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想去远矣。甲骨文台历说字——弗
甲骨文台历群的老师们、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学习分享是甲骨文台历上的弗字。弗有弗去,弗许,自愧弗如等等。
我们来看台历上对弗的的字义解释:会意字,从二条竖线条(但又不是很平直的那种)从己,二条线条象箭榦及箝,己象缠绕之绳,矯 正箭榦使其端直,必于箭榦旁夹以箝缠绕束缚之,说文,弗,矯也。矯,揉箭箝也,后世用弗为否定词,其本义遂失。
【甲骨文台历,弗】
理解为弗是会意字,会意缠束一物,使它矫正不弯的意思。中间两竖象两根箭干和箝,箝就是用竹条做的夹具,帮助固定的。那个类似甲骨文己的符号象缠绕的绳子,是用来矫正箭干的,矫就是纠正的意思,把弯曲的平直。这里就是用竹箝把箭干夹在中间,然后用绳子把它绑住,固定竹箝,从而让箭干变直。小时候在老家,当刮风下雨后,小树苗或土地里种的菜比如这个季节有茄子树或者辣椒树,被风刮的东倒西歪,有些树快伏在地上了,然后家里的大人就会拿一些小竹棍,把它们插在树的根部,然后用稻草绳把它固定起来,过一段时间树又长正了。说文说弗,矫也,揉箭箝也。就是说弗指矫正,意思是用箝把弯曲的箭干矫正,让它恢复平直的样子。所以弗的本义指矫正。后来弗大都被用为否定词,相当于不,也是不的同源字。它的本义很少用到了。
下面我们来看台历上弗的文献引用和出处。
【甲骨文,弗】
第一个:
弗,不正也。 《玉篇·丿部》
弗,不正也,不正就是不直的,或者是曲的,歪的。
这句话出自于《玉篇》,《玉篇》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是当时任南朝太学博士的顾野王所编撰。顾野王原名顾体伦,字希冯,因仰慕西汉冯野王,更名为顾野王,希望自己取得冯野王一样在文学方面取得成绩。顾野王是南朝梁陈间官员、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在他任梁太学博士时,奉命编撰字书,顾野王搜罗考证汉魏齐梁以来古今年内文字形体、训诂的异同,编撰成《玉篇》,当时才25岁,《玉篇》是继《说文解字》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说文解字》以说明字形为主,《玉篇》是以说明字义为主,同时也不限于本义,而是把一个字的多种意义罗列在一起。
下一个文献:
弗,治也。 《尔雅·释诂下》
治就是整治,治理,修治。
第三个文献:
弗,不也。 《广雅·释诂四》
这是作为否定词,和不同源。
最后一个文献:
九载续用弗成。 《书.尧典》
弗成就是没有成效。说的是尧帝在位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和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众人推荐了鲧,于是尧派鲧治水,因为他采取堵的治水方法,水来土挡,结果过了九年,还是没有效果。后来舜即位后,革去了鲧的职,把他流放到羽山。后来众人又推荐了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大禹吸取父亲的经验教训,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历经十三年,最后终于治水成功。
【大禹治水】
弗也指不可,不然的意思。《史記·孔子世家》弗乎弗乎。
在清· 徐珂《清稗 类钞·战事类》中有
“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这里的弗指违拗、拂逆 。
弗有时通“沸”(fèi)。指泉水喷涌的样子。
如出自《汉书· 司马相如传》中的汹涌彭湃,滭弗密汨。
在清·杭世骏《续方言》中有: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这里弗指的是笔,不同国家对笔称呼不同。
【后稷雕像】
在《诗经·生民》中: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生民》是一首带有神话色彩的古老史诗,它记叙了后稷极具传奇性的出生、成长过程,以及他播种百谷、创设农祀等功德,主要对农业生产的详细描写,反映了周人是一个较早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后稷,传说是周之始祖,也是我国农耕始祖,被后世尊称为“农神”或“稷神”。禋,是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烧柴升烟,再加牲体及玉帛于柴上焚烧。弗,免除,也有说是祓的假借,除灾求福的祭祀,一种祭祀的典礼。传说高辛氏之帝率领其妃姜嫄向生殖之神高禖祈子,姜嫄踏着高辛氏的足印,每步都紧跟随着,施行了一道传统仪式,便感觉怀了孕,求子而得子。生的子就是后稷。
弗还是一个姓,姓乙弗,为复姓,出自鲜卑的乙弗部。为吐谷浑所属之别部,居青海,位南凉之西,亦称乙弗勿敌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乙弗氏多改为汉姓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乙氏,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著名人物有乙弗朗和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乙弗氏等。
还有一些方言中也常用到弗,如:弗招架(不留神;疏忽);弗受用(不舒服;患病);弗翻淘(没有关系);弗识起倒(不知趣;不识好歹)。
弗的词语有弗欺暗室,还有视而弗见,听而弗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