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悦:丈夫5年和20个女人发生过关系,还想生二胎?怎么想的!

关键词:不被男友母亲喜欢 
卢老师好:
本人女,92年, 本科 年收入15w,原小县城长大,在2线城市上大学工作,有房贷无车,家里条件一般不能提供任何资助, 单亲,有一弟弟在读大学。
男友90年出生,专科 年收入10万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很稳定,他家就在2线城市,家里有房有车。
我们相处一年多,最近我和男友商量结婚的事情,但是他母亲不同意,原因是他家庭条件比我们家高,而且我的工作不是很稳定。
我认为男友就是那种适合结婚的类型,他会主动承担我们的经济支出,主动送礼物给我,平时也很关心我,生活简单情史简单。
但是他因为是单亲家庭,特别重视母亲的意见,他母亲不同意我们的婚事,他就一直拖着,既不想放手,也不能反抗母亲。

看得出来,他母亲很强势,几乎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他说什么都会被无视,没办法,我们只有分手了。
但是分手半年他,一直在联系我,希望能复合,她母亲因为我家庭条件差,才不同意,另外我弟弟在读书,他母亲害怕我将来会成为扶弟魔。
我知道他们家的担忧,我已经凭自己的努力在家乡付了首付买了房,还贷款也不需要多久,现在租出去也能抵一部分月供。
我们家还有一套老宅比较偏僻,一个小商铺,我弟弟是不需要我操心的。
我虽然家庭不是很好,工作单位不是很好,但是这几年我的工资都一直在涨。以后不能做企业高管也能创业或做个自由职业者。
我觉得我的个人能力是高出我男友的。后来他母亲也有些妥协了。或许是因为她也没有看到更合适的儿媳妇人选。
我的问题是:

1、他们这样的家庭我有必要嫁过去吗?如果去了他们家是不是会受委屈?
2、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城市的男生家庭都会在意女方的家庭条件?

如果实在不行,我可以等自己工作更好一点,存款更多一些,自己有能力在大城市买房,站稳脚跟再想结婚的事。
答:
婚姻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投资。
比起一般的投资来说,它投资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是时光一去不回头。
所以,在婚姻大事的选择,我们一定要比任何其他的投入更慎重。
慎重在哪里呢?

慎重就在你的“标准”上。

这个标准,一定不能是“毒鸡汤”。
比如你刚才说的一句话“他是个适合结婚的对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往往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其实背后的潜台词是:我对他没有心动的感觉,但是他对我挺好的,挺稳重的,挺有责任感的,所以他应该是个好丈夫吧。
一句话:我不爱你,但我觉得你挺合适。
这句话背后的三观就是: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爱,一种是心动,一种是适合。
心动这感觉太难搞,那我就去退而求其次去找“适合”的吧。
现在我想问你,你说适合的标准是什么?
无非就是社会上给你的那些标准答案。
男人对你好,听你的话,有责任感……
就像是小时候你妈非要你吃的胡萝卜,你不爱吃,可是你妈说,胡萝卜有营养,你必须吃。
你要吃胡萝卜,就要放弃自己的味觉,隔离自己的感受,硬生生地吃下去。
可是如果现在你天天只有吃胡萝卜的份,你会是什么感觉?
四个字:了无生趣。
其实,你前男友的妈妈已经开始投降了,你的前男友也一直都在挽回你,如果你足够爱这个男生,根本不会跑来问我,要不要和他在一起。
因为你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你:我没有那么爱他,我不想吃胡萝卜。
可是如果你放弃了这个“看上去很合适”的男人,你就又害怕走上一条“不寻常的路”,你害怕失败,害怕“过这村没这店”。
你内心不相信你可以应对更复杂的局面,比如你该如何与强势的婆婆相处?你该如何应对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如果别人介意你的家境,你该如何逆转局面?
你总是幻想,这个世界有一个万能选择项,你做了一次选择,就会一世安稳。
告诉你,人生的考试是无穷无尽的,你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考试,
你需要做的,不是寻找一个永远让你安全的答案,而是要提升你应对问题的能力,让你成为“敢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人。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你需要学会:
1、开始学会拥抱“不确定感”,开始去试错。
2、试错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你的标准。
3、值得我们去投资的婚姻一定要符合3个特点:
(1)它激发了你的激情,让你心动;
(2)它能让你和对方彼此深深懂得;
(3)遇到问题你们可以很好的合作应对。
如果你所爱的人和你有这三大化学反应,那你就不要犹豫,而如果达不到,那起码它要符合第一项——心动。
没有心动,就不会是真正的感情的开始,但如果没有后面两者,也不会是长期的关系。
我之前说过一句话,在这里赠给你:我不会给你安全感,我只想教你无所畏惧。
关键词:没有感情的夫妻能不能要二胎
卢老师你好!
本人女,32岁,月薪8千,二线城市,我家是重组家庭,亲生父亲经常家暴我妈,12岁时妈妈二婚嫁给继父,从小不被关注,缺爱孤独又自卑。
我26岁和老公结婚,如今儿子4岁,当3年家庭主妇后重返职场。
老公36岁,是公司一个小管理层,我孩子生下之后,我就发现老公不正常,和他的同事聊天记录暧昧,后来发现和女同学也有暧昧关系,
最后被我抓到实锤,他坦白说,自己是性瘾症患者,最近5年和20个女人发生过不正当关系,但是他又不愿意去治疗。

我感到很绝望,他发誓要改正,但是我发现他又出轨了,最近2年我都和他分房睡,看见他就觉得恶心,他现在也对我没兴趣。
我们只是为了孩子,为了面子做表面夫妻。因为我没有存款经济上我和儿子需要他的帮助。
他也从来没有在钱上亏待过我们母子,离婚的话我和孩子的生活水平会下降。
最近婆家和娘家,都劝我再生一个孩子,这样儿子就不用像我小时候那么孤独,也不会因为没有人陪伴而自卑,然后我突然就想再要一个孩子。
我的问题是:

我应不应该再要一个孩子?
孩子会因为有了一个弟弟或妹妹活的更好吗?
我们的关系适合再要一个孩子吗?
我不介意为了孩子一直和老公装表面夫妻。
答:
其实要回答你的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回答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人到底为什么而活?
心理学认为,人活着,主要就是为了完成任务。

完成什么任务?

就是从小未了的心愿。
何解?
比如你,从小经历了亲生父亲家暴,离婚,二婚,没有父母的关注,缺爱孤独又自卑。
这些都是“非人”的遭遇。
“非人的遭遇”会带来两大人生痛苦:

1、我不好。
2、没人爱。
两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人觉得自己足够好,很容易相信自己会被爱。
一个人如果被爱得足够,也会觉得自己足够好。
而反之亦然。
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也不相信会被爱,那么她的人生就要挣扎着回到“人性的位置”,那就是“我想好觉得自己足够好,有人爱。”
那么我们靠什么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有三种途径:
1、做巨婴:很多女人终其一生都要找一个男人来供养自己,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她只想要索取,没有能力付出。
离开了这个男人,她就会觉得自己又成了没人爱,不够好的小乞丐。
2、做圣母:很多女人终其一生的要到处创造婴儿,自己要成为所有人的母亲。
把内在小孩投射到别人身上,拼命去爱别人,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内化一个“完美的婴儿”的形象,以此完成她的梦想——
创造一个“完美母亲和完美孩子的世界”,以此覆盖她过往的伤痛。
但是这两种“解题方式”,从本质上,都是“物化他人”,就是不把别人当人看。
做“巨婴”就是把别人当奶瓶,只有索取,没有付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可以承受这种“单向的关系”。
那做“圣母”呢?也是“没有人性”的。比如你现在忽然有一个冲动,要再生个孩子。
为的就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孤独、自卑。
问题是,你问过孩子意见了吗?

你的孩子她需要有一个兄弟姐妹解除他的孤独感吗?
当你生了孩子以后,你的精力和注意力起码要有很多都要被分散给新生儿,那么你4岁的孩子会怎么接受他的“损失”,
本来属于他的爱,现在要分一半给其他人,他会不会因此感觉到“孤独寂寞”?
还有,你觉得兄弟姐妹会成为朋友吗?

有血缘关系就会有友谊吗?
你亲生爸爸,亲生妈妈都和你有血缘关系,你觉得他们对你有友善吗?
同理,我见过兄弟姐妹有亲情,也见过兄弟姐妹之间彼此伤害的,你怎么那么确定,你生出来的孩子,就一定不会成为伤害你现在的孩子?
更可怕的是,你让新生儿出生在这样一个早已“徒有其表”的家庭里,孩子没有办法选择他出生的家庭,但你有选择是不是让孩子一出生就要面对一个“无爱的家庭”。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两个内心压抑的父母,还是幸福快乐的父母?
父母脸上自然的笑容,才是他一生幸福的起点。

这些,你应该很明白。
可是你从来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因为你被你自己的痛苦所造成的心魔控制住了。
你生这个孩子,就是为了治愈你的童年伤害而已。
为了弥补你自己的空虚,至于孩子要面对什么,你在意吗?
有句话说得好:为什么爸妈总希望孩子多穿一条秋裤,因为这个世界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
为什么孩子这么反感父母这种关心,那是因为孩子的潜意识知道,你所谓的关心根本不是指向孩子,而是指向你自己,
你为了解决你内心的冷,不负责地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
你自己的婚姻的麻烦没有解决,就试图用孩子弥补你的空虚,这就是“没有人性”的爱。
3、做成人
什么是成人?
成人就是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为别人付出。
一个人连自己的婚姻都搞不好,还要把孩子继续带到不幸的家庭里,把孩子对感情的需要视若无物,就违背了“成人原则”——
自己的问题不解决,却要去惹更多的麻烦。
别怪我说话不客气,
我没有指责你,因为从人性的角度上讲,
没有人愿意解决问题。
生孩子虽然对女人是道坎,可是比起改变自己的人生来说,其实容易太多。
但是生孩子是无助于解决你的人生主题的。
因为你的人生主题来自两个字“被爱”。
一个只懂得做妈妈的女人,是因为她从未真正体会过被好好爱的感觉,她最大的难度就是从为别人付出的激情中停下来,看看自己身上的伤口,
这个过程很残忍,因为她会体会到无限的悲哀、伤痛和愤怒以及“三无情绪”,这时候她最需要的是被理解,被接纳,被认同,被保护,被指引。
只有完成这个过程,她的人生才能从“永动机式的妈妈陷阱”中走出来。
才不会让孩子继承你的悲剧,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但愿你能醒过来。
—— 心有助,不孤独 ——
很多时候,我们在感情中、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抑郁、狂躁、我们偏激的性格等等等等,往往可以追溯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

原生家庭!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做的心理咨询中,绝大多数人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会有点问题。
特别是在感情问题上,一抓一个准。
糟糕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或许需要用一生来治愈!但是也不是没有治愈的可能。
如何疗愈自身的阴影,不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