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一毛钱的票价,卖出1.6亿票房,为何比现在的电影还火
《少林寺》1毛的票价卖出1.6亿的票房,从而得出观影的人数为16亿,很多人都是二刷,或者是三刷。这种反复观看的现象,现在基本上都不存在了。
那么,为什么当时能有如此的观影热潮,而现在不可能有呢?首先,那时候的《少林寺》放映,很多观众不是自己买票,而都是采用的是各单位包场的办法。
观众中就有一部分人,对战争片,对武打片,天生不感兴趣。但因为是单位包场,你不去的话,也不会给你退票钱。因此,很多并不想看的观众,也跟着一起看了这部电影。这部分观众就是到了现在,他们也不会自己花钱去看《战狼2》或者是《少林寺》的。
再有,娱乐生活极度缺乏。这也造成了很多人看过一遍,还会再看的情况。你晚上就是不去看电影,也没啥事干。1982年,几十家也没有一台电视机,与其厚着脸皮去人家看电视,不如花上一毛钱去看电影。
但是,现在的娱乐生活要丰富得多。看电视,上网吧都已经算老土了。玩手游,看比赛,看演唱会,听相声,上夜店甚至广场舞乃至夜跑,暴走都有相当多的拥趸。而看电影,只是多项选择中的一个答案。
还有,就是票价便宜。当时一个刚上班的职工,工资20块钱左右。一张电影票只相当于他一个月工资的200分之一。这个票价还相当于当时的两根冰棍。,就是票价便宜。当时一个刚上班的职工,工资20块钱左右。一张电影票只相当于他一个月工资的200分之一。这个票价还相当于当时的两根冰棍。
而现在50元左右的票价,一个刚刚入职的员工工资是4000元。这个票价相当于他当月收入的80分之一了。你让他买票看一遍没问题,可让他二刷,三刷就困难了。而最便宜的冰棍是1块钱,最少得50根冰棍才能换一张电影票了。因此,高票价也限制了消费欲望。
再有,这部电影确实精彩。一个简单的练功复仇的故事,却包含了爱情纠葛,喜剧元素,还有惩恶扬善的永恒主题。这得益于香港成熟的电影产业,带来的更加完善的电影制作水平。
一部香港武打片,却没有香港的武打设计。所有动作都是片中的演员亲自设计。这也正是这部影片的点睛之笔。片中的所有武打动作,都不存在传统武打片中,那种一招一式的戏曲样式,取而代之的,是武术运动员对练形式的真实搏杀。真刀真枪玩命的场景,是对人们最大的吸引力。
所以说,电影精彩,票价低,娱乐形式单一,包场看电影这几点,是当年《少林寺》能达到1.6亿人次观看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原因中的很多因素,现在都已经不具备。所以,就算是放到现在,这部《少林寺》的最终票房,也未必能超过《战狼2》。
现在,世界范围内票房最好的影片是好莱坞的《复仇者联盟4》,票房大概是190亿人民币。而很多人天真地认为,以《少林寺》的观影人数,现在票房最少达到480亿,已经完全碾压好莱坞了。
只是《少林寺》的票房已经明确定格在了1.6亿,任何的假设都是痴人说梦。而且这部电影是被当做进口片引进到大陆的,而不是国产片。所以说,这种望梅止渴式的自嗨,对于中国的电影事业没有任何益处。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全面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票仓。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超越好莱坞,拍出好电影,向全世界输出我们自己的优良文化。因此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