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坛】田建武:直面灾难转“危”为“机” 担当使命深“思”化“行”

直面灾难转“危”为“机”  担当使命深“思”化“行”

石槽初级中学   田建武

在2020年庚子开年之初,对于我们所有中国人来说,都在直面一场“大考”。没有一个“局外人”,没有预期,更没有摸拟。总书记在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亲自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就应对疫情作出全面部署和动员,由此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场如此彻底、如此全面,史无前例的人民抗“疫”战争全面铺开。1000多万人口的武汉市一夜封城,5700万人口的中心大省按下了“暂停键”,以便最大程度遏制病毒扩散。在这场战“疫”中涌现处无数的党员、干部、白衣使者,武警战士、普通工人……,他们不畏困难、不顾生死、逆向而行,只为挽救人民的生命。有这样坚不可摧意志、信念和行动,我们必将战胜疫情,这一刻的“危机”,必将被我们中国人所战胜,也必将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在中华大地抗击疫情一线的勇士们,你们的事迹令我们动容!你们的精神让我们震撼!对于教育人而言,这一猝不及防的“暂停”键,引发了更多深层次的反思与内省。疫情的发生要求学校管理者调整教育管理思路。

        一、让教育回到教育的“原点”和“本真”去看教育,重视“生命教育”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该如何生活?我们的人生怎样才能活得更安全、更长久、更幸福、更有价值?这些我们平常很少深思的问题,被来势汹汹的“疫”情带到了我们面前,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保护生命,珍爱生命的可贵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可以说,每个生命都是无比珍贵的。同时,每个人的生命又很脆弱,死神到来的方式有千万种,无论哪一种天灾人祸都会构成致命的威胁,可以说,每个生命都是无常的。正因如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守护好生命,都要有守护生命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生命教育需要我们在心中不断强化这个意识。与此同时,学会应急自救,学会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一个能感受生活美好的人,一个拥有幸福人生的人,才更有可能悦纳自我,友爱他人和奉献社会。生命教育要引领学生过一种安全、理智、负责任、有热情、有追求、有爱心和有创意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拥有创造幸福人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守护好生命、珍爱好生命,才能去追寻和实现更高远的生命价值。生命教育要积极培育学生的社会情商,在积极贡献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厚植爱国情怀,突出品德评价,立德树人

面对肆虐的疫情,面对同胞生命被冠状病毒吞噬的危机时刻,党和政府第一时间建立举国体制——成立国家疫情领导小组。疫情就是敌情,病房就是战场。我们的白衣天使者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手术室外席地而眠的身影……。他们用坚定、大爱和担当,扛起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他们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到什么是白衣战士的无畏、坚韧和奉献。危难时刻,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绝不仅是一句口号,而应是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行动。此番疫情在给社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激发了全社会的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他们身上诠释着对国家、对人民最深沉、最诚挚的情感,诠释着治病救人、出生入死的伟大精神,我们为有这样的英雄而深感自豪!

在病毒猖獗、疫情蔓延期间,全国上下都在群防群控新冠肺炎。作为普通人,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餐、不扎堆、多通风等,就是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每个人以积极的状态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是为了小家的健康与安宁,也是为了大家、为了全社会的健康与稳定。当我们从个体到集体,都把疫情防控提高到足够高的重视程度,就汇聚成了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这种力量无往而不胜,让世界感到震撼!

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中华精神。全民抗疫,勇斗病魔,展现了全社会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奋斗精神;展现党和国家在社会现代治理与科学治理方面的卓越能力;展现了社会各阶层履行社会责任与贡献社会力量的高尚情怀。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齐心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在一线持续奋战的“逆行战士”,有在后方全力支持的“坚强后盾”,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正在以最为强大的凝聚力,一心一意、舍生忘死、竭力奋斗,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

通过此次疫情,要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的重要课程,要拓展生命教育内涵,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命教育,倡导、发起和实践生命教育,提炼疫情中呈现出来的生命元素,把握生命教育开展的契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创新的生命教育。要创建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要从人生的终身发展科学策划学校德育活动,要在“成长、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上开展创新探索,要积极挖掘疫情中所展现的鲜活素材,实现学校德育走向时代性、趣味性、立体性、启发性、实效性的有机统一,把握德育教育开展的时代脉搏,开展完整人格、滋养精神、升华灵魂的德育教育,让生命教育,以“疫”而延展和拓展。

供稿:大荔县教育局干部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