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袭人有多精明?三件床帷之间发生的事,透露了答案
袭人绝对是一个精明的女子。
她本是穷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里活不下去了,只有她还值几两银子,所以被卖进贾府。有幸跟了贾母后,人生开始搭上了顺风车,先是跟着史湘云,后来转投到宝玉房里。
对于她,薛宝钗比较尊重;林黛玉称她为嫂子;薛姨妈说她模样儿不用说,她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实在难得;王夫人说她比宝玉强十倍。
不过有人表扬就有人反对。宝玉的奶妈就骂她是一个狐媚子。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众人都说好的人为何会是一个狐媚子?其实这与她做的床帷之事有关。
01
袭人跟了宝玉之后,成为夜间一屋睡觉的大丫头,负责宝玉的起居,管理夜间所需的一切。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一疾而终后,贾母很快派了船只前来接林黛玉进京。考虑到自己年龄已大,林黛玉在家中又无兄弟姐妹做伴,林如海便派贾雨村护送林黛玉进京。
到了荣国府的第一天,贾母亲自安排林黛玉住处,让贾宝玉从碧纱橱里搬出来,让林黛玉单独居住。宝玉不愿意,愿意退到外面的大床上,把里面的房间让给林黛玉。因为两个孩子年龄还小,贾母最终同意。
当天晚上,众人安歇后,林黛玉一人流泪,丫环安慰她时,袭人从外面进来,得知林黛玉因为宝玉摔玉之事感伤时,细心劝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不仅如此,袭人还详细地介绍了通灵宝玉的来历、上面的字迹,安慰了林黛玉一回,方才回去安歇。
袭人此举,堪称贤良。三更半夜之际,面对陌生的林黛玉,她能主动地前去安慰,并据实说出宝玉的品性,让林黛玉心安,这种做法与贾府大多数看客下菜的人强百倍。
但是,袭人此举并非仅仅出于善心,后来,林黛玉长期寄居在贾府里,随着年龄的渐大,她不仅有了防备林黛玉之心,而且还私下里认为林黛玉有做不到位的方面,最终竟然发展成为“金玉良缘”的中坚力量,与林黛玉成为对立面。
所以从她的最终举动来看,她私下里看望林黛玉,其实是有所图的。
02
袭人床帷之间,做得最成功但最也是受人非议最多的一件事是“初试云雨情”。
贾宝玉跟着贾母到宁国府赏梅花,午睡时在秦可卿的安排下,到了侄儿媳妇的卧室安歇。在此期间,她梦游了太虚幻境后,在警幻仙姑的指导下,与兼美有了云雨情。
梦醒后被袭人发现了秘密,当天晚上回家,趁人不在时,袭人帮他换中衣时追问梦中所事,宝玉说出实情,因喜袭人娇媚,所以强行与她同偷试。
在这一过程中,袭人没喊没叫,而且在偷试之前,还含羞带笑。事情发生之后,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如果仅仅是为了主仆情谊,或者是袭人对宝玉情有独衷,袭人的做法没有问题。
事实上并非如此,袭人只举另有深意,她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成为宝玉的人,更是为了自己着想。
端午节期间,贾宝玉冒雨回屋,袭人出来开门后,他飞起一脚将她踢倒在地,到了晚间竟然开始吐血。袭人见血后,内心翻腾,心想着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由此推测,袭人所作所为,看似没有什么意图,其实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03
袭人做得最失败的一件事,是给薛宝钗创造机会。
炎炎夏日,薛宝钗和林黛玉在王夫人屋里吃西瓜,听到了王夫人把袭人被提拔为准姨娘。
林黛玉和薛宝钗吃完西瓜后,两个人同回大观园。林黛玉回房间洗澡,薛宝钗则进了怡红院。
怡红院内大部分人都在午睡休息,袭人守着熟睡中的贾宝玉绣鸳鸯肚兜。
两人闲谈几句,袭人声称自己脖子发酸,要出去走一走,请薛宝钗帮她照看一下贾宝玉。
袭人离开之后,薛宝钗坐在袭人刚才坐的位置上,看到鸳鸯肚兜秀的十分鲜亮,便忍不住做起针线活来。这一切对于薛宝钗来说,好像顺其自然。但是此事被林黛玉发现后,忍不住在院外耻笑。因为薛宝钗一向显得端庄,而且行走坐卧都是一派淑女风范,但是无人之际,她却派出了有悖于礼仪之事。
袭人为何这么做,她出去做事,留下一个千金大小姐替她“干活”?原因其实简单,“袭为钗副”,两人本质上一路人。自古以来,人以群分,袭人所作之举,其实是为薛宝钗创造条件。而这一切的背后逻辑是她认定“金玉良缘”一定会成功,她今后要与薛宝钗相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袭人是一个“心机女”。
04
袭人为何会在床帷之间下足功夫做事?
其实她有她的无奈。在贾府里,她是没有根基的。要想自己存活,她必须见风使舵,努力与那些确定性的目标人物接触。
林黛玉第一天到贾府,是重要人物。林如海官威显赫,贾母异常疼爱,她必须靠拢。
宝玉是她的终身依靠,她冒着风险与他偷试,目的是为了当上姨娘。
薛宝钗是将来她的主人,她必须眼光长远。
每一次做事,其实都是衡量的结果。从当时的情境来看,其实做的没有错。
但可惜的是,她不知道面临的贾府是一个末世,是一个腐朽的家族,她再怎么努力,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所以袭人最终被迫离开了宝玉,嫁给了戏子蒋玉菡,成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中的一员。
声明:本文系资料重点引自《乾隆庚辰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胡适藏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郑振铎藏本》【文/小涵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