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腹泻、近视、脊柱侧弯验案一则
基于“异病同治”用小儿推拿治疗腹泻、近视、脊柱侧弯验案一则
作者/孙锦雪
小儿推拿有其独特的手法和理论,但其理论基础与辨证思想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的。中医有“异病同治”的理论,也适用于小儿推拿。
我最近接诊了一个男孩,同时存在腹泻、近视和脊柱侧弯三个主要问题,这三个问题表面上看似没有什么联系,腹泻多属于脾胃不和、近视多责之经络气血不调,脊柱侧弯又属于筋骨形体范畴。但仔细辨证之后发现,对这个小孩来说,这三个问题的根本都源于“气虚”,用“异病同治”的理论指导,以补气为重点施治后,三个问题皆获良效。
具体治疗过程如下,文末有具体论述,请大家批评指正。
患儿男,7岁,腹泻3年余(腹泻1-2次/周),半年前发现近视。初诊视力:左眼0.3,右眼0.25。查体后发现其脊柱有轻微侧弯,颈椎、胸椎向左侧弯,腰椎向右侧弯,骨盆右侧向后上方旋转,俯卧时对比两腿长度,右腿比左腿“短”1.5CM。询问家长得知其平时写作业习惯身子向左侧弯曲。
患儿纳差,面色淡白。舌淡红,苔白略厚。脉寸关滑数,尺细弱。辨证:脾肾阳虚,食积有热。治法:健脾补肾,温中补气,消积清热。
小儿推拿方案:补肾阳、清天河水、顺运内八卦、清肝经、脾胃同清、补脾经、清心、清小肠、分阴阳、分阳、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搓擦外四横纹、点按外劳宫、点按二马、正捏脊。
加点穴:中脘、气海、关元、委中。
嘱其注意正确坐姿,多运动。
方解:
健脾补肾,温中补气:顺运内八卦、补肾阳、清天河水、补脾经、推上三关、搓擦外四横纹、外劳宫、二马、正捏脊、气海、关元。
消积清热:清肝经、脾胃同清、清心、清小肠、退下六腑。
中脘穴可调畅中焦气机;委中穴可调畅其膀胱经。
按上方推拿四次(四日一次推拿),诸症明显减轻。食欲明显增强,右眼视力提升到0.3,期间未发生腹泻情况,大便一日一次,性状、气味正常。查其双腿相差已由1.5CM变为0.5CM。
上方不变,继续推拿。按上方又推拿三次,脊柱侧弯情况已经基本消失,俯卧位查其双腿已经等长,双眼视力提升至0.5,面色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象三部均匀。后每周保健推拿一到两次,加以巩固。
辨证过程:此患儿腹泻时日已久,可知其脾虚气弱,或伤及肾气。又据其面色淡、苔白、尺脉细弱,可知其脾肾阳虚。阳气不足,不足以支撑其身正久坐,故小儿写作业时身体偏斜则情有可原,气虚不能使筋骨恢复到正常状态,日久则为脊柱侧弯。
古人云“骨正筋柔”,欲以骨正必先筋柔,然气足方能养筋,当以补气健脾为先。另一方面,脊柱为督脉所过,督脉贯脊属肾。此小儿有肾阳不足之征,其脊柱侧弯或与肾阳不足也有关系。因此,这个小儿的腹泻和脊柱侧弯两个问题,皆当健脾补肾,温中补气。
近视眼的情况,用中医的思维去看,其病因病机是多样的、复杂的。就这个小儿来说,应该重点关注眼睛与督脉、太阳经与肾的关系,《素问·骨空论》篇云:“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循肩尃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灵枢·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此患儿病本于脾肾气虚,继发的脊柱侧弯又加重了督脉经气不利,故病及足太阳膀胱经和双目。治法当以健脾补肾,温阳补气为主。至于他食欲不振的问题,是因为脾失健运而食积生热,可以“消积清热”之法助其气机调达,但治本还要归于健脾温阳。看似矛盾的寒热两端,其实并不矛盾。
按语:此患儿是在求治腹泻和近视时发现的脊柱侧弯,若先发现了脊柱侧弯而以正骨法矫正,疗效是否一样?我没有用正骨揉筋之法治其脊柱,而以补气温阳之法疗其不足,却使脊柱侧弯“不治而愈”,这是为什么?温阳补气、健脾补肾,其气足后,脊柱两侧的肌肉的肌张力会逐渐趋向平衡,自动把脊柱拉回到正常的位置来。
注:文中提及的涉及小儿推拿的相关穴位,其功效由于操作手法不同而作用也不同,仅供各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