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哀悼日 | 春明
春雨飘,清明至。江山薄雾,蝶鸟嫩芽,单衣轻纱,满眼翠绿。
扫墓追古忆
扫墓是寄托哀思。明嘉靖《龙溪县志》记载:“清明节祭扫坟墓,男妇俱往,與车壶浆络绎于道,城中尤甚。”
时至今日,闽南的清明扫墓依然延续古时习俗,男人女人带着锄头、畚箕以及提前准备的糕饼,携着小孩一起来到墓前,祭祀已逝的先长。
人们会清理清理墓前的杂草和杂物,提水浇一浇墓旁的树木,还会用预先购买的红漆或蛋白加朱砂重描墓牌前铭文,再烧纸,奠酒,同时撒些彩纸,使墓地整洁变新。
完成这些后,人们围坐一起分吃这些祭祀食物,追思先人,结束一天。
在泉州晋江深沪地区,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习俗,当地妇女不分老少,穿着浅色长衫,匍匐在坟前嘤嘤而啼,似泣似述,富有节奏的语调唱出种种不舍和追忆,混合着远处的鞭炮声,断断续续的听到“我苦”、“来世”等字句。
泉州晋江深沪镇是一个海岛,又是著名的侨乡,宋元时期便有外出经商的传统。当地成年男性常年出海谋生,女性只能独守家中。
航海的不测带来生死未卜使得女性长期思想负担沉重。一旦亲人亡故,女性长期的悲苦和抑郁的情感只能在清明当天在坟前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在台湾,清明扫墓也是必备活动。扫墓分为“培墓”和“压纸”两部分。
“培墓”须备三牲祭品,“压纸”就是祭扫旧墓,然后压上“黄古仔纸”。扫墓时还有向周边的人分发“龟粿”的风俗。
光绪《嘉义管内采访册》中记载:“三月三日及清明节,各家备牲醴、果品、薄饼诸物件,祭扫坟墓,焚香礼拜。”可见台湾地区清明节的习俗与闽南地区类似。
踏青共欢畅
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有踏青的习俗。闽南的清明也是如此。借着山河秀丽,阳光明媚,一起出外郊游。
据光绪《漳州府志》记载“闾巷妇人或有盛服靓妆,带蔷薇花,出郭外逐之”。道光年间《厦门志》记载“妇人亦出郊展墓踏青,采新麦簪之”。
在泉州一些地方,人们还会在踏青的时候,放风筝。台湾的清明节,妇女也会盛装打扮,结伴出行,共享春天好时光。
美食样样鲜
清明期间,闽南家家户户会准备一些应时的美食,如春卷(又称润饼)、艾草粿、乌目糍等,既缅怀先人,又滋养味蕾。
“黑眼睛”是漳州的“清明粿”。很少人知道“黑眼睛”的真名叫做“乌目糍”,是用鼠麴草汁加入米浆后制作成,球形如珠,颜色乌黑。据老人介绍,在漳州有吃“黑眼睛”,能明目降火说法。
闽南一带有在清明期间吃春卷(也叫作润饼)的传统。当包菜、胡萝卜、笋干、粉丝、扁鱼、海蛎、韭菜、豆芽等食材炒干后,包入裹有甜酱的饼皮,再卷入海苔,就是老少皆宜的清明节美食。这个风味美食不仅在厦漳泉一带流行,在大陆对岸的台湾,也十分盛行。
泉州清明,有吃清明粿的习俗。清代泉州“有粿以鼠麯和米粉为之,绿豆为馅”。现在清明时的清明粿,先磨糯米,舂高粱或擂黍米为粉,加水揉成粿皮,以绿豆、豌豆、番薯干、炒麦香擂细,和糖捏成馅包入粿皮内,做成半月形或半球形,下面垫以菜叶、竹叶或番石榴叶再蒸熟而成。
正是农忙时
春雨贵如油。清明节也不全是游玩,此时正值农人春耕的好时节。气温暖和,草木繁茂,许多农民利用这样的气候,进行插秧、播种,与冬至时气温下降,农活减少形成强烈对比。
这个清明节,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正与世界各国并肩迎战新冠病毒。中国许多地方都改变扫墓的形式,倡导人们在家网络祭扫,文明祭扫,绿色祭扫。
在这场战役中,一批批白衣战士和来自各行各业的抗疫先锋,前赴后继投身抗疫第一线。有的不幸牺牲,有的不幸离世。
正值清明节,用默哀表达对这些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最真挚的悼念。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大局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精神面貌。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脊梁,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细雨纷纷,不负春光。冬天已过,春天来临,相信中华民族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文 | 林心凌
图文排版 |林心凌
审核 | 林志宏 沈毅玲
关注闽南文化研究会
共同复兴闽南文化
历史 | 文化 | 生活
—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