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王步瓷板画:“恐龙级”的珍品!
北京匡时2017年秋拍“推陈出新——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 心举槌,本场共有83件精品上拍,其中,王步所绘瓷板《青花文人垂钓会友图》,以900万元起拍,1000万元落槌,加佣金1150万元成 交。(拍前估价: 9,000,000-10,000,000元)
王步的青花用笔与运用料色“雄放"的另一方面是“清润”。我们认为,奠定王步青花艺术在陶瓷美术界的地位,主要就是他非常高明的青花“分水”技法。因为青花装饰是在立体状的器型上,加之坯体松脆、易碎,料水与坯体的吸附性等,产生了“分水”技法,上述青花表现媒介和方式上的一切限制,他一变而成为特点,加上他尽情显现青花料色浑厚饱满,在透明釉的覆盖下经高温烧成而显得的冷艳、幽靓,形成了他的青花艺术“雄放”中含有“清润”。我们可以看出他用笔与国画家写意挥洒并不相罚。后者讲究“石如飞自木如籀”,意思是以圆劲的籀书笔法画枯木,以“飞白”的笔法画石,表现出朴茂的风采。而王步极力保留青花的特色,依靠“分水”表现出“清润”。关于“飞白”人们认为是笔划中丝丝露白的枯笔线条。清代刘熙载有一段独到见解的话。“草书渴笔,本于飞白。用渴笔分明认真,其故不自渴笔始。必自作一字,笔笔皆能中锋双钩得之。”王步扬青花之长,用中锋运笔,点画中并不枯燥,而线条两侧与中间有浓淡的变化,有如双勾出来似的,有的甚至用两笔或几笔表现出中间淡两侧浓,若接若续,笔断意连的线条.既有“飞白”的艺术效果,又有“清润”的韵味。如画藤条树干很多地方显现出来。他还运用禢抹等法,借渴燥反衬出清润,如《盆菊八哥》中,虽然目的是表现花盆古朴的质感,但技法上有意留下笔痕“水浪”,则是以“燥”托润,前人说过: “带燥方润,将浓遂枯”⑩王步通过借取墨色的对比,达到单纯青花色调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此外,清润与前面所述的运笔简洁也是相关的。料色不板结才显得蓬松,不拖沓才显得活脱。蓬松、活脱就有清莹润泽的艺术魅力。他常以勾勤和渲染相结合,色调有的朦胧,象荷叶溶溶一片,有月色笼罩下荷塘水气盈盈,色光浮动的绰约风神;有的明朗,象画石块用笔清晰,没有一点湿涨之感,表现坚硬而嶙峋突兀之状。总之,他用笔用料都溶汇在“清润”的青花色调中。
王步青花其画意蕴含着浑厚、茂朴、清新、遒劲,既有新时代气息,又有浓厚民族风格,获得国内外一致赞赏。
清康熙时期青花画工绘画技法高超,绘画题材多样,国画中的斧劈皴、披麻皴技法在青花的绘画中广泛运用。清康熙青花遗 留的技法也在王步青花作品中较为常见。
从元末明初浓艳的苏料、成弘时期淡雅的平等青、嘉万时期红紫的回青料、到明末清初青翠的浙江料,不同时期的青花釉料为我们呈现出了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王步独辟蹊径,根据自身的艺术风格,自配青花料。他的青花微带蓝黑、光泽莹润、典雅幽靓,给人以庄重、宁静、浑厚的艺术享受。
中国近现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文化灿烂时代,特别是从民国延续过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催变了中国文人瓷绘画已传承经年的相对固定的模式,与时代相呼应,创立出全新的笔墨风格、构图形式和现实主义的审美情趣,使新中国陶瓷绘画艺术成为中国陶瓷史上耀眼的一部分。王步先生就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领军人物。
王步(1898—1968),字仁光,号竹溪,从事陶瓷青花艺术创作60 余年。王步用青花釉料在瓷板上作画,完全采用了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的用笔技法,使瓷板画面的青花着色充分晕散,达到了“青花分五色”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效果被称为“青花分水”,王步也因此享有“青花大王”的美称,是与“珠山八友”齐名的瓷板画家,他的青花分水写意画法对后人的影响甚大,其作品倍受藏家推崇。