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故事】王凌琴:洪善村有个“瓜老汉”
洪善村有个“瓜老汉”
文/王凌琴
在大荔县苏村镇一带,流传着一个“瓜老汉”办图书馆的故事。
“瓜老汉”是苏村乡洪善村年近八旬的老党员曹发庄,只要提起曹发庄,人们都异口同声的说,他是最可爱的人。
“瓜老汉”坐上席
一九八三年元月、渭南地区召开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代表会,来自各地的代表儿乎全是年轻秀美,引人注目的女幼儿教师。
会议开幕了,几位代表掺状着一位白发苍苍老人走进会场,众人投去了惊奇猜测的目光,“这是谁呀?”只见主持人走下台阶,亲自把老人扶到了主席台上。
老人穿着黑粗布棉衣,头戴退色的火车头帽,古铜色额头皱纹密布,
口中还缺了几颗牙。在这场合上,老人就显得有些土气。大家想,这可能是老劳模,或是老红军,有人投去崇敬的目光,有的则鄙视老人的寒酸。各种目光,聚焦在这个老人身上。
你道他是谁?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被县委组织部、宣传部评为“三秦活雷锋”、出席本次校外模范辅导员的曹发庄老人。
曹发庄是洪善村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识字不多,却对文化情有独钟,他看到村上的小孩没有课外书读,就自己花费五百多元,购买了上千册儿童读物,办起了家庭读书室,供儿童免费阅读,还背着书坚持十多年,到方圆十七所学校,分文不取摆起流动书摊,免费让小学生看书。累计行程千余里,不说当时,就是现在也是惊人之举。
正是由于他的爱心。他的执着,他被评为教育模范,兼村上学校少先队的校外辅导员。特邀参加这次会议。
听了老人的故事,许多年轻的教师感动地流下了热泪,一位带队的同志动情地说:“老人家,你的精神太感动人了,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当干部的每月都七八十块钱,还舍不得花钱为自己孩子买书,你把儿子寄给你的零花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全为孩子买了书;你一定有个啥想法,能不能把你内心的意想说给我们听听。”
老人小时上过私塾,读的是《三字经》、《弟子规》及四书五经,说起话来常常不离古训。他微笑着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小人谋食不道。咱年纪大了,为党做不了多少事,少吃个嘴,省下钱给娃娃多买几本书,让他们知书达理,比啥都好。”这就是老人的精神所在。
饿着肚子去买书
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既要谋道,又要谋食。然而在七十年代,国家的改革走了许多弯路,农村非常穷困。人们一日三餐瓜菜代,称盐买醋,靠着鸡下蛋。整天都在“谋食”上过光景,谁还有心谋道?
就在这极端困苦的日子里,老伴不幸去世,儿子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照料年迈的父亲。家里只有他和儿媳妇,及三个不懂事的孙儿。全靠儿媳妇在生产队里劳动过活。
在外工作的儿子非常孝顺,他想到家里的光景,总怕老父亲受了委屈,每月发了工资,先给父亲寄二十元、让他进回饭馆换个肚子。但老人总是舍不得花,他想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一天,他的孙儿拿着一本小人书翻看、巷院的一群孩子把孙儿围了个严严实实,孩子们如饥似渴的挤着争看。曹老汉当过解放军,当过民兵连长,土改时当过农会主任,又是老党员、认识几个字、思想境界可比一般人高了许多。看到孩于们对书渴求的神情,他的心里心在翻江倒海:小人书一两毛钱、却根少有人给孩子们买。乡亲们太穷了,连称盐灌醋的钱都没有,哪儿来的钱买书?农村孩子太可怜了。
这天,他连晚饭都没吃,躺在床上思考,自己村上三千多口人,是个大村子、这多年却才出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学生,十个生产队的会计全是小学文化。大队的支部书记、村长,连续当了十几年、文件都看不懂、报纸不会读、每次组识学习、都是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常受外国人欺负、还不是吃了一穷二白文化落后的亏。
想到这里,老人心中有了主意。
不能让孩子们肚子受饥、也不能让他们精神上受饥荒。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了苏村书店,把儿子寄来的二十元钱全都买成了书。
从此以后,可他不吸一支烟、不喝一杯酒、不进一次饭馆,不买一块糕点、一件新衣,儿子寄来的钱全买了书。
儿媳知道丈夫给父亲寄钱,但父亲怎么花,她从不过问,她知道老人一辈子穷光景过惯了、花钱仔细,有俩钱往往都给孙子花了。
这天,村上过古会,她给了父亲三块钱,让他带孩子去上会,吃个零嘴。
谁知他来到会上,却把钱买了书。并和孙儿订了“攻守同盟”,嘱咐道:“爷给你买书可不敢让你妈知道,知道了往后就买不成了。”孙儿高兴地说:“保证不说。”
回到家儿媳关切地问:“你爷孙俩在会上吃的啥?”他怕孙儿露了馅,忙抢先说“吃的油糕”
孙儿哈哈大笑,儿媳也甜甜的笑了,
一次生产队派他出差,他却背了几个玉米面馍,同路的见他背着干粮,开着玩笑说:“儿子给寄钱和粮票,队上还有出差费,实想说你吃大肉泡,让我们闻闻香,你却舍不得花一毛,省的钱是怕你故后无棺材?”他笑道:“不管啥只要吃饱就行,省的钱给娃娃买本书,回到家娃也高兴。”
街道独此一家书店,他是为数不多的老年顾客。一天,他领孙儿散步,进了店,营业员一见就笑嘻嘻地说:“老伯又来啦,最近刚进回一批新书,你来选。”他本来衣兜羞涩,却下意识地捏了捏衣兜,空无分文,就让孙儿回家拿了些烂鞋卖了,买了两本书,爷孙俩乐滋滋地回了家。
一个星期天,儿媳铺着席在院子晒麦子,上地时让他看着。一会儿来了一帮孩子让他讲故事,他是有求必应,给孩子聚精会神地讲开了,古代的《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凿壁借光》等等,讲得津津有味,又把当代的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的故事讲得生动感人。结果被一群鸡给钻了空,连吃带抛,麦子抛得满地都是。儿媳进门,看见席上爬满了鸡,气急了,铁青着脸发火,“爸,你看的啥鸡,鸡把麦子吃完了.......”
他看见不由一征,这下麻烦大了,像个犯错误的孩子,站不是站法,动不知咋动,只是掂着脸微笑,无话可说。
这些事传开后,不懂的人们都说他人老了,变傻了,脑子有毛病。舍不得花钱吃,却舍得花钱弄闲事。
不管谁怎么说,他全不在乎,仍坚持这样做。就这样省吃俭用,日积月累,家中图书达到了上千册,他就在家办起了图书室,吸引了全村孩子。他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很快,他有了新的认识,光在本村受益面太小了,怎么办?他马上行动起来,把书打成包,背着书到全公社各个学校摆摊,不要一分钱,让孩子们免费看。
教师感动了,各校都相继聘他为校外辅导员,并推荐他参加了县上的教育系统先进会,让他介绍经验,他一五一十的向大家介绍了他的想法做法,他不是在炫耀自己,而是发自内心的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
他家屋子里,大队、公社、县上的模范共产党员,五好家庭奖状,光荣榜贴满了墙。还有省上、地区奖牌、锦旗。名声越来越大,请柬不断,凡是听他报告的人,纷纷评论,都说,老人的精神太感人太可贵了!
这时,亲戚朋友及村里人都说他“傻了”,怪罪儿媳说,日子这么困难,老人胡花钱弄闲事你也不管管,只让他出风头,图名声。
儿媳既怨恨又心疼地说:“唉,怎么不管,你替他着想,磨破嘴皮,他总是陪着笑脸不作声,有何办法。人老了,母亲不在了,娃他爸不在家,吃的这么瞎,看着怪可怜的,不忍心,只要他高兴,就随他吧。”
一位侄女专门来到家里数落他:“六叔(叔伯排行老六)人家人老了都图吃吃喝喝,我哥给你寄来钱,是为你吃得美美的,你咋舍得把钱胡花,弄闲事,图个啥?文革时家里哪么多书都被人烧光了,现在可弄这,让人叫你傻老汉。”他只是满脸堆笑不说话。
侄女婿是个知理人,为了让老人得到支持,堵住别人的嘴,故意
炫耀道:“你懂个啥,谁说六叔傻,傻人还能登报上广播?”
侄女不说话了。
收包裹,遇难题
一九八二年九月下旬,邮局送来一个包裏,投递员高兴地问:“曹伯,你家谁在国外?”他不假思索地说:“没有!”
“哪谁给你从国外寄来包裹。你看这姓名地址都写得清清的,你再仔细想想、有没有亲成朋友在国外?”
“也没有。”
投递员拿着包裹再看说:“这可能是英文,绝对没错。”
这下难住了,国外无亲无友,这包裹接住还不敢随意拆,老人把包裹抱到大队,而大队于部无一认识英文的。最后只好送中学,求英语教师翻译,先把地址搞清。
经过翻译,是从英国寄来的。打开包裹,全是儿童读物及几十张照片,内加一封信,全是英文,照片更陌生。他感到莫名其妙。
怪了,英国谁给我寄这些干啥?
翻译后,信是这样写的:
曹发庄同志:
最近我随团访问了中国,说实在的话,我非常喜欢你们的国家和人民。
在华期间,我读了《中国日报》(英文版)所载,你在家中为孩子们办个图书室,作为一个教师,我认为这是件很有意义很好的事。寄上几本儿童读物,请查收。
顺敬
卡斯林琼斯
原来照片是友人和爱人的合影,及英国名胜古迹,还有风景照、杂技表演等。
一切都明白了,老人非常激动,他这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大老粗,被人们叫了十几年的“瓜老汉”,如今竟得到国际友人的敬佩与支持,为我们的国家增了光彩,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老汉觉得,自己做的事没有错。是对的,那么,这辈子就值了。
作者简介
凌琴,姓王,平生喜文学,爱绘画,好音乐,乐文史,更崇书法。多年笔耕,舞文弄墨,艰难前行,一串脚印。自以为天地间一匆匆过客,如草芥之于土地,浪花之于江河,微留划痕,仅此而已。歌曰:我所生兮渭水边,我所居兮沙之苑,此生无成兮自嗟叹,惟将余光兮写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