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别人聊天,很容易无话可说?转变思维,你也能滔滔不绝地聊天

与人聊天的时候,你会不会遇到以下这个问题:

抛出某个话题,大家三言两语说完几句之后,就无法继续聊下去了,好像这个话题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似的,于是大家就又继续苦苦思索下一个能聊的话题,从而陷入冷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然,一个人能不能有话跟别人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身的知识储备。一旦你们聊的内容,超出你的知识范围,你再努力也不知道怎么聊下去。

但问题是,很多人的“无话可说”并不是对话题不熟悉,也不是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而是不懂怎么去展开话题,挖掘出话题的“聊天可持续性”。

正如看完一部电影,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一大篇文章,去讲述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看法,而有些人则只能简单说几句“好看”、“挺有意思的”、“剧情不错”这些话呢?

你有想过背后的原因吗?

是什么让你的聊天只能“蜻蜓点水”?

聊天是讲求“氛围”的。

身处一个好的氛围,我们就会愿意去聊天,反之,就算你就算多么热情,我都不想跟你说一句话。

但有时候,就算身处一个不错的氛围,你也希望能够跟对方有话可聊,却偏偏不知道怎么展开话题。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正确去“聊天”。表面上来看,所谓的“聊天”,也许是你认为“我说一句,你说一句”,然后把这种行为一直持续下去的对话活动。

然而正确来说,所谓“聊天”,其实是一种信息上的交换行为。而这些信息,可以是你自己的看法、经历或者认知,也可以是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故事、资讯或者秘密,不管是什么,都是由谈话的个体把它们分享出来。

当你把这些信息分享出来之后,别人就会针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己的理解和消化,接着又会把对信息消化后所得到的看法、经历或者认知分享出来,可以是补充的方式,当然也可以是辩驳的方式。

经过若干回合的信息交换,最终完成了某个话题的交谈。而一些人之所以无法对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往往是对信息掌握得不够充分。

你看完一部电影,固然获得了一些关于电影的信息,可是电影承载的所有信息,并不是完全被你掌握到的。

例如某些镜头所交待的细节,可能有一些不合逻辑的地方,却被你忽略了,那么当你跟朋友聊起这部电影的时候,即便在观感上你觉得不好看,你也无法向朋友表达出来,到底是哪里导致这部电影不好看。

而那些能够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看法的人,则更擅长掌握这些信息以及利用这些信息,于是聊天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让对话内容挖掘出更多的深度。

是的,也就是说,你对于信息的把握程度越高,调动信息的速率越快,挖掘信息内在关联的能力越强,那么你对于这个话题内容的讲述也就会越深了。

问题是,如何培养自己对于信息的敏感度呢?

培养和提升你对信息的敏感度

口才越好的人,对于信息的接收和调动会有很高的灵敏度。那什么是“信息的敏感度”?先来分享一则小故事。

1912—1913年,德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收购石油,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国家的石油商都不惜压低价格争着与德国人做生意.

但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德国人只有要婆罗洲石油,其他的则一概不要,并急急忙忙地把收购到的婆罗洲的石油运到德国本土去,这一奇怪现象引起了一位化学家的注意。

他经过化验,发现婆罗洲的石油成分与其他地区的不同,它含有很少的直链烃,却含有大量适宜制造“TNT”(烈性炸药)的三硝基甲苯的基础成分——苯和甲苯等芳香烃。

鉴于此,这位化学家判断:“德国人准备发动战争了!”果不其然,1914年,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个故事尽管跟口才没关系,但是很好地说明了什么是“信息的敏感度”。

当化学家捕捉到“德国人只要婆罗洲石油”这个信息之后,就开始启动自己的分析能力,对此进行一些关联性的思考,从而得出“德国人准备发动战争”这个推测。

这个推测在当时来说,未必是一个“绝对准确的结论”。即便德国人发动战争,那到底是发动局部战争,还是全面战争,这些都是后话。

但是,如果对这个信息的分析思考,作为话题抛出来跟别人聊天的话,那么大家都可以围绕着这个话题进入深入的讨论了。

也就是说,一些人对于某些信息只是处于一种“直出直入”的接收状态。而有一些人,则对信息的接收会动用到自身的分析能力。

于是这两种接收信息的状态,决定了他们能不能把捕捉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言谈,从而挖掘出更多的聊天内容。

所以,想要让你的聊天能够长时间持续下去,对于信息的接收,你就需要做到三点:

1,对信息投入足够的注意力;

2,懂得分析信息的“前因后果”;

3,上述两点的运作速度要快。

例如你看书,看到书中的一段话:

聊天应该把握好彼此的表达边界,当你发现如果有人不停地表达自我,这恰好说明他的自我非常孱弱,需要被人看到。

怎么从这句话挖掘出更多的内容呢?首先,你要对这句话投入足够的注意力,有认真阅读这句话,意识到这句话具有深入挖掘的内容。

接着,你就要分析这句话背后没有“被表达出来”的内容。你要了解到,什么是“表达的边界”?而如果有人不停地表达自我,为什么说明他的自我非常孱弱呢?

你就可以由此分析,因为在表达中经常标榜自我的人,动不动把自己那些厉害、优越的事迹说出来,就代表他非常缺乏别人的关注,对自己的价值没有一个稳固的评价,所以才渴望通过讲述自己厉害的事迹,而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赏。

经过这个分析,你就能挖掘出隐藏在那段话背后的内容,掌握到更多的前因后果的信息。如果你捕捉信息这个过程的速度足够敏捷,那么你把这些信息调动出来作为聊天的“谈资”,也就能瞬间构建而成了。

久而久之,你和别人的聊天,就不会限于“一句起,两句止。”

让信息得以拓展的有效方法

当然,尽管你能够完全做到上面所说的那些,有时候我们对于信息的敏感度,还是无法得到提高。

因为有些信息,跟我们自身的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联。具备相关的知识,也会帮助提升捕捉信息的敏感度。

但是平常聊天,我们又没必要强求自己“饱览群书”之后才去说话,那这时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你从现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了。

一般来讲,展开话题信息的方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激励对方针对信息进行拓展;

想要把天聊好,除了你要懂得怎么运用信息之后,别人同样也有这个责任。

所以平常聊天,如果你对于某些信息确实不知道怎么去挖掘背后的内容,你就可以把这个责任交给对方。这里两种做法。

一是对方谈论的话题,他似乎掌握更多相关的信息,为了让交谈顺利进行下去,你最好让对方做出更详细、更明确、更清楚的阐述。怎么做呢?

(1)要对方补充详细的说明

(2)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

(3)适时插话,或者讲述你曾遇到过的同样经历,以验证说话者的观点,或直接表示你对说话者观点的认可和赞同;

(4)适时给予引导,如说“接下来呢”、“这些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吗?”、“这是真的吗?”等等。

二是如果对方一向沉默寡言,或者喜欢缄口不言,那么就要采用积极的语言技巧给予赞扬和鼓励,以刺激其谈话的兴趣。

如提议说:“你之前不是对这方面很有研究吗?毕竟你有过相关的经验,可以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总之,要懂得让对方分享他的信息,让他去拓展已有的信息。

第二,自己针对谈话内容进行补充;

如果聊天一些你熟知的内容,而你又有相关的信息,那么你就可以用补充的方式,去拓展聊天内容。

例如在交谈的过程中,如果你有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发现对方的信息有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的地方,你可以抓住机会巧妙地予以补充,从而使交谈话题得以全面深刻地展开。

这种方法在与人聊天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当然,这种补充是自然而然的,千万不要为显示自己的学识和见解高明,而动不动就去刻意补充一番。

别人谈到公司开会怎么发言的问题,你可以补充说“我曾经有过演讲的经验,我可以说说我的意见”。

这样就自然很多了。

第三,适当给予相关的例证;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同一个话题,别人谈起来头头是道、实实在在,但是由自己说出来总觉得干巴巴的,几句话一出就无话可说了。

很明显,能不能把你的信息说得通俗易懂,是否善于运用例证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说话和写文章一样,都需要借助具体的材料来说明和展开论点。

在交谈中,为了更好地支持自己的论点,列举一些例子可以起到说明和论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整个交谈话题的展开。

为了表示赞同对方的观点,你给出相关的例证去印证对方的观点,不仅让对方觉得你们很投契,而且有利于拓展话题。

即使是列举反对或否定对方论点的例子,也可引起对方的思考,从而也有益于对交谈的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当然,举例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选择的事例一定要恰当,不能有用没用都拿出来举例。

最后,如果上述的方法都用了,还是无话可说,那么适当谈论一些小的细节,也可以让交谈可以继续下去。比如“你这个发型是自己设计的吗?挺适合你的”或“这家餐厅的装修还挺别致的,你经常来吗”。

总之,所有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继续交谈的话题。只要你愿意,就完全可以有效拓展聊天的信息,消除谈话中的“卡壳”或“冷场”的现象。

如果你能够坚持练习,任何时候你就能把谈话进行到底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