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中求学琐忆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咸中求学琐忆
作者: 沙漠红柳

最近,有两件事让我产生了写点文字的想法。一是从《华县新闻资讯》平台获悉,我曾经就学的咸林中学落榜省级示范性高中,倍感惋惜。二是经在西安工作的勇诚弟介绍,我加入到了高中同学群,30多年未能谋面的老同学一下子建立了联系,纷纷通过微信朋友圈、群回味青春,诉说生活感悟,交流养生之道。年过半百的一群人一下子焕发了青春!我的思绪因此也被带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37年前的1979年春,我从华县杏林镇一所三村(李庄、梓里、梁西村)联办的戴帽学校初中毕业,升入当时的县重点中学--咸林中学,幸运地成了素有“陕东最高学府”美誉的咸中一弟子。在咸中求学的两年多,留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五个字:苦,但充实着!

苦,表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先说住,当时的咸中学生一律被安排在解放前建成的二层木结构楼房(记得男生宿舍楼距离学校南门较近,女生楼在正义楼南北两侧。),睡稻草草帘铺就的木板床通铺。再说吃饭,记得当时最重要的午餐就是开水泡馍,偶尔能到学生灶吃次包谷面饸饹。学生灶要收饭票,而饭票需要用粮食换。不交粮食用钱买饭票也可以。学校一点也不难为学生,还免费给学生供应开水。每逢周末,我们都要步行十几、甚至几十公里,回家取干粮和咸菜。家在塬上的同学连咸菜都没有,只能从家拿点咸盐、花椒粉等调味品。我当时还能从家里拿点酸辣白菜和油泼辣面以及炒葱花,生活水平算中等。再说说穿衣,当时,同学们的穿着十分简朴,男同学几乎清一色地穿土裁缝制作的中山装,女同学也都穿家织布做的衣裤,很少有买成衣穿的。最后说说学习,咸中学风浓,校风正。那时候,学生晚自习从晚8点到11点半,老师在与不在,教室都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各自按照自己的计划看书、写作业。相互交流的同学都自觉地把声音压到最低,生怕影响别人。我们的早读天不亮就开始,老师管理比较宽松,允许学生拿上课本或笔记自己找个僻静地方识记朗读。我时常在校南墙附近的缓坡上读书,很享受那种清静的学习环境。饭后,同学们总是三五成群地散步于校园,更多的是在看各班黑板报、阅报栏。华县属于农业县,因此咸中绝大多数同学都来自农村,都不比吃穿,只看谁学习用功,成绩好。一旦某个同学考上大学或者一所中专学校,整个校园都会议论。不仅如此,那个通过考学脱离农村,走向城市的同学因此也会名扬十里八村,为亲友乡邻赞不绝口。这就是催人上进的民风、校风!从咸中走出去的好多校友多年以后坐在一起叙旧闲聊,无不为咸中校风连连竖起拇指。这种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感染力量,犹如磁场,催促着她的每个学子负重前行,百折不挠!

(↑早期陕西省私立咸林中学毕业证书)

说实话,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苦、累,肯定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大家都觉得充实而快乐。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怀揣梦想,信念坚定。那时候,吃饭、打开水都要排队,晚了或许就没有。可大伙儿并不抢、不挤,而是坦然面对。没饭就吃泡馍,没开水就啃干馍。丝毫不为生活的清苦而放缓追梦的脚步!

记得当时教我们的老师不少都是只身执教,配偶在家务农。工资收入较低(当时月薪也就50元左右),家庭负担不轻。所以,每周也要从家带粮食自己做饭吃。他们既带孩子还要教书,甚不容易。那时候,咸中的教师队伍很强,“学科王”好几个,都曾毕业于陕西师大、北京师大等名校。老师们相当敬业,爱生如子,把农家娃视为己出。从不公开批评或者呵斥犯错误的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不歧视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那几年,高考之前有个预选考试,预考不过关,就丧失参加高考的机会。这种脑残的预考制度不久就被废除了,原因很简单,高中生参加高考的权利怎能轻易被剥夺?!还有,那时候高校招生计划相当少,高中升学率很难超过10%。现在,回首往事,我依然由衷地为当年应届生升学的校友点赞。同时,也为因高考落榜而改变人生的校友说一句:人生成败并非只看升学与否?家人健康,家庭和睦,夫妻同心,子孝媳贤,何尝不算成功?又何尝不令人羡慕?!

咸中,只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承载着我们华县籍60后对青春年华的美好回忆。回首往事,细看当年毕业照,那一张张熟悉鲜活的面孔浮现眼前。借此平台,只想问一句:“老同学以及咸中的学弟学妹们,别来无恙”?

作者简介:沙漠红柳,网名。华县杏林镇人,离开关中30余年。喜欢读书和旅行

文章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沙漠红柳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郝鹏

(0)

相关推荐

  • 华州网友说:这是一首可以刻在咸中新校门上的作品

    曾几何时,华县咸林中学是一个令多少华县乃至周围县市学子向往的地方.怀揣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多少人奋不顾身想挤进咸中,多少人的青春留在了咸中.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又有多少从咸中毕业的人当年自豪的 ...

  • 1977年高考后,华县某公社出了名扬全县的四大“才子”!

    邮箱:3125136050@qq.com 大浪淘沙的高考时节(二) 作者 谢膺白 1977年确定的高考录取率仅 1.3%.在我 1978 年 2 月入学西安交大一个月多后,3 月份召开了全国第一届科学 ...

  • 我参加华县射击集训后偶遇的姻缘

    邮箱:3125136050@qq.com 偶遇的姻缘 作者 李琴肖 1962年,我由华县杏林小学考入华县少华中学.在少华中学的体育课上,除了上正常的训练科目以外,教体育的张孝毅老师也对我们进行射击训练 ...

  • 2012年暑假,华县子仪中学宣布停办!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一个应大写的人(续) --记华县子仪中学创办人杨书成 作者 郝庆年 在学生的教育上,书成很注重德育:"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也成不了才." ...

  • 1980~1989年本溪中学饭票

    1980~1989年本溪中学饭票

  • 重回母校倒座中学,找寻曾经的少年时光!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在罗山县南部彭新镇,有一所 ...

  • 亿咸中:中学时代的苦与乐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中学时代的苦与乐 作者  王会筱 1959年夏,我由华县四完小(即现在的杏林小学)考入咸 ...

  • 回忆赵玉玑时代的华县咸林中学(之一)

    邮箱:3125136050@qq.com 回忆赵玉玑时代的华县咸林中学(之一) --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正确方向 作者 谢膺白 从 1966 年算起,至今以整整 54 年了,但每当我回想起在咸 ...

  • 50多年前华县咸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生活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一段难忘的中学时光 --记六十年代咸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生活 作者 杨满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尤其是六四至六六三年,是华县咸林中学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除了优异的 ...

  • 华县“卅元惨案”中的白伯旅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卅元惨案"中的白伯旅 作者 邵拉雄 1940年,在白伯旅和同仁们的倡导下,私立竞成中学成立.抗日战争时期,伯旅目睹国民党投降卖国,腐败黑 ...

  • 华县咸中头一班学生眼中的顾熠山老师

    邮箱:3125136050@qq.com 缅怀咸中学监顾熠山老师 作者 关中哲 我的老师顾熠山先生,是清朝末年的禀贡生,毕业于三原宏道大学堂.戊戌变法时,他和学友杨松轩.郑云章组织友仁学社.集义书社. ...

  • 因起哄促成的姻缘——我与华县少华中学的那些同学们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与少华中学的那些同学们 作者 孟清芳 一九六九年六月六日,仲夏的第一天,火辣辣的太阳散发出一股股热气,照射着大地.华县少华中学校园里国槐树上,知了叫个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