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学与思的有机统一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人生在世都需要学习,但怎样理解和处理学与思的关系,客观上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成才。孔子对学与思的论述,非常富有远见卓识,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与思考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原 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译 文:
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读书,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评 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需要思考,如果没有学习,也就不能单纯进行思考,所以,在孔子看了,学与思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彼此不能分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二者都有局限性,只有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业的发展进步。
实际上,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学习本身就应该包括思考,如果没有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停留在学习的过程和感性经验的层面,而不能达至理性思考的层面,因此,唯有通过比较全面系统和具体深入的思考,才能把学到的知识从感性化上升到理性化,从具体深化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实现知识的转型与升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原 文: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译 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评 析:
在思想史上,所谓不破不立,就是要敢于破除那些旧的或者错误的思想观念,才能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当然,这里的关键和难题是要认定哪些是不正确的言论。对于那些确实是错误的言论,我们应该敢于和善于给予应有的批判;对于那些不同于自己的观点,不能简单否定。所以,我们对待孔子这句话,不能简单化和片面的理解。对于一些思想观点的纷争,要实事求是,要在包容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原 文: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译 文:
孔子说:“仲由(孔子的学生,字子路),我告诉你求知的道理,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评 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这句话反映了人生治学与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律,对于人生非常重要。
孔子这段话是对学生仲由说的,孔子作为老师对学生真是千叮咛万嘱咐,希望学生能够领悟人生的智慧。但是,我们很遗憾的看到现实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是一些专家教授治学不严谨,甚至有沽名钓誉之嫌,不知以为知,敢讲话,乱讲话,以至于被人们讥讽为“砖家”和“教授”。事实上,恰恰这些名不副实的“砖家”和“叫兽”严重损害了真专家和真教授的声誉,甚至误导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认知判断。二是在网络与自媒体泛滥的前提下,自以为是者甚多,网上各种随意的谩骂与混乱甚至无知的观点随处可见,没有正确的真理观和是非观,构成了一种特有的荒诞风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只有做到“不知为不知”时,才能知不足,然后去努力学习,不断增加人生的智慧。我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从教三十多年,无论是授课还是回答学生的提问,坚持做到孔子说的“不知为不知”,从不随意回答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我的信条是:要给学生真知识,真思想,绝不做伪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