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能否促进经济发展?为什么?
最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其他农产品跟着涨价,预计下半年国内的CPI指数将逐步走高,突破3%警戒线已毫无悬念。不过,专家们认为,对于一国经济来说,最可怕的是通货紧缩。相反,适度的通胀反而对推动经济发展有利。所以,一旦遇到经济下行,货币宽松也将势在必行。
在专家们适度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很多民众也默默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但问题是,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为何不高?这主要是欧美国家发展经济主要靠消费需求来拉动,而我们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是却是靠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这就导致了欧美国家的核心通胀率始终能保持在2%以内,而我们国家的通胀动不动就会迈过3%警戒线,并且一路向前。
事实上,物价上涨与经济发展没有很大的关系,物价长期稳定,经济也照样可以长足发展,而且发展得更加健康、更加安全。有位财经作家,他在1988年赴美留学时,在美国纽约一个餐厅里面用6-7美元吃了一顿午餐,而在2012年,他还去美国旅游,在美国纽约同样的餐厅,也可以用7-8美元吃到同样的午餐。难道这些年来美国经济就不增长、不发展了吗?所以,物价涨不涨关键要看货币政策,要看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早在2008年9月,由于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为了应对国内经济下行趋势,当年11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拿出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外加10万亿宽松信贷。结果,对中国经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没过多久,国内经济出现了强劲反弹,一切又回到了GDP高速增长区间,很多专家学者拍手叫好。但是这种靠货币宽松、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副作用却有很多。而且这种刺激计划若频繁使用效果会越来越差。
靠宽货币、宽财政这两项政策同时发力,固然会使经济短期内发挥作用,但也会给未来经济留下隐患。第一,房地产泡沫被吹大,使得之前的调控政策成为泡影。2008年时上海房价只有1.5万/平方米,眼看房地产调控政策就要成功了,结果经济刺激计划+信贷宽松,导致当年房地产调控失效。上海房价现在已经涨到了6-7万/平方米,10年间至少涨4-5倍。我们错失了最好的房地产去泡沫的机会。
第二,2008年之前,各地方政府债务率并不高,有的甚至为零,但在经历了4万亿投资以及10万亿天量信贷之后,各地方政府都建立起投融资平台,喜欢依赖于基建投资、房地产业来拉动经济。这就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率过高,只能发行地方债来度过危机,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还严重依赖于土地财政。目前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越来越高,偿债能力让人担忧。
第三,货币超发,基建投资纷纷上马,都会导致物价的上涨。2008年国内通货膨胀最高时6.8%。不断上涨的物价,也让低收入群体苦不堪言,因为多数人的工资收入水平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而且物价上涨推动经济增长只是暂时的。因为物价大涨,人们开始收缩日常开支,反而消费收紧了,经济发展反而被迟滞了。
第四,在四万亿的经济刺激之定的物价上涨,使本来需要“去产能”的行业,得以保留,反而在经济刺激之下“扩大产能”。这就导致本来要去库存的行业,得以苟延残喘。当经济刺激的效果期过后,国内经济还要面对更加严峻的产能过剩的情况。中国制造业又错过了一次除去落后产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
中国经济能够在这些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与当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10万亿天量信贷是分不开的,但是留下的是地方政府债务恶化、房地产泡沫持续吹大、通货膨胀隐患不能消除,以及去产能成为泡影。如果当时能够在提高保障性住房和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多一些投入,更大力度在改善收入分配,那么当前中国经济风险会下降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