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梁国政 ||陪着岳母去旅游(散文)
陪着岳母去旅游
作者:梁国政
主编:非 鱼
岳母是江苏六合人(现属南京市六合区)。1937年,日本对中国展开了全面侵略战争,12月13日,日军对南京狂轰滥炸屠城之后,岳父岳母与成千上万南京人一样,为躲避日寇的血腥屠杀,不得不舍弃美好家园,历尽艰难万险含着热泪,从富庶鱼米之乡逃难到了四川。之后两位老人在四川参加国企工作,岳母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幼儿教师。我的父母去世较早,岳父病故后岳母与我们生活在一起。老人深居简出,极少到别的地方去。随着生活逐步稳定,虽年过古稀身体状况良好,有了观光旅游的强烈愿望。
考虑到岳母一生辛劳,那年借报社邀请出席会议之机,我特地与岳母和爱人借机旅游。在桂林漓江等地游览后,前往会议地点梧州。岳母的到来深受报社领导关怀,将俩母女当佳宾邈请入住宾馆。虽是自费,却同时被邀在梧州度过愉快端午节。之后,又与代表共同乘车去深圳参观。老人特别高兴,多年未出远门,更别说到了改革开放前沿窗口,使她眼界大开,感觉是几十年来最开心的一次旅行。
会议结束,返程却成了一大难题。打工潮波及全国,珠三角是全国沸点。广州车站人头涌动拥挤不堪,回川一票难求。我只好一扫斯文,凭着当时年轻挤到窗口后,操半生不熟川普递上特约记者证,说了一通好话终于购得三张无座票。
上车后,第一要务想尽一切办法,全力安顿年迈的岳母。找了几节车厢,终于在一节车厢连接处,发现一个长约一米、宽约60多公分的全封闭窗台空着!惊喜之余,急速穿越密密麻麻的旅客,将岳母与爱人带到这里。
毫无容身之处的车厢里,窗台显然成了最佳“座位”,既可坐又可靠结实安全,旁边紧挨卫生间、漱洗间和车厢出口,购买食品也方便,可以说吃喝拉撒条件样样俱全。美中不足是坐在上面腿不能伸直,悬在车厢半空活动受到限制。尽管如此,如能得到这个袖珍般“宝座”,无疑是天大喜事。当我相中这块“风水宝地”后,正准备安顿岳母,谁知被人捷足先登,一个皮肤黝黑、操川东口音的小伙子早已成了窗台主人。不得已几经盘算,与小伙套起了近乎。
同是四川人,他乡遇故知,将一包方便面、一瓶矿泉水慷慨解囊无偿给了他。小伙子受宠若惊感激不尽,还未等我开口,他竟主动将窗台让给我,我这才如实向他道出了事实的真相。小伙子诚实善良,立刻帮助我将疲惫不堪的岳母扶到窗台坐下,他则选择列车连接处巴掌宽空隙地,我如释重负长长叹了一口气。
车至贵阳,下车人虽然很多,依然没有一个空位。我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准备下车,手里拿着一张木制小方凳,我笑着急忙上前向她讨要。人在旅途有难相帮是常事,同是天涯行路人,面对苦苦寻求座位的我,大姐欣然应允献出爱心,毫不犹豫将木凳给了我。千感谢万感激之后,连忙将窗台坐了10多个小时的岳母扶下来,让她换坐在过道板凳上。过道既可坐也可站,还可以倚在别人坐位旁边打盹休息,比在窗台上纹丝不动好多了。随即,又让站在过道的爱人坐上窗台,使其疲劳的双腿得到暂时缓减……
光阴荏苒,许多年过去了,但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虽然也进入古稀之年,但从日本鬼子魔窟中逃出来,历尽千辛万苦过上幸福生活、颐享天年的岳母,虽已度过了整整一个世纪,但作为晚辈的我们,更应该让老人度过她幸福的余生。
家有一老胜过百宝。老岳母健在,使全家老小感到幸福自豪。尊老爱老仍然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良好家风,为子孙后代创造了和谐幸福的氛围。我相信良好家风将会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梁国政,四川省宜宾市人,市作协会员,企业退休人员。曾在企业从事文字和管理工作。业余作者,1982年起,先后在全国数百家报刊发表各种体裁作品,被聘为特约评刊员,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多次获奖,作品收入专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