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思渺渺寄南国(外一首)

浣溪沙·晚秋
芦苇拨弦撩绿波,
奥塔科馆共婆娑,
叶铺五彩秀婀娜。

秋尽冬临霜降落,

忆思渺渺寄南国,
云无踪迹怎依托?
——2019年10月27日
赞点宗师践知行
——出席“郑公盾科学文艺思想研讨会”有感
10月22日上午,郑公盾科学文艺思想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407会议室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和科普编辑与出版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与出版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颜实主持,科普界、出版界专家学者以及郑公盾先生的亲属、同事等30余人参会。
郑公盾先生,原名郑能瑞,中共党员,卓越的科学文艺理论家、文学艺术评论家和资深的教育出版家。1919年出生于福建长乐,大学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广西大学政治系、协和大学历史系,1949年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曾任杭州第一中学校长,杭州市文教厅研究室主任,《学习》杂志社办公室主任、代社长,《红旗》杂志社文艺组组长,科普出版社总编辑;兼任中国科普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委会主任委员等职。
郑公盾著述颇丰,出版有《<水浒传>论文集》《鲁迅与自然科学论丛》《萤火集》《茅以升——中国桥梁专家》《科技史话》《缅怀集》《简明中外医史手册》《科普述林》《科学文艺史话》《马君武传》等作品。他还参与组织创办了《现代化》《知识就是力量》《中国科技史料》《科学大观园》等刊物。
今年适逢郑公盾先生百年诞辰,研讨会深切缅怀郑先生,回顾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科普事业呕心沥血的过往。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文艺报》原主编郑伯农,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科学普及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王晓义,北京国际职业学校高级教师郑维分别作重点发言。刘德贵、余俊雄、耿守忠、宋宜昌、高志其、薄俊惠等回忆了与郑先生相互交往或共同工作的往事,与会人员从不同视角分享了郑先生追求真理、忠厚为人、认真做事的点点滴滴,并从郑先生一生丰厚的著述中梳理了其创作特点,以及其科学文艺思想的内容和形成过程。
我被安排第一个作重点发言,发言以“四缘”“四品”为主线展开。所谓“四缘”,是指我被任命为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的日子,正好是郑公盾先生的忌日——4月16日,实为机缘巧合;两人都先后在科学普及出版社工作,又是一个缘分;都曾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我是公盾先生的隔代后任,更是难得缘分;此外,就职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期间,我一直致力于郑公盾先生编写的《一代宗师马君武》图书的出版,今年得以如愿面世,两人缘分实在不浅。
我所说的“四品”,是指公盾先生的人品、趣品、学品、艺品。
人品:公盾先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追求真理,晚年致力于科学文艺研究与实践。
趣品:公盾先生情趣无它,一辈子酷爱读书,博览群书,可谓学识渊博。他由读书而求真知,由读书而出版,由读书而著书立说,编辑出版成绩斐然,创作著述作品丰硕。他为出版界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由此可见其趣品高雅。
学品:公盾先生创作极为严谨、认真,通过他撰写的《中国科学文艺史》等著作可见一斑。在没有计算机和网上数据库的年代,要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查找、勘校,没有“板凳能做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精神,要完成这样宏大的出版工程,绝无可能。由此可见其学品之端正。
艺品:科学文艺创作需贯彻通俗易懂的原则,能被公众所喜爱。公盾先生的著作、文章思想深邃、观点独到,不乏真知灼见;其文体丰富、涉猎广泛、文笔巧妙,耐读耐看,读后颇受教益。由此可见其艺品之高,艺品之真,当为后人效仿。
会上,高士其独子高志其发言道:“高士其既是科学的高士其,文艺的高士其,文化的高士其,也是政治的高士其,哲学的高士其,宗教的高士其。他曾信奉基督教,后加入共产党。上个世纪80年代,气功风靡全国,《知识就是力量》展开讨论,于光远、郑公盾持反对态度,郑公盾曾多次去高士其家,希望高老出面表态,予以公开反对气功。其时,高老经人介绍练气功,自我感觉有效,其颤抖的手由练习前一天只能写一两百字,提高到可写两千字左右,故最终未表态反对气功,反而为其所练气功发明者所撰图书写序。”
研讨会上还举办了郑公盾先生塑像捐赠仪式,郑维女士代表郑公盾亲属向中国科技馆捐赠郑公盾塑像一座。
出席研讨会,感触颇多,会场即兴赋藏头诗一首,以表情怀。
郑乡八闽多儒俊,
公跨业界富才情。
盾墨投笔揭黑暗
科品著书彰光明。
学识渊博求真理,
文思泉涌冠群英。
艺德双馨存史话,
赞点宗师践知行。
——2019年10月22日
注:阅读本人更多原创作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携诗远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