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学堂】杨扶国:《金匮》和《伤寒》,经方和临床

主持人说

经方学堂,致力于打造中医精品微课堂。经方学堂愿与您一起品味中医旨趣,一起学习中医经典,有梦想,不孤单,经方学堂永远与您相伴。如果您愿意学习经方,并希望体验志愿者老师更多互动教学,那么,就请您加入本栏目“志愿者”的行列,有意者请将您的联系方式按照“志愿者申请+姓名+单位名称+电子邮箱+手机号”的格式回复到后台。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我从事金匮专业的一些体会,题目就叫“金匮和伤寒,经方和临床”。这个题目很大,我只能就我所知道的、所想到的、所了解到的东西跟大家谈一谈,和大家共同探讨。大家都知道《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的作者都是张仲景,而且两书原为一书,该怎么评价《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呢?我认为首先应该给三个基本肯定的评价:第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经典著作,都是四大经典之一;第二,《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中医从理论走向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书,《伤寒论》是有关伤于寒邪等伤寒类疾病的第一本书,而《金匮要略》是杂病的辨证论治的第一本书;第三,直到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临床指导意义都极大,尤其经方是我们临床上最常用的方剂。

今天我着重谈经方的问题,《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的方,为什么着重谈它的方呢?因为方在临床上的应用是举足轻重的,理法方药,处方可以带药,处方可以见到治疗方法,很多医家一辈子的心血、一辈子的经验、一辈子的学术思想,都凝聚在一两个方里面。比如说我们很熟悉一贯煎这个方,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魏之琇;很多人都会用痛泻要方,可是却不知道谁创的。他们毕生的经验就是留一两个方给我们,所以方剂是很重要的。我是教《金匮要略》的,所以我想强调一下金匮方的应用,但没有贬低《伤寒论》的意思,从方子的应用来看,金匮方不一定比伤寒方应用的少,在某些人、某些地区、某些情况下,金匮方比伤寒方还要用的多。

那么金匮方到底是多少?从全篇来看,25篇总共是262个方,除掉后面的3篇是22篇,总共是205个方。这205个方里面还有的是附方,像茯苓饮、千金苇茎汤等,是29个。剩下总共是176个方,这176个方由3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和《伤寒论》重复的方,就是《伤寒论》有的《金匮要略》也有,是44个。这44个方的应用有的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相同的,有的是《金匮要略》略有发挥,如甘草泻心汤,《金匮要略》用它来治疗狐惑病;又比如白虎加人参汤,在《金匮要略》是用它来治疗消渴。第二部分是在伤寒方的基础上面加上新药成为新方,新方临床应用更广,效果更好,更适合杂病的临床情况,这类大概是12个方,包括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茵陈五苓散、黄芪建中汤等等,都是在伤寒方的基础上加了一两味药变成了新方。第三部分就是《金匮要略》独有的方,《伤寒论》没有的,这些方是金匮方的主体,他们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如肾气丸、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等等,这些方都是《金匮要略》独有的,应用是非常广的,如果没有这些方,我们在临床上选方则会非常困难。

后世又在这些方的基础上开拓出了许多方,例如钱乙把肾气丸中附子、肉桂除掉变成了六味地黄丸,这是很有名的方了。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又派生出很多的方,像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七味都气丸等等,都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来。又比如《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是治疗崩漏、胞阻的,组成是阿胶、艾叶、甘草加上四物汤,而《和剂局方》把阿胶、艾叶、甘草除掉就变成了四物汤,那么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了很多方,加减变化很多,我查了一下《中国医学大辞典》,在四物汤这一栏里面有98种治疗变化,如果没有以胶艾汤为基础的四物汤,那我们现在临床上补血、调经都会非常困难。所以金匮方在临床上应用是很多的,影响很大。这里引了原上海中医学院院长程门雪的一段话,他说:“治杂病的方法,大多是来源于《金匮要略》,各篇所出之方,几乎无一不妙,指导意义极大。”“经方运用得当,疗效非时方所及,相反来说,用之不当,流弊也较显著。”这个话是很准确的,经方用得对,疗效很好,用得不对,副作用也十分的明显。打个比方说,经方好比是匹烈马,也是匹千里马,如果能够驯服它,能够让它为你所用,那就会日行千里;如果没有这个本事,骑上这匹烈马,就会被马踢伤。我相信各位都是勇士,都能够驯服这匹烈马。

这里我想举个小病例,来说明经方的应用确实不错。有一个三叉神经痛的病人,因为带状疱疹发在脸上引起三叉神经痛。大家都知道三叉神经痛是很厉害的,号称天下第一痛,带状疱疹即便好了,但在脸上还是痛的一塌糊涂,说话、吃饭都受影响。西医用了三叉神经的阻滞疗法,但效果还是不好。后来请中医治疗,因为正好是在少阳、厥阴部位,按一般教材用了龙胆泻肝汤,用了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都没效果。后来我给他治疗,我想,脸部旁边属于少阳、厥阴,前面就应该属于阳明,同时病人口苦、苔黄,这说明阳明有热,阳明有热怎么治疗?我就想到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汤本来是治疗阳明协热下利,这里以这个方为基础,加了一些平肝祛风止痛的药物,效果很好,吃到第3剂,疼痛减了大半,再吃了3剂基本上就好了。我翻了一下这本讲义,伍炳彩老师专门要谈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他还没有关于葛根芩连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病例,我翻了一下其他资料也没有记载。这说明经方辨证得当,疗效确实是很不错的。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第三十四条葛根芩连汤治疗眉棱骨痛真传之我见

    葛根芩连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第三十四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芩连汤的组成是:"生葛根 60.生 ...

  • 杨扶国:《金匮》和《伤寒》,经方和临床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我从事金匮专业的一些体会,题目就叫"金匮和伤寒,经方和临床".这个题目很大,我只能就我所知道的.所想到的.所了解到的东西跟大家谈一谈,和大家共同探讨.大家都知道&l ...

  • 杨扶国:《金匮》和《伤寒》,经方和临床 – 经方派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我从事金匮专业的一些体会,题目就叫"金匮和伤寒,经方和临床".这个题目很大,我只能就我所知道的.所想到的.所了解到的东西跟大家谈一谈,和大家共同探讨.大家都知道&l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治疗皮肤病的思路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金匮要略>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我们在前头虚劳篇里头谈到的大黄蟅虫丸,它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芍药的用药经验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芍药的用药经验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产后腹中㽲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㽲痛"就是急痛,虚寒疼就是急痛,咱们讲虚劳篇,少腹里急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当归芍药散用药经验

    金匮要略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这跟我们前面讲的一样,与"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一样,这都是简文. "妇人腹中诸疾痛",原因多极了,全拿"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白术附子汤方的用药经验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去桂加白术汤)原先方中就有附子,再加上术,这两个合起来,附子和术并用,治一般的慢性关节炎,是离不开的,非常好使. 这后面有解释,不是说术就能治大变硬,它是由于小便数造成的大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芍药的用药经验产后腹中㽲痛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芍药的用药经验 产后腹中㽲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㽲痛"就是急痛,虚寒疼就是急痛,咱们讲虚劳篇,少腹里急,肌肉绷得挺紧,但是按着里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橘皮汤

    守正学堂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于呕,或者是哕,哕者就是干呕频繁而连连不断,以至于手足厥. 气往上逆也阻碍气机,气机受阻也手足厥冷,就是胃气也不行,也影响手足厥冷. 这是,不搁半夏,阁橘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肝气喜条达

    今天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旋覆花汤方,皆同. 这里提到一种病,叫肝着,着就是瘀滞,着者不动谓之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 这就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