降低卷子重量外不匀。3、清花圆盘工要勤巡回,注重多种纤维混和的唛头把关,运转中不得缺唛头生产,发现成份缺少要及时关车,将剩余花堆成一个棉位,重新上包。梳棉挡车工要严格按品种标识要求使用棉卷,并注意标识分清、不得错用。不同品种相邻机台回花、回条要分清、分放、回送。停开机台上的成卷及时送其他机台生产。4、挡车工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并合数要求生产,严禁多、缺条,发现粗细条要及时反馈处理。翻改品种时,保证品种与品种间的分清。严格按照周期测试并条定量,发现偏重偏轻及时调整,确保混纺比、长片段重量控制准确。要定期检查并条光电自停装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光电失灵、缺条生产。5、多种纤维混和纺纱,一般来讲原料品种多,各类回花也多,选取的混和工艺要注意方便车间原料管理及回花的再利用,降低成本。纺纱过程中纤维究竟如何混和,取决于纤维性质、可纺性能、质量要求、设备及人员配备、混纺比例,取决于各工厂的实际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具体问题要具体应对,不可一概而论。只有根据自身特点,科学、合理、方便的把纤维混和均匀,有效避免布面横档就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