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叹气,勿忽视,可能隐藏着这些健康问题!

生活中

不少人有“长吁短叹”的习惯

有些人是因为工作生活压力

有些人则是习惯性的“叹上一口”

从中医理论来说

这种现象可能隐藏健康问题

下面来看看

常叹气背后的健康危机

并学学如何免受叹气的伤害

爱叹气,可能是肝郁气虚

叹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习惯性叹气或不自觉的想叹口气,可能就是身体出问题了。

在中医理论中称“叹气”为“善太息”,与情绪波动、神经功能紊乱、阴气亏虚有关,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口唇干裂、四肢麻木等症状,是肝气不舒、阴血虚弱的典型表现。

肝郁

由于情志所伤、所欲不遂,或强烈精神刺激,导致肝气郁滞、胸中气机不利,只得靠每次叹气来使胸宇得舒。

具体症状有胸闷不舒、长吁短叹、神情黯然、口苦眩晕、苔白等。

气虚

有时候一些人明明心情不错,但却经常叹气,中医认为这是气虚的表现。由于劳伤过度或久病失养,而致气虚、宗气不展,欲得叹息而后快。

人抑郁久了,会耗伤气血,所以郁者多夹虚,而阴虚也会致郁。

气虚所致的叹气具体症状有常欲叹气、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质淡、舌体胖等。

肝郁、气虚牵扯多种病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气不顺,气血经络不通最伤肝气,会导致肝气郁结,也就是肝郁

  • 肝气停滞在喉结,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等异常;

  • 停滞在乳腺,则为乳腺增生、结节、肿瘤等。

气虚并不是一种疾病,但却会给健康带来困扰。如果一个人平时说话声音低弱、气短懒言、精神头不足,总觉得容易疲劳、容易累,那他多半是个气虚体质的人。

这种体质的人由于身体机能低下,抗疾病能力弱,往往会有不耐受风、寒、暑、湿邪的特点,容易受外邪侵袭,易患感冒、咳嗽或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症。

防肝郁、气虚,按这些穴位

肝郁的人,不妨试试以下方式调节情志:

  • 点压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合谷穴,能使人愉悦;

  • 多进行自我调节,寻找释放压力的合适方式,比如多和幽默的人接触,听听旋律悠扬的歌曲;

  • 泡佛手、玫瑰花、绿萼梅、茉莉花、薄荷、香附等代茶饮都可宽胸理气。

低强度、多次的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气虚体质人群的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对其抗病能力有一定改善作用。

下面五种简单的锻炼方法,不妨坚持练习。

1
抛空

端坐在椅子上,左臂自然屈肘,掌心向下放在大腿上;右臂屈肘,掌心向上,模拟向上抛物的动作3~5次,然后换左手重复以上动作。以上全部动作为1组,每天练习5组。

2
荡腿

选一个较高的椅子,两脚悬空,前后摆动10~15次,逐渐增加摆动的幅度,每天练习3~5次。

开始摆动腿前,也可以在座位上小幅度、缓慢地左右转动身体3次,以加强益肾强腰的功效。

3
摩腰

端坐在舒适的座椅上,适度松解上衣及腰带,两手掌掌心相对,快速摩擦至略发热后,将两手掌心置于后腰,进行较快的上下摩擦。

手掌变凉后,再次搓热掌心,继续重复上述摩腰动作,直到腰部感觉发热为度。每天做3~5次为宜。

4
默念“吹”字

两脚并拢直立,两臂从体侧提起,向后与腰部摩擦3次后,缓慢、匀速转至体前,呈抱球状。

随后身体微微下蹲,下蹲同时呼气,心中默念“吹”字,然后慢慢吸气、站起,同时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连续做6~10次为一组,每天做3组。

5
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取穴时可以将同侧手的掌心置于膝盖处,手掌贴膝盖自然下垂,无名指指尖处约为足三里穴。

按摩时可以拇指点按或点揉足三里,每侧30秒,左右交替重复3~5次。按摩的力度以按压后拇指指甲变白为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